资源简介 第四节 北京市1、 教材分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2)、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3)、了解北京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4)、通过北京的景观图片和资料的介绍,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2、能力目标:(1)、学会概括北京地理环境的特征。(2)、在利用资料说明北京城市职能的过程中,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北京的过程中,培养首都意识,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三、教学重点 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城市职能 。四、教学难点北京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五、教学准备北京市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六、教学课时:1—1.5课时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始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在充分准备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学法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读图法、分析讨论法、归纳总结法。教学程序1、 导入新课说到北京,同学们绝不会陌生,可能有的同学去过北京,即使没有去过,通过各种媒体同学们对北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用“说到北京你会想到什么”这样的环节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关于北京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随意谈他所了解的北京。二、讲授新课(一)、北京的自然环境本环节我先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读“北京市略图”,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北京的位置。出示“北京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 这部分教学课本文字内容很少,我主要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并讨论归纳北京的自然特征。(二)、北京的城市职能本环节我主要是利用大量图片让学生从视觉感官理解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地位,把握它的职能。特别是它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是重点。北京的交通枢纽地位在第一章第四节已经讲过,让学生自己运用已学知识说明北京是全国的交通中心,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此内容灵活处理,时间不允许则留待下节课讲解。)阅读材料“北京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北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解决方案和途径,而是通过教材P33活动题让学生探究、分析、讨论,找到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或治理方法。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为以后各章节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些方法论的指导。三、总结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四、达标测评通过达标测评,教者可以再次了解学情,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根据反馈信息,再制定下一步方案。五、布置作业板书采用导图式,较直观呈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附板书: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的自然环境 北京的地形特征北京的气候特征全国的政治中心“祖国心脏” 全国的交通中心北京市 北京的城市职能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研中心(人文环境) 全国的经济中心全国的对外交往中心自然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北京的环境问题 人文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