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凝聚生命的力量》教学设计教师:课题凝聚生命的力量授课对象设计理念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青少年自残自杀数量逐渐增加,生命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随着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初步发展,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即情绪发展的“疾风骤雨”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烦恼增多,由于敏感和冲动的特点,他们容易放大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很容易对生命产生消极态度。 本节课以游戏、书写我的能量球、心灵寄语等活动,引导学生们挖掘自身可以去克服和战胜挫折的资源,为自己的生命凝聚力量。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认识到自己内在力量和外部的资源可以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和挫折。2.能力目标:学会探索个人的生命力量,提升心理自助能力,增强生命的韧性。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生命是有力量的。重难点 重点:探索个人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难点:克服消极思维,提升心理自助能力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我行诉我心 活动流程:1.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小游戏,并讲解清楚游戏的要求和规则。2.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在这个活动中,你们都有什么感受和发现?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参与度,并在热身活动中发现我们的生活既有愉快的生活经历也有不愉快的经历,不同的生活经历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怎样去克服。(二)主题活动1:挫折事件 活动流程: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下遇到的挫折事件以及所带来的情绪感受,并因此给自己的生命能量值打分。2.开展分享,学生生成,教师总结、升华设计意图:梳理当下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为下一个活动“我的能量球”做好铺垫。(三)主题活动2:我的能量球1.书写我的能量球: 讲解我的能量球三层涵义: (1)最外层(“我有”) 我拥有的外界和他人的帮助、支持和资源 (2)中间层(“我是”) 个人内在的优势、态度、信念或品质。 (3)最内层(“我能”) 发现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行动2.学生通过以往的成功经历梳理自己拥有的资源,并在生命能量值上打上对应的分数。 3.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展开分享,分享的内容(我的能量球、生命能量值)4.教师提问:现在同学们对比自己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生命能量值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有变化呢? 设计意图: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同伴的分享,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拥有的克服消极体验的心理资源,培养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积极渡过生命中的消极体验。(四)心灵寄语板 书 设 计凝聚生命的力量 课 上 延 学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