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公民权利 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考点梳理提升练习
第三课 公民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①政治权利。 ②人身自由。 ③社会经济权利。 ④文化教育权利。
⑤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哪些(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形式)?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政治权利的意义是什么?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②公民享有言论等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人身自由权的内容有哪些?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③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5、人身自由的意义是什么?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6、社会经济权的内容有哪些?
①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②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③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7、文化教育权的内容有哪些?
①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原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做法: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②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8、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9、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
①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②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③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法》规定,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决约束)。
④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遇到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丶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 )
A.监督权 B.人格尊严权 C.姓名权 D.物质帮助权
2. 受过度捕捞、挖沙采石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岌岌可危。为了进一步规范人类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告诉我们( )
①要依法履行保护环境的权利 ②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利益 ③破坏长江生态环境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行使任何权利时都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小刚非常喜欢捣鼓一些乐器,可他经常弹吉他或敲架子鼓至深夜,邻居不堪其扰,多次找小刚父母协商未果,转而向城管投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③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④公民可以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 日常生活中,购物时如果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自认倒霉。消费者可采取的正确维权方法有( )
①与经营者和解 ②申请仲裁 ③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某住户来到自家阳台,发现自己养的5盆花被盗了。盗窃犯侵犯了该住户的__________权。( )
A.人格尊严 B.住宅不受侵犯
C.劳动 D.财产
6. 某住户来到自家阳台,发现自己养的5盆花被盗了。盗窃犯侵犯了该住户的__________权。( )
A.人格尊严 B.住宅不受侵犯
C.劳动 D.财产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下列行为不属于行使和享有公民权利的是( )
①小丽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一等奖 ②小英就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③小美主动申报个人所得税,按时缴纳税款 ④小帅谴责某网络平台造谣发布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8. 面对侵权行为,可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权,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对此,房女士可以采取的依法维权方式有( )
①积极与该公司进行和解 ②申请第三方进行调解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击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9. 胡某因觉得小区宠物狗的叫声影响其休息,恶意毒杀22条宠物狗。安徽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一审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胡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对于这个案件,你的看法是( )
①胡某应该首先找宠物狗的主人大闹一番,而不应该直接毒杀狗 ②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权 ④打官司是公民维权的唯一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下列做法能够保障公民这一权利的是( )
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B. 国家为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
C. 某企业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
D. 李某参与“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11.下列属于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自由的是( )
A.小王在网络上随意地攻击他人、转发谣言
B.小李未经任何部门的批准,组织多人上街游行
C.某图书编辑在未获得选题报批的情况下出版某图书
D.小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他对某新闻事件的看法
1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监督权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监督权包括( )
A.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B.批评权、建议权、审判权、控告权
C.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罢免权
D.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要求赔偿权
13.小刚非常喜欢捣鼓一些乐器,可他经常弹吉他或敲架子鼓至深夜,邻居不堪其扰,多次找小刚父母协商未果,转而向城管投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③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④公民可以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②小明打电话到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家黑网吧 
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 
④小梅的爸爸没有足额交齐税款,她视而不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材料中提及的“协商处理”( )
①快速、简便 
②在当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纠纷 
③依据法律,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达成协议 
④要到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某区人民检察院以徐某涉嫌投毒罪,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魏某与税务局干部赵某发生个人财产纠纷,于是向法院起诉赵某。上述两个案例中,诉讼的类型分别是( )
A.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D.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17.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监督权,我们应积极行使监督权。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有( )
①小强向媒体反映学校附近的网吧有未成年学生出入 ②小周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某化工企业偷排污水 ③小伟在小区的通知栏内张贴“广场舞扰民”的大字报 ④小亮向人大代表反映学校门口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八年级学生小英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父母要求她辍学回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小英不得已答应了父母的要求。小英父母侵犯了她的( )
A.生命健康权  B.劳动权
C.受教育权  D.财产权
19.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郭先生在某野生动物世界购买了双人年卡,当时确定为指纹识别的入园方式,后来园方单方面要求改成人脸识别。郭先生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2021 年4 月9 日,法院终审判决郭先生胜诉。该案例启示我们( )
A.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B.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C.诉讼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唯一途径
D.应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22年国庆、中秋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举报曝光专区通报了7起典型案例,处理了一批违纪违规人员,令人拍手称快。举报曝光专区自设立以来,有腐败就查处,使得人人都能参与到反腐斗争中。普通群众都可以通过举报曝光专区揭发违法乱纪问题。
(1)“揭发违法乱纪问题”体现公民行使了哪项权利 公民行使这一权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2)公民行使这项权利应注意什么 (6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田甜。田甜在父母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田甜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二寒假参加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50元收入。2021年区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刚满18岁的田甜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神圣的赞成票。
材料二:张先生的母亲患病,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因为张母的病情严重医治无效死亡,张某认为是医院的责任,于是召集家属大闹医院,把灵堂摆到医院,要求医院给予高额赔偿。事态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医院报警后。公安机关给予张某行政处罚。
(1)材料一中的田甜享有了哪些权利 (至少说出四种权利)(4分)
(2)材料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6分)
(3)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哪些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分)
23.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
【情境探究 明理洞悉】
  以下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同桌刚刚偷看了明明的日记,并在同学中传播明明的日记内容。
①刚刚侵犯了明明的( ) 。(2分)
②明明的正确做法( )。(2分)
情境二:一天, 明明和父亲外出购物时意外发现,明明的头像被印制在一家公司的广告宣传画上。
③这家公司侵犯了明明的 ( ) 。(2分)
④明明的理由是:( )(4分)
情境三:明明与同学讨论时说: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
⑤明明的说法( ) (准确/错误)。(2分)
⑥理由:( )(4分)
1--20 BDDDD DACBA DADAA DBCBA
21(1) 监督权。意义:①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③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21)①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②行使监督权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监督权应实事求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③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程序要合法,不得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22.(1)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和被选举权。
(2)①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3)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23.①隐私权(2分)
②报告老师或家长,要求刚刚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2分)
③肖像权(2分)
④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该公司将明明的头像印在公司的广告宣传画上进行商业宣传,侵犯了明明的肖像权(4分)  
⑤错误(2分)
⑥一切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公民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