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 自我认识《亲爱的自己》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 自我认识《亲爱的自己》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亲爱的自己》教学设计
专题名称 亲爱的自己 专题学时 40分钟
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备课人
一、教学理念
罗杰斯的情感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教学目标强调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完整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 作为教师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创造一种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给学生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问题”并且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思考;教学主要是促进学习过程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鼓励思考,而学习内容退居第二位。 教学思路是:第一,情景设置,设置一两个需要探索的情景,并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情景; 第二,角色转换,引导学生利用角色换位的方式,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有什么样的感受、体验、想法?我会怎么做? ” 第三,自我表达,引导学生表达体验、想法及背后的原因或故事; 第四,自我整合,引导全体学生保持开放、尊重的态度去接纳、理解课堂上自我表达的学生。 (二)库伯的体验式教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这样的过程:“始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由此引发反思,既而形成理论,并最终把所得理论应用于实践。”该理论强调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景,寓教于乐,帮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体验式教学模式一般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启动体验。组织学生在参与某种活动或基于对某事物的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体验。 第二环节,设计问题,激活体验。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与体验,深化“情境创设”中所引发的体验。 第三环节,交流感悟,升华体验。引导学生基于情境和对问题的思考,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分享环节,希望藉此升华体验,获得某种知识的提升。 第四环节,评价、反思,践行体验。作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其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认识,因此,在评价与反思中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归纳与概括,最终实现知行统一是本环节的核心目的。
二、教学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相关内容 纲要中提及,对于中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因此本课选取自我关怀作为主题,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当遇到挫折时,懂得安抚、善待自己,不过分苛责自己。 (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解读 自我关怀( Self-compassion )是美国心理学家Kristin Neff (2003年)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关于自我的新概念,是一种能够保护个体远离自我批评、反刍思维的积极的自我认知态度。Leary用实验法验证了自我关怀与积极情绪正相关。   自我关怀又称作自我怜悯、自我同情,是当个体处在困难、挫折、痛苦、失望等不好的情景中时,对自己消极的状态能够保持开放和友善的态度,能够安抚和关心自己的能力。 自我关怀包含三个核心内容: (1)自我宽容,善待自己。对自己消极的状态给予宽容和理解而不是严厉地批评和指责。 (2)人性共通,绝非特例。认识到自己的消极状态是人类共同生命经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无援的。   (3)静观觉察,而无评判。对自己的消极状态持以静观觉察而不是忽视或者夸大这种痛苦。   (三)、全课框架 本课程包括“bingo游戏-天使魔鬼对对碰-怎样才叫爱自己-构建我的情绪急救箱”4个教学环节。
三、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与学生咨询和调查,发现八年级学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知,他们常常会错误归因,自我批评,苛责自己不够努力因此成绩很差、自己不够优秀因此无法获得父母和同伴的关注和喜爱。 在情绪方面,由于处于青春期,随着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面临升中考的压力,自主意识增强,学生与父母冲突严重,和同伴也可能因为矛盾发生摩擦,加上青春期特有的情绪两极化,八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因学业、人际问题产生不良情绪的情况,有些学生甚至采取割腕自残的方式减轻这种情绪上的痛苦,还有学生会因此产生轻生念头。 过程和方法上,八年级学生不仅缺乏自我关怀的意识,同时也缺乏自我关怀的方法,不懂得如何在挫折情景中安抚自己、善待自己。 因此有必要开展自我关怀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爱自己的意识,掌握善待自我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重点、难点或重难点) 通过构建我的情绪急救箱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察觉,学会在挫折情景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安抚、善待自己。 、情感与态度目标(重点、难点或重难点) 通过情景演绎,体验并对比自我关怀与自我苛责对话形式,学生意识到自我关怀的必要性,体验自我关怀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重点、难点或重难点) 通过视频欣赏和讨论,学生明白自我关怀的底线和原则,同时意识到自我关怀与放纵的区别。
五、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课重点是:学生进行自我察觉,思考哪些活动是让自己缓解负面情绪和应对压力的,同时学会在挫折情景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安抚、善待自己。 本课难点是:学生意识到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在挫折情景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安抚、善待自己。 通过以下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创设小明因考差和朋友疏远苛责自己的情景,并且以天使、魔鬼分别和小明对话的方式,学生体验两种不同模式的话语对情绪的不同影响,自我关怀更有利于积极情绪,以此突破难点。学生思考在挫折情景或情绪低落时,哪些活动对自己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或者是让自己觉得被关爱的。把活动具象为药品,例如出去散步丸、快乐忘忧水、以绘画或文字形式表现,通过具象化的方式,构建专属于自己的自我关怀策略。以此突破重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教师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辨析法、角色扮演法等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法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和归纳总结,探究学习学习本课内容。
七、教学准备
剧本编写、视频录制、课件制作。
八、教学流程
教学 流程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 热身阶段 5分钟老师:同学们,黑板呈现了“亲爱的”三个字,后面是两个问号,你们觉得问号可以填入哪两个字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包含了线索,过后揭晓答案。 1.游戏规则简介 游戏叫做“有没有”,屏幕呈现4x4的方格,每个方格有一条描述,教师随机阅读表格题目,同学们根据题目作答,有的话左手比√,并在任务单中相应位置打√。当4格√连成一条直线,大喊bingo并获胜。 2.游戏口令 内容包括“期待心理课”、“学习累时允许自己休息娱乐”、“讨厌自己的外貌”、“因为考差骂自己不努力”、“因为朋友疏远觉得自己差劲”等。 老师:刚刚同学们说了一些自己最亲近、同时也值得我们去爱的人,比如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同学,但似乎我们忘记了一个人的存在,那就是自己,我们一同学习今天的课程,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自己。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开放、包容的氛围。 引出自我关怀的课题。(二) 天使魔鬼对对碰 8分钟观看视频 视频内容为:小明由于考前一星期生病,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特别是物理课听不懂,因此物理只考了20分,同时他的朋友和其他同学走得更近,疏远了小明,小明觉得是自己太笨不够努力导致考差,自己太差劲、长得不好看、成绩不好所以朋友疏远自己。 学生思考问题:小明遇到了什么挫折和困扰? 小明在遇到困扰时,他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天使魔鬼对对碰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生自行选择角色,A同学扮演魔鬼(任务是表达指责、讨厌的话语),B同学是天使(任务是表达关爱、体谅、安抚的话语)。魔鬼和天使轮流对小明发起攻击和疗愈。C同学是小明,任务是给予天使和魔鬼表情和肢体反馈。D同学是旁观者,记录小明的反馈,同时思考小明后续会采取的行动。 活动结束后,询问学生:听到魔鬼和天使的话语后,小明的身体姿势和表情分别是?小明在后续可能采取的行动? 3、讲解自我关怀定义和积极作用 老师:在处于困境和挫折中给予自己同情和关爱,友善地对待自己,这种关心、安抚自己的方式叫作自我关怀。体验自我关怀的语言和自我苛责的语言带来的不同情感,以及后续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自我关怀的必要性。(三) 怎样才是爱自己 6分钟观看视频 视频内容是小明开始学会自我关怀,但做出的行动是暴饮暴食、不求上进、过度游戏、不学习,否认逃避自己的问题。 学生思考: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出了哪些改变?你认为小明做出的改变是真正的自我关怀吗? 理解自我关怀的含义。 学生辨析自我关怀和放纵懒惰、逃避否认问题的区别。学生构建自身对自我关怀的理解,同时明白自我关怀不等于放纵懒惰,自我关怀不等同于否认逃避。(四)构建我的情绪急救箱 18分钟参观情绪急救箱 教师以自身经历进行自我暴露,在遇到挫折时,通过察觉情绪、像朋友一样安慰自己、做出有效行动脱离挫折情景,邀请学生参观教师的情绪急救箱。 2、构建我的情绪急救箱 学生思考在挫折情景或情绪低落时,自己的情绪状态如何?假如是自己的朋友,会如何安慰自己,思考哪些活动对自己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或者是让自己觉得被关爱的。把活动具象为药品,例如出去散步丸、睡个好觉霜、快乐忘忧水、以绘画或文字形式表现。 然后小组分享,班上分享。 学生寻找有针对性的、个人化的措施,缓解挫折或是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五) 总结 3分钟邀请同学分享本课感受,同时总结本课内容,“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总结本课内容,升华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上课反响:1、学生在“天使魔鬼对对碰”中,有时难以自发生成关爱自己的言语 由于活动较多,对时间把控可能要加强 分享情绪急救箱时,可能冷场 修改完善:1、教师可以提供台词给学生,让学生酝酿感情说出来 课前强调纪律和倾听原则 教师可以做自我暴露,创设安全氛围
稿件名称 亲爱的自己
(以下部分请投稿心理课课件的作者填写)
课程信息 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通过与学生咨询和调查,发现八年级学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知,他们常常会错误归因,自我批评,苛责自己不够努力因此成绩很差、自己不够优秀因此无法获得父母和同伴的关注和喜爱。 在情绪方面,由于处于青春期,随着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面临升中考的压力,自主意识增强,学生与父母冲突严重,和同伴也可能因为矛盾发生摩擦,加上青春期特有的情绪两极化,八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因学业、人际问题产生不良情绪的情况,有些学生甚至采取割腕自残的方式减轻这种情绪上的痛苦,还有学生会因此产生轻生念头。 过程和方法上,八年级学生不仅缺乏自我关怀的意识,同时也缺乏自我关怀的方法,不懂得如何在挫折情景中安抚自己、善待自己。因此有必要开展自我关怀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爱自己的意识,掌握善待自我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库伯的体验式教学理念,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启动体验。组织学生在参与某种活动或基于对某事物的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体验。 第二环节,设计问题,激活体验。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与体验,深化“情境创设”中所引发的体验。 第三环节,交流感悟,升华体验。引导学生基于情境和对问题的思考,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分享环节,希望藉此升华体验,获得某种知识的提升。 第四环节,评价、反思,践行体验。 本课主题是自我关怀( Self-compassion ),自我关怀是美国心理学家Kristin Neff (2003年)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关于自我的新概念,是一种能够保护个体远离自我批评、反刍思维的积极的自我认知态度。Leary用实验法验证了自我关怀与积极情绪正相关。   自我关怀又称作自我怜悯、自我同情,是当个体处在困难、挫折、痛苦、失望等不好的情景中时,对自己消极的状态能够保持开放和友善的态度,能够安抚和关心自己的能力。 自我关怀包含三个核心内容: (1)自我宽容,善待自己。对自己消极的状态给予宽容和理解而不是严厉地批评和指责。 (2)人性共通,绝非特例。认识到自己的消极状态是人类共同生命经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无援的。   (3)静观觉察,而无评判。对自己的消极状态持以静观觉察而不是忽视或者夸大这种痛苦。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重点、难点或重难点) 通过构建我的情绪急救箱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察觉,学会在挫折情景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安抚、善待自己。 、情感与态度目标(重点、难点或重难点) 通过情景演绎,体验并对比自我关怀与自我苛责对话形式,学生意识到自我关怀的必要性,体验自我关怀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重点、难点或重难点) 通过视频欣赏和讨论,学生明白自我关怀的底线和原则,同时意识到自我关怀与放纵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学生进行自我察觉,思考哪些活动是让自己缓解负面情绪和应对压力的,同时学会在挫折情景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安抚、善待自己。 本课难点是:学生意识到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在挫折情景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安抚、善待自己。 通过以下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创设小明因考差和朋友疏远苛责自己的情景,并且以天使、魔鬼分别和小明对话的方式,学生体验两种不同模式的话语对情绪的不同影响,自我关怀更有利于积极情绪,以此突破难点。学生思考在挫折情景或情绪低落时,哪些活动对自己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或者是让自己觉得被关爱的。把活动具象为药品,例如出去散步丸、快乐忘忧水、以绘画或文字形式表现,通过具象化的方式,构建专属于自己的自我关怀策略。以此突破重难点。
教学设计 热身阶段5分钟 游戏规则简介 游戏叫做“有没有”,屏幕呈现4x4的方格,每个方格有一条描述,教师随机阅读表格题目,同学们根据题目作答,有的话左手比√,并在任务单中相应位置打√。当4格√连成一条直线,大喊bingo并获胜。 天使魔鬼对对碰 8分钟 观看视频 视频内容为:小明由于考前一星期生病,人际学业都遭受了困难,小明责怪自己相貌、学习能力。 学生思考问题:小明遇到了什么挫折和困扰? 小明在遇到困扰时,他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天使魔鬼对对碰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生自行选择角色,A同学扮演魔鬼(任务是表达指责、讨厌的话语),B同学是天使(任务是表达关爱、体谅、安抚的话语)。魔鬼和天使轮流对小明发起攻击和疗愈。C同学是小明,任务是给予天使和魔鬼表情和肢体反馈。D同学是旁观者,记录小明的反馈,同时思考小明后续会采取的行动。 讲解自我关怀定义和积极作用(实验) 怎样才是爱自己6分钟 观看视频 视频内容是小明开始学会自我关怀,但做出的行动是暴饮暴食、不求上进等。 学生思考: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出了哪些改变?你认为小明做出的改变是真正的自我关怀吗? 理解自我关怀的含义。 学生辨析自我关怀和放纵懒惰、逃避否认问题的区别。 构建我的情绪急救箱18分钟 参观情绪急救箱 教师以自身经历进行自我暴露,在遇到挫折时,通过察觉情绪、像朋友一样安慰自己、做出有效行动脱离挫折情景,邀请学生参观教师的情绪急救箱。 2、构建我的情绪急救箱 学生思考在挫折情景或情绪低落时,自己的情绪状态如何?假如是自己的朋友,会如何安慰自己,思考哪些活动对自己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或者是让自己觉得被关爱的。把活动具象为药品,例如出去散步丸、睡个好觉霜、快乐忘忧水、以绘画或文字形式表现。 然后小组分享,班上分享。
课程反思 上课反响:1、学生在“天使魔鬼对对碰”中,有时难以自发生成关爱自己的言语 由于活动较多,对时间把控可能要加强 分享情绪急救箱时,可能冷场 修改完善:1、教师可以提供台词给学生,让学生酝酿感情说出来 课前强调纪律和倾听原则 3、教师可以做自我暴露,创设安全氛围
成果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