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稿件名称 遇见自己设计理念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高中生正处于第五个阶段,即青春期(12--18岁),其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获得对自我的整合感。也就是意味着,高中生要处理好主体我和客体我,过去我和现在我,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避免角色混乱的冲突。因此,需要帮助初中生不断的探索自我,澄清并丰富对自我的认识,全面认识现实的自我,并处理好与理想自我的联系,才能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确自己理想自我的内容;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体验自我探索的愉悦感; 行为目标:结合理想自我和现实情况,制定初中阶段自我提升的初步计划。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理想自我的内容,探索对初中阶段自己的期待 难点:结合理想自我和现实情况,制定初中阶段自我提升的初步计划教学设计 一、心动时刻 诗歌赏析 设计意图:以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供对理想自我画像的示范和参考。 1 播放雪莱《致云雀》(节选)朗诵视频(视频链接:https://b23.tv/zWZ4Rwn 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weixin&bbid=XU4554D45EF892E285700B67EA65C3EB0299A&ts=1666356554202 ) 2 提问学生:诗人雪莱描绘的云雀有怎样的特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理想和期待? 3 过渡:诗人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诗人的自我。云雀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那么,同学们,如果也像诗人这样?用一种动物或者植物,或者是其他事物来象征自己,那么你的理想自我的写照是什么呢? 二、心旅导航 活动一:理想自我画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理想自我进行画像,明确对自己的期待,激发学生对高中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动力。 1 请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写照。可以像诗人雪莱一样,是一种动物,也可以是是植物,或者其他生活中存在的任意物品,甚至是自己想象中存在的事物都可以。 2 请学生采用文字,或者绘画的方式,去描绘自己心中的理想象征。在描绘中思考Ta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的特征? 3 请学生思考在高中阶段对自己的具体期待 4 请学生组内分享,然后小组代表分享 教师过渡:从大家的分享中,我看到了大家对自己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如何去实现则需要大家制定计划,在高中阶段一点一点去落实。所以,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探讨自我提升的初步计划。 活动二:自我提升计划 设计意图:请学生联系现实情况,结合自我期待,制定自我实现的计划图,尝试将对自己的期待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在未来逐步实现理想自我。 1 学生任务:制定高中阶段自我提升计划的路线图 Step 1:采用SWOT法,分析自我优劣势,明确你的起点; Step 2:输入你的自我期待,作为终点; Step 3:采用SWOT法,分析高中阶段的机会与挑战,制定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路线图,即你在高中阶段进行自我提升的具体行动和做法。(注:可以从学习、生活、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进行思考。要求:直观、计划清晰、做法明确)。 2 小组讨论,完善自我提升计划 3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自我提升计划 三、心灵牧场 致自己 设计意图:自我激励,激发行动的动力 学生任务:请用几句话送给现在的自己。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一些自我探索,初步明确了自我期待与高中阶段自我提升的初步计划。后期也会有相关的课程来指导大家进一步的探索,希望课后大家继续深入思考,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的计划,在高中三年里不断努力与尝试,遇见更全面的自己,预见未来~课程反思 包括课程亮点、自我评价、实际教学后的感悟等 需要提前将学案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课堂中的几个活动环节需要准备一些范例,在学生不知如何进行时给予示范,尤其是制定自我提升计划环节,需要先给学生展示一份设计较为规范且布局较为合理的计划,包含step1-step3的内容,其中step3的内容需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成果展示 包括学生成果展示,或课件配图、视频等;请以附件压缩包形式和课件一起发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