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快速跑之途中跑技术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快速跑之途中跑技术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快速跑之途中跑技术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教学指导思想,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理念,以锻炼身体为原则,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建立现代社会健康观和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学校运动场地、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体育教学器材来安排教学。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内容之一,也是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基础,是用于锻炼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快速跑教学共分6个课时,本次课是第一课时,通过本次课的练习,提高和改进途中跑中步频和步幅技术,以及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坚持锻炼的习惯。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强健学生的体格;发展学生的反映能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能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三年级学生。跑是所有运动项目都需要的技能,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平时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大部分的同学会跑,但技术动作很多同学都不正确,特别途中跑的技术动作。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作技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本课主要以讲解、示范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途中跑的过程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树立上进心。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快速跑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快速跑的认识。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途中跑技术要领,改进提高途中跑技术中步频和步幅技术,增强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素质,加强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并在自主练习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改进提高步频和步幅技术
2、教学难点:蹬摆动作协调,动作放松自然。
六、教学方法
(一)教法
1、讲解示范法:
通过讲解动作要领,做到语言精炼、讲解适度,辅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练结合。教师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大脑中树立准确的动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更快的明白动作要领,学会练习方式。
2、练习法:
采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评比竞赛等多种方法组织练习。
3、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二)学法:
在本课的学法中,采用“听、看、想、练、学”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从中悟出正确的动作原理、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分钟)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宣布本节课内容,导入本次课所要学习的主题。
2、通过绕场慢跑和热身操使学生达到热身效果。
(二)基本部分(30分钟)
1、进行原地的跑的专门性练习,提高学生对动作的准确性。
2、发展灵敏素质,提高反应能力,采用采用让距跑的方式,听突发信号的起动练习;比一比,谁的反应快,以及加速阶段的蹬地和摆臂动作的定型练习,加强学生对动作技术掌握。
3、进行总结影响途中跑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幅。然后通过教学挂图和多媒体更加直观的了解正确的跑的姿势。
4、行进间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接快速跑练习,加强学生对动作的认知程度。
5、完整的30米快速跑练习,要求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动作自然放松,腿后蹬时快速有力,前摆抬腿高,摆臂积极,两腿的蹬与摆配合协调。然后指处学生的错误动作,并通过绳梯、足球标志盘、标志筒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途中跑中步频和步幅技术。
6、通过比赛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力。
(三)结束部分(7分钟)
结束部分有老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放松操,进行身体各部位的拉伸,使学生们在轻松的音乐中身心得到放松,圆满的完成本节课的全部内容。
八、场地器材
学校田径场、录音机、绳梯、足球标志盘、标志筒、接力棒、教学挂图、多媒体
九、教学效果预计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使75%—85%的学生初步掌握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果断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3%—37%;生理负荷预计为:135—145次/分。
十、教学特色
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兴趣出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去组织教学,紧紧围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来设计课堂教学,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快速跑的各项技术,排除心理障碍,感受到快速跑的乐趣,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十一、课后反思
跑是一项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具有较高锻炼价值,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的项目,是高中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跑步是学生最不愿意练习的一项内容。平时教学多在跑道上进行,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单调动作的频繁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和害怕、厌倦、低落情绪,从而严重影响跑的练习效果。为了减轻学生对跑的心理负担,激发诱导其练习兴趣,本课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以比赛手段、游戏形式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相结合进行接力跑教学,采用了障碍接力比赛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跑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但感受不到跑的枯燥无味,克服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情绪,同时,又能使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神。
新课标强调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本课改变跑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将枯燥、无趣的快速跑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练中呢?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参与兴趣是教师必须作为重点考虑的。
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既激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又提高了跑步教学的效果。本课简便实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了学生的运动技能。
通过教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与分析,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但也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