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稿件名称 《观察,观察》设计理念 观察力就是全面的、正确的、深入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在学生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薛立新认为观察力与学习密不可分,观察力是学生分析思考的基础,对所学的任何一门知识,都须先从认真而细致的观察开始,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但良好的观察能力绝不是天生就能获得的,这需要细致耐心的工作,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可以说,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意志、培养品质的过程,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就是具有优秀观察力的楷模,任何人要在学习知识和发明创造中有所作为,观察力都是其中重要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如此。 基于此,我设计了《观察,观察》这一节课,以游戏为主线,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感受观察力的存在以及如何提升自我的观察力。本节课通过“猜猜我是谁”作为热身项目,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名人故事以及名人名言,让学生感受观察力的重要性,再以“少了哪一块组件”“识字多一点”让学生自我感知如何观察,再将这种观察力延伸迁移到生活学习中去。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建立观察的意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 3.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并将这种观察力迁移到学习当中。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 难点: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力进行迁移学习上。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出示ppt:猜猜我是谁 指导语:在主题探索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猜猜我是谁》。待会屏幕会出现一张图片,里面是一个轮廓,请你们根据轮廓来猜猜这是谁。 出示图片,开始游戏。 注:游戏过程中,邀请学生说出ta的答案是根据什么判断得出的。 引出主题:观察,观察 游戏结束时,邀请学生复盘在刚刚游戏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什么能力来进行游戏。生可能回答:推理、猜测、看轮廓等,引导他们了解一切的能力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同时借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让他们意识到刚才在游戏过程中使用到的能力是观察力,从而引出主题。】 二、观察的重要性 1.提问:观察这种能力重要吗?为什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 2.出示名人名言,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巴浦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正是凭借着他的细心观察,发现了狗对饲养员脚步声的异常反应,进而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注:在讲到巴甫洛夫,可以说一说巴甫洛夫的关于如何发现经典条件反射的故事。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其过程如下∶ (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食物是一种无条件刺激。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四)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超过一般人之上的。” 注:出示达尔文的名言时,可联系其的著作《物种起源》,发现优胜劣汰的规律等来讲。 给自己的观察力打打分:我的观察值有几颗星?(1-10颗星)并说一说自己的打分依据。 提出问题:如何观察? 指导语: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乃至伟大的科学家们都感受到观察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呢?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的言语及故事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两条线让学生充分感受观察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主题探究:如何观察 少了哪一件? 指导语:我会出示一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觉得需要多长的时间你们就能观察完毕? 学生预估时间。确定好观察时间。 出示图片,让他们在商量好的时间内进行观察。 出示题目:少了哪一块组件? 将刚才出现的那列火车分成以下的26块组件,但以下只有25块,请你找出少了哪一块组件?(正确答案是25) 学生回答。 注:由于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都会答错,所以这里设置一个“再观察一遍”环节。学生边说可以边去掉这些不正确的答案,以帮助他们在下面的环节里更快找到正确答案。 再观察一遍:在清楚目的的前提下再一次观察,寻找究竟少了哪一块。 注:一样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划掉学生的错误答案。在这个环节中,寻找正确答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要让其感受有目的寻找的意义。 从游戏中,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首先要明确观察目标,有了目标才能进行仔细观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环节,注重让学生体验先确定观潮目标的重要性,一开始没说明观察目标,让学生自行判断需要的时间,然后再观察最后发布任务,容易出差错,设计“再观察一遍”,由观察目标去判断需要用的观察时间。】 2.识字多一点 (1)指导语:我还会出示一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觉得需要多长的时间你们就能观察完毕? 注:引导学生先了解观察目标,而不只是确定观察时间。有了前面的铺垫,有些学生就会先问:先看图片再来确定时间。这时,我们第一个确定观察目标的步骤就做到了。再接着往下观察。 (2)出示图片: 学生确定观察时间,然后进行观察。 观察题目:把观察到的字写出来。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其他人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提问:在这个环节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观察时,注意观察顺序和规律。 运用:挑战项目——在30秒内进行观察下面的字,然后写出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第一个字的观察在于当有规律时总结规律去观察,第二个字的观察可以从上到下,观察细节等。】 3总结:如何观察更细致?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 用心、细心加耐心。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学会记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可以结合课程中学生的体验进行个性化总结,不足的再适当补充。】 四、拓展延伸:观察力的迁移运用 1.观察力在生活中的迁移:找变化。 (1)出示游戏规则:第一步:两人一组结对子;第二步:仔细观看自己的搭档半分钟;第三步:半分钟后,两人分开,每人做5处以上的外观改变,改变可以是细微的,也可以是一目了然的;第四步:搭档们再次相互观察,说出对方都做了哪些改变。 (2)各请一组女生、一组男生上台进行游戏。 2.观察力在学习中的迁移:学以致用 (1)meat_meet,parent_parents、happy_unhappy,health_unhealth 提出问题: 它们有什么区别? (2)多媒体展示“戌、戍、戊”三个字: 你认识这三个字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下次再见它们还能认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10秒钟时间, 看阴影部分占整个面积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把之前活动体验到的观察技巧迁移到生活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在学习、生活中可以如何观察。】 五、结语: 希望经过这一节课的体验,大家能在生活中多多运用我们的观察力,有意识地去观察一些事物、一些现象,并把这种能力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去。课程反思 包括课程亮点、自我评价、实际教学后的感悟等 整节课的设计都是由活动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生成对于如何提升自己的观察力的认知。在不同的班级上,可能小结出来的板书会有所不同。由于是游戏体验课,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涨。但要引导他们将注意点集中于我们的主题上,并有意识地将这种观察力延伸到学习、生活中去。成果展示 板书: 如何提升观察力: 确定观察目标 使用观察方法 学会迁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