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校园欺凌《直面欺凌,校园没有冷漠看客》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校园欺凌《直面欺凌,校园没有冷漠看客》教案

资源简介

直面欺凌,校园没有冷漠看客
[摘要] 本课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尝试引导学生站在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去感受思考,如何做才不是欺负者,如何做才不至于使自己成为被欺负者,又如何做才不是那个冷眼旁观的人。
[关键字] 校园欺凌 校园
选题思考
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频发,许多学生的身心遭受折磨。针对“校园欺凌”现象,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和部分老师、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并没有出现“欺凌”事件,但很多学生在初中或者小学时亲眼见过周围发生的“欺凌”事件。在调查中,当问到如何处理“欺凌”事件时,许多学生这里的回答是空白,只有少数学生回答“告诉父母、老师或者报警”,有的学生回答“逃跑或以暴制暴”。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学生已经是高中生了,但面对“欺凌”事件时,依然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者选择处理的方式很单一。
本课试着引导学生站在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引导,面对欺负事件,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进一步认识欺负行为,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以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为着眼点,了解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出发,积极探寻防止欺负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进一步认识欺负行为。积极探寻防止欺负的有效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自制视频《悲伤逆流成河》 、课堂讨论单
六、教学流程
活动一:热身活动——视频《悲伤逆流成河》
【设计意图:活跃氛围,帮助学生放松,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入主题。】
自制视频《悲伤逆流成河》(电影片段)
分享感受:
看了这个视频,你想到了什么?
活动二:主题引入
1、由上面的学生回答,引出“校园欺凌”的概念。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 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引自百度百科)
2、引出主题——直面校园欺凌
活动三:案例分享——小B的故事
【设计意图:一个真实的案例,直面欺负,从被欺负者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欺负行为给人带来的伤害。为保护学生隐私,本环节不设小组讨论,学生按照意愿在谈论单上留言,老师收齐后点评。】
1、小B的故事(上)
初中时,我们班有个超级胖的女生B,家庭条件一般,成绩也不好,人长得又很矮。正值青春期的年纪,第二性征特别明显,我们班同学经常有意无意地开她玩笑、嘲笑她。有时,我也会参与其中。
有一次,课间正好发试卷,同学A拿着试卷发的时候,看到B考试成绩又很差,于是A就用很响的声音嘲笑B:人长得又矮又丑就算了,关键这么笨,考这种成绩真是丢脸,肯定考不上TG,还不如回家得了。周围听到的同学一起跟着哈哈笑。女生B难过的哭了。
看到女生B哭了,我又想过去安慰她说“别放在心上,下次努力就好,我也考得不好。”,我又不敢过去安慰,害怕我会成为同学A下一个嘲笑的对象。
这件事就怎么过去了,后来大家忙忙碌碌得学习准备中考,我和同学A如愿考进了TG,女生B因为成绩不好去了其他学校。
今年,不知道班里哪个好事者,把初中同学聚集起来建了个微信群,我也加了,但从来没说过话。有一天群里进了一个人,是实名进群,这个人就是女生B。进群后,B问大家还记得初中时对她的嘲笑吗?A马上说,那时年纪小不懂事不知道尊重人,一些同学也纷纷发言道歉。
B发了一段话后,然后就退出群了。
小B的故事分享之后,教师提问:如果你是B,关于当年的事件,你会写出怎样的话 ?(为保护学生隐私,本环节不设小组讨论,学生按照意愿在谈论单上留言,老师收齐后点评)
对学生写出留言进行点评,同时引出故事的下半段。
2、小B的故事(下)
B说,自己家庭条件一般,长得又矮又胖,本来心里就有些自卑的。加上成绩又不好,虽然每天也很努力地学习,也想考进重点高中,可是成绩就是很烂。那一次因为考差了还被当众嘲笑。初中时,每一天都过得很难,感觉世界是黑暗的,有时走在路上都忍不住哭出来。现在虽然大家分开上学了,但当时给她的伤害太深,她不会原谅当初哪些嘲笑过她的人,因为你们的无知伤害了别人。
看到B的留言及退群提示,群里安静了,没人再说话……
我自视不是一个学校欺凌者,但看到B的话,我内心却无法平静……
老师提问:这件事,你有什么反思?(给学生留1分钟时间思考或者相互交流)
活动四:分组活动
【设计意图:从多个角度认识欺负产生的原因,意识到不仅欺负者和被欺负者是有责任的,作为数量更庞大的旁观者,也能对欺负行为的出现产生影响。】
1、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①如果你是B,回到当年,你要如何使自己免于伤害?
②如果你是A,回到当年,你会如何看待、面对班上的这一位同学?
③如果你是“我”,回到当年,你可以怎么做?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发言
3、教师板书
活动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在了解欺负行为背后原因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防止欺负的有效方法,通过方法的探寻,获得面对欺负的勇气和力量。】
1、请不要做欺负者
2、不要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3、请不要做一个看客
活动六:结束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在本节课上的感悟。】
生而为人,请用善良对待周围的人。直面校园欺凌,校园没有冷漠看客!
七、课后反思
校园欺凌在我眼中始终是特殊的欺凌事件,其中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大多为心智尚未健全的青少年,你无法否认这类事件的发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身在其中人的生活,在他们心中烙下伤痕亦或埋下罪恶的种子。但也正如我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所表述的一样,更多的人扮演的是冷眼旁观者这个角色。校园欺凌之中我们或许惩罚了欺凌者,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正义感,有谁又愿意来包容这些被欺凌者,或者如何做才不是下一个被欺凌者呢?于我的看法,如果我们真的试图解决这类事件,只是惩罚欺凌者还不够。还需要在日常的普普通通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思考,如何做才不是欺负者,如何做才不至于使自己成为被欺负者,又如何做才不是那个冷眼旁观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