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四年级上册 书法练习指导 竖钩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四年级上册 书法练习指导 竖钩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竖钩
单元主题 基本笔画
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的形态,学会竖钩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竖钩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1、竖钩中行笔的写法。 2、认识竖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课前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
教学过程 复备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一、复习导入 1.认识竖钩的基本形态特征 1)出示垂露竖模型,复习垂露竖的写法。 2)教师从垂露竖下面推出钩,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 第13课 竖钩 3)引导学生观察第29页竖钩例图,说说竖钩的基本形态特征。 4)教师归纳总结, 着重向学生讲解竖钩的钩部由粗变细的形态特征。 2.学写竖钩 1)教师边写边讲竖钩的写法(练习歌), 让学生初步感受竖钩的书写方法。 2)请学生大胆说书写竖钩的方法。 3)教师讲解竖钩的起笔、行笔和收笔要点。 竖钩的起笔同于竖。钩部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写钩时不可直接将笔提起钩出,而应在竖的末端提笔略顿后向左侧推出, 在向左推的同时上提笔锋,写成规整的钩形。推可以使钩部呈现较强的力量感。当行笔至钩尖时应该略停笔再离开纸面。 4)教师示范竖钩的写法并再次提示书写要点, 学生仔细观察。 竖钩是在竖的末端向左作钩,在欧体楷书中竖钩的钩部形态是向左的平钩。(平钩钩出的方向与横一致, 有助于整字的平衡 。 5)学生练习竖钩, 教师巡视指导。 3.认识竖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在欧体楷书中,因钩的不同,竖钩有两种略有区别的形态: 第一种,向左平钩,钩出部分基本与竖同宽, 极少有比竖本身更宽的。 第二种,向左似钩未钩,钩出部分小于竖的宽度。 1)说说“求”字的竖钩与“可”字的竖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求”字竖钩比“可”字的直,并且钩出部分较小 。) (“可” 字竖钩的起笔略向左伸出小尖, 可以使整字更紧凑。 “求”字的竖钩更直,是因为它要比 “可” 字承受更重的笔画 。 “求” 字竖钩的钩部较小是为了避免与其左侧横撇冲突。) 总结:竖钩的主要变化是竖的起笔形态,竖的粗细与曲直以及钩部的大小与长短。竖钩形态变化与其在字中的位置及相应作用相关。 4.学生书写练习“可”“求”二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可”“求”二字,并试写“可”“求”各一个,让其自主探究学习。 2)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点评, 着重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教师示范“可”“求”二字,学生观摩教师书写。 三、寻求规律,写好带竖钩的字 1、观察分析带有竖钩的字 2、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初步掌握了竖钩画在字中的书写要求及书写规律,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这些规律,运用到我们日常的书写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 四、展示、点评学生习作 每组学生选出1-2幅习作贴在黑板上, 向全班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互评,并根据本课所学内容有选择地点评学生习作。 五、 学习张芝“墨池”的故事 1.张芝“墨池”的故事。 2.讲究书写卫生。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