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名师导航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 复习学案(全国版)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名师导航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 复习学案(全国版)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名师导航】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 复习学案+试卷(全国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结构】
【考点导航】(重要考点)
1.★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有哪些?)(P3-P5)
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22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的重要性?(P5阅读感悟)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或:P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P11)
3.★新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P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P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P9-P11)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6.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P11-P13)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创新对个人的影响?(P16)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8.★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P14蓝字、P17-P18)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9.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P19)
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0.★科技创新的重要性?(P20)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1.★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P20)
(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1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P21-P24)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这里补充一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可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13.★教育的重要性?(P22)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易错提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选择题经常把“教育”换成其他的,比如“科技”。
【中考导航】
1. (重庆.2022)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越来越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新主体。下列对青年返乡创业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影响的推论不成立的是( )
A. 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B. 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C. 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D. 开办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走向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
C:青年返乡创业可以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有利于带动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无关。故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可以带动村民创收,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村民共同富裕,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进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开办农牧产品加工企业,能够促进发展当地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 (山西.2022)我看中国奇迹
在某校举办的“迎接二十大,青春正当时”主题征文活动中,小华同学积极参与,她的征文“我看中国奇迹”的开头部分如下:
当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中国人均GDP只有280多元,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也是那一年,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GDP已达81000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从小华同学上述开头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创造“中国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坚持依法治国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乡村振兴 D. 坚持绿色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改革开放。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题文关键信息: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可以得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得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极大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依法治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故本题选B。
3. (河南.2022)观察、分析下图,所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2013-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逐年增加
B. 2013-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有明显上升
C.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D. 只要增加科研投入,就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排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ABC:结合图表信息,2013-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逐年增加;2013-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有明显上升;通过图表这些信息,可以得出,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故ABC正确;
D:只要,就,说法绝对,故D错误;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4. (福建.2022)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人人都是发明者和创造者 ②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我国发明创新成果逐年增加 ④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增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人人都是发明者和创造者没有体现, ①错误;
②: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没有体现, ②错误;
③: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发明创新成果逐年增加 ,③正确;
④:题文描述的相关变化源于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增强,源于社会对创新的尊重和保护,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 (江西.2022)下边漫画表明,党和政府( )
①把实现总体小康作为奋斗目标
②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③④:分析漫画,中央部委的部署内容涉及民生问题,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故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①:2000年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故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尚未实现共同富裕,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
1.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强国富民 D.真正民主
2.通榆县县委书记李德明,亲切看望和慰问正在一线工作的环卫工人,给大家拜早年,感谢他们为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3.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实现向中高端协调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应当( )
A.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B.转化增长动力,依赖国际力量
C.否定发展成就、寻求全新模式 D.加快发展速度,实现高速发展
4.右侧漫画表明( )
A.我国已经解决了所有难题
B.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C.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同时富裕
D.我国还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 )
①经济发展状况 ②国家在军事实力上的强弱
③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④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强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了我国( )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②如期打贏脱贫攻坚战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实现了同等同时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等取得重大成就,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切都离不开 的坚实保障。( )
A.社会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政治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百姓出门不带现金、不带银行卡,只带一部手机,甚至全凭一张脸、一个手指基本走遍天下。这反映了( )
A.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创新能改变国家的一切
C.创新促进社会变革 D.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9.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我国将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为此要( )
①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③坚持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唯一动力
④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要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 的轨道上来。( )
①依靠科技进步 ②强化创造者情怀
③团结各族人民 ④提高劳动者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1.创新精神表现为( )
①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②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 ④沟通合作的济世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知识产权被视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保护知识产权,就是( )
A.敢为人先、敢于冒险 B.学习法律、保护专利
C.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D.关注发展、重视提升
1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十四li "时期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因为创新的目的是( )
A.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B.坚定理想,实现社会稳定
C.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 D.攻克难关,建设美好家园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动京津翼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京津冀三地能源企业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释放科枝研发潜力。
(1)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怎样的意义。(2 分)
(2)能源企业持续发展之基是什么 (1分)
(3)京津冀三地能源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向表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什么道路 (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极大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和政府坚守着对人民的承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时代精神,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大踏步走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梦将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与奋斗中成为现实。
(1)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改革开放的地位。(1分)
(2)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怎样的时代精神 (1分)
(3)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迎来了怎样的伟大飞跃 (2分)
16.结合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工作报告 问题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1)材料的做法是在努力打造怎祥的社会治理格局 (2分)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91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22户。10万名高校毕业生留长创业就业,比上年增加1.1万人。 (2)材料中的成就体现了哪一理念深入人心 (2分)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3)请回答创新与发展的关系。(2分)
新建6所义务教育学校,打造10所特色高中示范校,以优质校带动薄弱校,巩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成果。 (4)材料说明教育有何重要性 (一个方面即可)(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托举载有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升空。神舟升空,再探苍穹,一起为中国航天加油!
材料二: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我国航天员不忘初习,牢记使命,把责任扛在肩头,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分)
(2)材料一成就的取得有利于建设什么型国家 (1 分)
(3)材料二表明我国在世界舞台具有怎样的地位 (1 分)
(4)材料二中航天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分)
18.某校九年一班同学围绕“砥砺奋进的2022"展开了探究,请你爹与作答。
【德中求进迈出新成效】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解决矛盾要稳中求进。 从“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再到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高水平”这一重要定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邃的思考中把准发展方向。
(1)请把材料中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2)从习总书记深邃的思考中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分)
【觥筹规划迈出新步伐】
从实现“上好学”的愿望到满足“看好病"的期盼,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到优化生育政策,从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为民情怀。
(3)材料划线部分体现了我国在实施哪战略 (1分)
(4)从一枝一叶、一点一滴中看出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分)
【乘风破浪迈出新气象】
科技创新,居“十四五”各项任务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研发原创成果、提前布局专利、培养技术人才,方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5)请回答科技创新居“十四五”各项任务首位的原因。(2分)
(6)“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表明技术的创新有怎样的重要性 (2 分)
(7)中学生要想成为技术人才,现在应做好哪此方面的准备 (2分)
参考答案
一、1 .C 2.A 3.A 4.D 5.C 6.A 7.A 8.A 9.B 10.C 11.A 12.C 13.A
二、14.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5.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6. (1)共建共治共享。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他答案言之合理也可)
(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或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17. (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创新型国家,
(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8. (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增进民生福祉。
(3)健康中国战略。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7)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大胆探究,敢于 质疑,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