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名师导航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 复习学案(全国版)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名师导航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 复习学案(全国版)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名师导航】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 复习学案+试卷(全国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知识结构】
【考点导航】(重要考点)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P3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P34)
①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②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意义?(P35)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6.★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
(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意义: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7.法治的要求有哪些?(P45-P46)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8.★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47-P48)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书上的“确定为”改为“是”)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9.★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P50)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0.★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11.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2.★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中考导航】
1. (北京.2022)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2020-2025年)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8月
上图中的“一规划两纲要”,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描绘了一幅更加恢宏的法治画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走法治道路,要求( )
①公民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③实行良法善治,因为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行政机关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中国。
②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题干中的“一规划两纲要”,说明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行政机关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故②④正确;
①:公民不能严格执法,故排除①;
③:有了法律制度不一定就有法治,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C。
2. (福建.2022)某村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定期召开村民说事会,如实记录村民说的“事”,提出相关问题后,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再提交说事会进行决策。村民说事会议定办理的事项及办理情况全部公示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该村的做法,体现了( )
A. 说事会行政地位得到提高
B. 集中民智,村民间接参与基层管理
C. 村民的需求皆能得到满足
D.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题干中,村民说事会议定办理的事项及办理情况全部公示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这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故D正确;
A:材料未涉及说事会行政地位得到提高,故排除A;
B:该村的做法有利于村民直接参与基层管理,故排除B;
C:都得到满足,说法绝对,故排除C;
故本题选D。
3. (吉林.2022)《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主,深入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实践,生动彰显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加强民主决策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人民当家作主 D. 坚持全面依宪治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BCD:根据所学知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 (江西连云港.2022)初中生小东发现有同学课余时间会出入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于是小东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被依法取缔。小东的做法是( )
①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②依法实施民主监督
③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④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①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材料中小东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这是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依法实施民主监督,故①②正确;
③:材料未涉及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故排除③;
④:材料未涉及参与民主决策,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A。
5. (江苏无锡.2022)习近平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告诉我们( )
A.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B.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D.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A:“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告诉我们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错误,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排除;
C:错误,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排除;
D:错误,德治重教化作用,法治重规范作用。排除;
故本题选A。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
1.我们生活在民主国家中,下面对民主理解错误的是( )
A.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B.民主的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少数人的民主
C.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D.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推进广泛而真实的民主 B.探索民主道路
C.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人民当家作主
3.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
①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 ②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③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 ④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有( )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专家决定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①
5.广西壮族自治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启用“双减随手拍"便捷投诉举报平台以来,至2022年3月中旬,共收到各地群众拍摄的举报线索257条,其中,有效举报线索71条。这体现了公民积极参与( )
A.民主决策 B.民主选举 C.民主监督 D.民主执政
6.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参与的民主生活有( )
①参加共青团组织 ②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③选举党和国家领导人 ④参加学校组织的时事政治学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民主不只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也是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公民民主意识的是( )
A.小林与回族同学在一起时不吃猪肉
B.看到好朋友考试作弊,张伟选择了“装聋作哑”
C.看到公交率上有人乱扔果皮,雨桐上前进行劝阻
D.王梅发现学校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打市长电话举报
8.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
①实行善治 ②实行人治 ③实行良法之治 ④实行民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苏州市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发展“一网通办”,让市民、企业办事少跑腿、更舒心。这样做旨在( )
A.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扩大政府部门的行政权
C.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推动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10.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提出,法官涂改、故意损毁证据等7种情形导致错案将终身追究。这将有利于( )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B.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C.公民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D.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11.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 )
A.为人民服务 B.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
C.提供公共服务 D.对人民负贵,为人民谋利益
12.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的法治文化导向是( )
A.“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B."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C.”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D."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1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 11起正式施行,从此“子不教,父之计”这传统道德观念 上升为法律要求,意味着家长们进入了“依法带娃”时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足( )
A,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B.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C.法律与道德相互融合,道德就是法律
D.以道德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真实的民主权利,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什么 (2分)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发展哪两种民主形式 (2分)
15.某校所在街区存在机动车乱行乱停现象,给学生上学、居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一位市民通过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反映这一情况,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及时回应。
(1)材料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1分)
(2)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回应,这体现了政府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3分)
(3)请你谈谈公民应怎样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分)
16.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三年来,一大批黑恶犯罪分子依法得到了严惩,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了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实践。
(1)材料体现了哪一文明建设 (1 分)其核心是什么 (1 分)
(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分)
(3金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什么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分)
17.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表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什么?(1分)
(2)民主监督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意义是什么 (2分)
(3)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什么轨道上运行 (1分)
18.某校九年慢(2)班正在开展“与法同行,建设法治中国”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法治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到二O三五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1)“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现了我国实行怎样的基本方略 (1分)
(2)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怎样做 (2 分)
[法治观察]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材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2分)
(4)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哪三者有机统一(3分)
[法治践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5)九年级(2)班向全校同学发出"与法同行,你我行动”的倡仪。请你续写倡议内容.(2分)
①学会依法办事,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参考答案
一、1 .B 2.D 3.B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A 12.C 13.C
二、14.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奈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3)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15. (1)公民参与。
(2)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3)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16. (1)政治文明建设。法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宪法和法律。
17. (1)人民。
(2)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3)法治。
18. (1)依法治国(或全面依法治国).
(2)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 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3)习近平法治思想。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主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