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课件与素材)(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课件与素材)(1)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框题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政治与法治》建构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一单元
党的领导
为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课、第二课)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
怎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三课)
我国国体(第四课)
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课)
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
依法治国(第七课)
法治国家建设(第八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九课)
第三课框架


党的
领导方式
党的
执政方式
第一框题
第二框题
怎么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本框题核心素养体现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从严治党和党的执政方式,感悟党加强执政能力的决心,对中国共产党能办好中国的事充满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知道党的执政方式是有机统一的,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3.公共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力度,以及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本框题
学习目标

党的
执政方式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党旗永飘扬
4.打铁还需自身硬
第一框题
第二框题
总议题: 高扬永不褪色的旗帜
接续第一框
导入新课
结合视频与所学知识,思考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警示?
议题四: 打铁还需自身硬
刀尖向内、壮士断腕
靶向发力,执政有方
接续第一框
合作探究1:刀尖向内、壮士断腕
议题四
小组合作探究:
Ⅰ根据查找的资料,列举世界上一些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事例,讨论它们在政坛上沉浮的原因。
Ⅱ结合下面一段视频,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何要从严治党?
Ⅲ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总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具体应该怎么做?
日本自民党,连续执政38年,1993年大选失败。
议题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印度国大党,连续执政45年,1999年选举中失败。
苏联共产党,连续执政苏联69年,1991年11月苏共解散。
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和大家分享并探讨这些政党沉浮的原因。
接续第一框
结合视频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一)为什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必要性:
1.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考验)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一)为什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必要性:
2.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验、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敗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危险)
3.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没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材料
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
——邓小平
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习近平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何意义?
议题四
(一)为什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重要性: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没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材料
2020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实现自我革命的成功道路、有效制度,深刻回答了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对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
习近平用四个“坚持”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习近平提出五个“要”,抓好四中全会中对从严治党工作部署的落实。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要继续坚持‘老虎’、 ‘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
“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合教材谈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是?
镜头一
议题四
(二)怎么样坚持全民从严治党
1.总要求:
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人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知识延伸
注意: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为此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议题四
“我们要清醒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切实增强防范风险意识,提高治理腐败效能。”
“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
“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习近平这番掷地有声的讲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镜头二
议题四
(二)怎么样坚持全民从严治党
2.加强党的建没,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知识延伸
全面 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部党员、全部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严 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治 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
议题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议题四
总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结论:
议题四
材料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改进执政方式”的重要任务。
2002年,十六大初步提出“坚持依法执政”。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007年十七大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写入党章。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议题四
材料
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014年,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合作探究2:靶向发力,执政有方
议题四
小组合作探究:
Ⅰ根据资料,感悟我国执政方式的不断完善过程,并结合教材,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内涵及要求。
Ⅱ三种执政方式中,哪一个是基本方式?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Ⅲ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是?
议题四
材料一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要注意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
议题四
材料二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坚持科学的思想
议题四
材料三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结合材料,谈谈科学执政的内涵
科学执政,要用专家型人才负责专门领域
议题四
(一)科学执政
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偉,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议题四
材料四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结合材料,谈谈民主执政的内涵和要求
议题四
(二)民主执政
1.含义: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2.要求:这就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相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议题四
材料五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文革期间,公检法机关被砸烂,造反派组织可以任意剥夺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公民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几乎都陷于停滞状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议题四
材料五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思考党如何避免“文革”悲剧重演?
文革中的刘少奇
人大制度遭受破坏
议题四
(三)依法执政
1.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内涵: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议题四
(三)依法执政
3.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人大依法履行职能
党的主张
国家意志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议题四
材料六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结合视频,思考党依法执政的具体做法。
议题四
(三)依法执政
4.做法:
具体地说,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议题四
深挖教材
思考: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是什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何在?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议题四
(四)三者关系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基本前提
本质所在
基本途径
议题四
比较三者: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内涵 具体要求
科学 执政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按照客观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
民主 执政 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依法 执政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议题四
(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本课小结
为什么
怎么样
民主执政

党的
执政方式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科学执政
依法执政
三者关系
目的
刀尖向外,很简单;刀尖向内,很难!批评,很简单;自我批评,很难!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值得我们钦佩,值得我们的掌声与赞扬!
同学们,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号巨轮,正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我们还在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奋斗,在中国的复兴路上演绎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寄语:
(改编)中共中央印发的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的要求细化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依规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②强化执政意识,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③坚持依法执政,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④坚持与时俱进,编织监督权力的制度笼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练一练
(改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练一练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