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情绪的主人(高中心理活动课教案)一、辅导对象:高一学生二、对象背景分析:对象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课业压力逐渐比从前加大,感受到压力,并且青春期孩子易心浮气躁,又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常有情绪失控情形之发生。三、辅导时间:一课时(11:20-12:00)四、辅导地点:教室五、辅导形式:讲述,分享,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六、辅导目标:认知目标:协助学生了解情绪,信念与行为间的关系。情感目标:协助学生学会表达情绪的适当方式。行为目标:协助学生学习表达情绪的正确态度。七、理论分析:理情治疗法是由Albert Ellis( 1913~)所创,其对于想法与感觉都很重视,其假定为:认知,情绪,行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且有着可逆的因果关系。理情治疗法认为人之所以有情绪困扰,乃是由于人有非理性信念所致,而这些非理性信念个人在儿童时期从重要他人身上学习来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们自创非理性教条和迷信。接着,我们借着自动暗示(autosuggestion)和自我重复(self-repetition)的过程,反复灌输这些错误的信念,因此,是我们自已不断重复这些非理性的想法,而不是父母不断地灌输,使得不好的态度继续残留,并且支配我们。理情治疗法认为大部分的情绪困扰起源于责备,所以,要解决情绪困扰,人们必须学习乐纳自已,尽管自已并不完美。B-C理论是理情治疗法的核心,A是指既存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态度;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一个人的反应,此反应可能是适当或不适当的;而B是一个人对既存事实,事件的信念。A并不能导致C,而是个人对缘起事件A的信念导致了情绪反应C。愤怒是人类最原始的情绪之一,也是最常被不适当地表达的一种情绪。许多人学不到健康的宣泄方式,有的极力压抑,有的动则暴怒。许多成人未能提供良好的示范,青少年也因而学不到适当的表达方式,所以他们的愤怒反应才会失常且无效。八、活动准备:情绪情境单九、活动过程(一)暖身活动与情境:镜中你我(11:20-11:30)请同学两两一组(确定每一个人都确定同桌位伙伴再开始说明),其中一个先做某个情绪会出现的动作或表情让对方模仿,一分钟之后互换角色。两两分享在模仿对方时,在对方的表情,动作中看到或感受到什么 对方想表达的与自己接受到的讯息是否相同邀请自愿的同学跟全班分享刚刚的活动的感想。(二)主题活动:适当的表达与沟通(11:30-11:55)1.分组讨论刚刚的活动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己的表达方式跟接受到的讯息会有差异,如果每个人都用『暧昧沟通』的方式,那后果及影响是可想而知。请各组小组长到前面抽签,并回到组内讨论该如何适当的表达与用何种方式面对。题目: 隔壁的同学没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的笔拿去用,结果还把笔弄坏了,我觉得很生气…… 这次模拟考我的数学又退步了,我觉得自己真是没有用,真难过…… 今天走在路上,莫名其妙被后面的人推了一把,害我差点跌倒,真是让人火大,那时候我应该…… 今天早上走在学校里,发现大家都对我指指点点的,还一直笑,我觉得莫名其妙,后来才发现是被贴了张「我是笨蛋」的纸在背后,一定是阿呆干的…… 在湿漉漉的走廊上奔跑,众目睽睽之下滑了一跤,旁边的人都是被吓到又想笑的样子,真是既难堪又尴尬……2.角色扮演,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一组根据刚刚所讨论出来的方式,用演剧的方式来报告。教师在每组表演过后给予回馈,指出好处或坏处,并可请其它组补充另外更好的方法。3.结语情绪的适当与正确表达很重要,因为它是人际沟通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那你拿什么跟别人沟通 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如果不是用合宜的方式来表达,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伤害。东方的民族在情绪的表达方面比西方社会来得含蓄多了,这并不是不好,但是在某些时候,我们要能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需要练习的,希望上过这堂课之后,大家都能用合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三)经验分享邀请同学进行分享后,老师讲述情绪理论的由来及Ellis的简介,进一步认识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介绍A-B-C人格理论,A(缘起事件)并不能导致C,而是B(信念)导致了情绪反应C。用D(驳斥)来挑战非理性信念,便可得到E(效果)及F(新的感觉)。现今美国心理学界声望排名第二的埃尔伯特·艾里斯( 1913~),20世纪50年代情绪理论,似乎它对人类情绪的深刻研究与他的长寿有一种奇妙的关系。所以掌握好自己的情绪,将会让你成为一个健康而长寿的人。【重点难点】重点:从情境中认识不同情绪是由认知引起的,而非传统观念的情境导致。难点:角色扮演的时间有限,而由此来引发同学的广泛思考却更加有效,这与时间形成冲突,因此掌握时间与引导同学分享经验是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