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2.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中和实验的操作方法。3.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重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难点: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学习活动】任务一 酸、碱、盐的组成1.由_________离子和_________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作盐,如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盐。2.某地盛产石膏矿,石膏矿的主要成分是CaSO4,CaSO4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混合物3.下列物质是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2SO4、MgO、CuCl2B.Ba(OH)2、HNO3、CaCO3C.HNO3、NH3 H2O、NaClD.CO2、H2CO3、NH4NO3【变式1】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原子团 B.都含有金属元素C.都不含有氢元素 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任务二 中和反应4._________和_________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中的_________结合生成水。中和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生成物是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5.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2NaOH+SO3=Na2SO4+H2OB.CuO+H2SO4=CuSO4+H2OC.Ca(OH)2+2HCl=CaCl2+2H2OD.2NaOH+CuSO4=Na2SO4+Cu(OH)2↓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7.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变式2】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B.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C.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任务三 中和反应的应用8.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一些常见的应用:(1)常用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用它来中和硫酸厂污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2)常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小兰被蚊虫叮咬后因留在皮肤中的蚁酸疼痒不已,可用牙膏、肥皂水等_________性物质中和。(4)小慧用稀盐酸洗涤热水瓶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写出稀盐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9.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能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下表列出生活中部分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生活中常见问题 (1)冰箱、汽车内有异味 (2)洗涤油污 (3)被蚂蚁、蚊子叮咬解决方法 在冰箱、汽车内放活性炭 使用洗洁精清洗 涂上肥皂水请你用化学知识分别叙述上表中三种解决方法的原理:(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变式3】下列选项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B.新制的松花蛋往往因碱性过重而略带涩味,食用时可加适量的食醋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要吸收热量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D.参加中和反应的H+和OH-数目相等2.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NH3 H2O)处理工厂的硫酸3..把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滴石蕊溶液显(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4.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十碱→盐十水②X十金属氧化物→盐十水 A.HCl B.CO C.NaOH D. CaO5.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A.NaCl、 NaClO、H2O B.NaClO、H2OC.NaCl、 NaClO D.NaCl、H2O6.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中填写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2)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3)请另外再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7.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也可能呈_______。【实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______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______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_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______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______ 溶液呈中性8.称取5g含杂质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评价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学习活动】1.金属 酸根 NaCl CaCO3(合理即可) 2.C 3.C 【变式1】D 4.酸 碱 酸 H+ 碱 OH- 酸 碱 不一定 5.C 6.A 7.(1)NaOH+HCl=NaCl+H2O (2)HCl (3)12 (4)C 【变式2】D 8.(1)熟石灰 Ca(OH)2+H2SO4=CaSO4+2H2O (2)3HCl+Al(OH)3=AlCl3+3H2O (3)碱 (4)2HCI+Mg(OH)2= MgCl2+2H2O 9.(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2)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 (3)酸碱中和反应 【变式3】D【课后作业】1.D 2.C 3.B 4.A 5.A 6.(1)H+ (2)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3)H2SO4+2NaOH=Na2SO4+2H2O 8.【猜想与假设】酸性 中性(和上一空顺序可颠倒) 【实验验证】不变色 【继续验证】酸性 中性 铁 Fe+2HCl═FeCl2+H2↑ 无明显现象 8.7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