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学案2022-2023学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考点梳理提升练习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4.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5.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6.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7.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⑴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⑵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⑶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5.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6.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7.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答: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8.法律的特征有哪些?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一丶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 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 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 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 下列能够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A.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B.民警帮助居民注册防诈骗小程序C.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D.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3. 出生后,父母根据户口登记条例为我们申报户口;到了上学年龄,义务教育法与我们同行;走上工作岗位后,劳动法为我们提供保障;年老的时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我们密切联系……这些说明( )A.法律只对我们有保护作用B.只有当我们需要法律的时候它才起作用C.法律在我们生活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D.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4.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新交规的出台,多数人对该决定拍手称快,认为对守法的交通参与者来说无疑是幸事,但对屡屡违法者来讲是最难受的,听着就烦。由此可见该法规具有( )①规范作用 ②诉讼作用 ③处罚作用 ④保护作用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5. 骆某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方法,捕获中华蟾蜍209只。经人民法院审理,骆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触犯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违法行为都要拘役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这表明( )A.法律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B.法律依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C.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D.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7.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下列对我国法律和法治的认识错误的是(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C.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治理国家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即可D.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8. “水晶泥”走红中小学校园,经公安部证实,“水晶泥”含毒性硼砂,可致儿童中毒。相关新闻播出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地工商、市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整治行动,查获并下架相关产品,对相关个体商贩进行了处罚。相关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说明了( )①人们的行为受到道德的约束 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法律主要靠个人自觉遵守来实施 ④法律为我们的成长创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9.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下列对于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加强法治建设可以杜绝违法犯罪 ③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④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A.②④ B.①④C.③④ D.①③10. 柏拉图说:“法律的一部分是为善良的人们制定的,以指导他们友好相处;一部分则是为拒不接受指导的人们而定的,因为他们的灵魂桀骜不驯,或顽固不化,或一意孤行,造孽作恶。”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只对善良的人们有约束力B.法律只有强制作用C.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D.法律通过规范和保护作用,使人们自觉守法11.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是一部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标志着对长江的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这告诉我们( )A.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B.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迅速得到解决C.我国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已经非常成熟D.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12.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和法律结有不解之缘,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这告诉我们( )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 ④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近年来,国内某些直播节目中一些年轻人为了流量,为了吸引“粉丝”,不惜触及社会公德,以公开糟蹋食品为荣。为了狠刹社会上的食品浪费歪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国家于2021年4月29日公布并实行《反食品浪费法》。这表明( )①法律是管理社会的工具 ②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③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这说明法律是( )A.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B.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5.法治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阐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义。下列属于法治作用的是( )①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②法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③法治的唯一作用是惩治违法犯罪分子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启示我们( )①法律与有的人如影随形,与有的人无关 ②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也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标尺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下列行为规范中,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 )A.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B.公民基本道德规范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D.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七条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上述法律条文体现的法律作用是( )A.规范作用 B.保护作用C.评价作用 D.制裁作用19.2021年2月19日,网络大V“辣笔小球”,先后发布两条信息,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辣笔小球”被依法处罚,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有( )①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制裁违法犯罪 ③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指引、教育人向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下列突出体现法律这一基本特征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颁布 B.某公务车辆因违法停放被处罚C.路人谴责李某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 D.学校处分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二、非选择题(40分)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学习了《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时之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是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磊: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小丽: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析。(10分)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在某居民住宅区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居民王某欺负邻居李家孤儿寡母,建院墙时强占李家宅基地。居委会、派出所对王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多次进行教育,但王某不予理睬。李家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王某限期内拆除院墙,让出多占的李家宅基地。王某无视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强制王某执行法院判决。材料二:2021年,“醉驾入刑”已实施十周年,10年来,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较法律实施前10年大幅下降,“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1)人民法院对王某实施制裁的依据是什么?这种依据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交通事故“大幅下降”和“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作用?(8分)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建成法治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开创不同于西方的法治文明,向世界提供法治的中国方案。我们一定要坚持道路自信,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决心和信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1)你赞同材料一中“法律就是国王”和“国王就是法律”中的哪一种说法?为什么?(6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6分)(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4分)1--20 CCDBC CCDBD AADCB DCADB21.小磊的观点是错误的,小丽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④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办事,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①人民法院对王某实施制裁的依据是法律。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交通事故“大幅下降”说明:①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②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1)赞同“法律就是国王”的说法。因为它体现的是法治理念(或依法治国的理念)。①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3)①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的重要性。③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④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