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课《知情所起,方能不为之所困》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健康课《知情所起,方能不为之所困》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稿件名称 知情所起,方能不为之所困
课程信息 对象:高中生 场地:教室 时长:两个课时(80分钟,若为团辅则进行一次即可完成) 课前准备:OH卡牌、收集相关案例和视频、“情绪”纸条
设计理念 将OH卡牌与情绪ABC相结合,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情绪的产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教学目标 认识什么是情绪,了解情绪的两种类型、三种成分; 学习并掌握“情绪ABC”,通过活动和体验让学生学会用“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 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一切情绪。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情绪ABC”,通过学会用“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并将课上总结的情绪调节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传“情”(5分钟) (1)课前准备写有情绪的纸条(可适当选择一些比较复杂、难表现的情绪,如担心、羞愧等); (2)以每一列为单位,老师给每列最后一排的同学发一张写有“情绪”的纸条,该同学理解并想好怎样借助身体语言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下一个同学时,老师发出开始游戏的指令,该同学以拍肩膀为信号示意前面同学开始传递; (3)从后往前,传递情绪,整个过程不能说话,没被“拍肩膀”时不能回头,直到传到第一排同学时说出自己理解的是何种情绪,并与最后一排同学拿到的同学相对照,看是否传递正确。 (4)老师提问:在传递的过程中你会注意什么?为什么会传递“错误”的情绪? 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去表现和识别情绪,引发学生对情绪的思考。整个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高,且大家会发现仅仅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和识别情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知识学习——识“情”(5分钟) (1)什么是情绪:情绪是以一个人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2)两种类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一分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情绪不分好坏,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必去排斥消极情绪的出现。 (3)三种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这里可以结合上一个情绪传递的过程来讲解,会让学生对情绪的认识更深刻。 心理课上需要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但毕竟中小学的心理课不像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课,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只需要让学生了解情绪是什么并且能正确认识情绪即可。 3、主题活动——一卡多“情”(30分钟) (1)每组随机分发一张OH卡牌,也可以让每组学生自己抽一张,这样会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一些。(课前老师要对卡牌进行挑选,选出比较适合引发“情绪”且适用于学生群体的卡牌。) (2)你从这张卡牌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何种情绪?每个成员在组内轮流分享以上内容。(注:拿到卡牌后先每个组员自己看,看完后再分享,不要一来就开始讨论,不然会影响学生自己对卡牌的理解和情绪体验。) (3)在小组分享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感受或收获?小组汇总后请一位代表在班上做小结。(注:老师可提前将卡牌拍照放在PPT里,这样方便每组在小结时能让其他同学看到自己的牌是什么样子。) (4)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学生大多会提到“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到的东西不同”、“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体验到的情绪和自己现阶段的状态有关”,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并引出情绪ABC理论——我们的情绪来自于我们对于事件的想法、态度、认知。 如果是以团辅的形式进行,可继续以此引出情绪ABC理论;如果是上心理课的话,到这里差不多一节课就要结束了,这里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悬念,让学生去思考“既然大家都知道是因为自己看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导致感受到的情绪不同,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去调节情绪?” 4、情绪ABC——“情”从何起(20分钟) (1)讲解“情绪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其中A是诱发事件,B是我们个人对于诱发事件的态度、想法或评价,C是指最后出现的情绪或行为结果。该理论认为,引发我们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并不是诱发事件(A)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对于诱发事件的想法、态度和评价导致我们出现了某些情绪和行为反应。 (2)当B是合理信念的时候,后续产生的反应也会比较恰当的;但是当B是不合理信念时,最后就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或行为障碍,不合理信念有以下三个特征——过分概括化、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 (3)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情绪ABC” (4)方法运用:PPT展示一些学生平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境,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去看待事不太合理的、会引发过度的消极情绪,怎样去看待是合理的引发的正常的合理的情绪。 5、观看视频——《认知方式决定你是否快乐》(7分钟) https://www./video/BV1NZ4y1a77H mid=10486863&p=1&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n_id=e7756fbe-29a2-4a6b-8638-6b1137f24ed2&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amp=1658139549&unique_k=AXrtxpm 视频中会讲到多度消极的情绪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还会提出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给学生如何调节自身情绪提出一些建议。 6、小组分享——掌控情绪(10分钟) (1)学生将课上所学和自身经验相结合,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的方法(自我资源的整合); (2)小组内进行分享。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问题普遍化,“以前觉得自己才有这些困扰、现在发现原来大家都会有难过、失落、消极的时候”,同时还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情绪调节的方法。 7、课程结束——总结与升华(3分钟) 有时,情绪会让我们深陷黑暗, 别怕,也别费尽力气去驱赶黑暗, 试着把光带进来, 黑暗自然会消逝。
课程反思 本课将OH卡牌应用到课程中,让学生通过投射去体验情绪,降低了学生的防御心理,更加开放,体验更好,参与性更高,让心理课的趣味性更强。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自己总结出情绪调节的方法,也符合“助人自助”的原则。
成果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