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3.2《青春有格》学案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政治教研组:一、学案导学(一)学习目标:道德修养:(1)培养行已有耻、止于至善的意识;(2)培养廉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健全人格: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责任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学会自省和慎独。(二)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教学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2)要知______,懂_________;有所为,有所不为。2、“羞恶之心”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1)“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____________,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2)行动之前,___________;行动之中,_____________;行动之后,反思_____________。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_____________,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2)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_____________。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___________,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3)“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______________,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4、怎样理解“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___________,有我们的“至善”追求。(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__________。5、榜样的作用有哪些?(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_____________,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_____________的力量。(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____________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6.什么是慎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___________。7.怎样做到“止于至善”?(1)每个人都可以从___________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______________,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3)要求我们养成______________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_______,端正自己的行为。(4)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____________为本,行走在“____________”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2、“羞恶之心”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4、怎样理解“止于至善”?5、榜样的作用有哪些?6、什么是慎独?7、怎样做到“止于至善”?三、合作探究1.时事点评由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这是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系统的规定,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上述新闻材料,运用青春有格相关知识分析这项《规则》施行的意义。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无德不立。材料一 2021年2月17日,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有:身患绝症却坚持与疫情赛跑的医生;洪水中逆流而上不幸牺牲的消防战士;绝壁中凿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村书记;率队击落29架敌机的志愿军老英雄;七次深入生命禁区、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的侧绘队……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材料二 “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一例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根。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材料三 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县,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 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害。真可谓:“知耻者, 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1)请结材料一中人物的先进事迹,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三,说说具有“知耻之心”与“羞恶之心”对青春的我们有哪些作用?(3)“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3.小明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我班篮球比赛没有打好,我是有很大责任的。我有些好表现自己,没有与队友配合好,几个得分的良机都因此错失了。在今后的比赛中,我要吸取教训,向队长学习,摆正位置,打好配合。从“青春有格”角度,阐述小明日记中的想法值得肯定的理由。4.【止于至善】2022年3月3日晚,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有: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杨振宁;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书写“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感人故事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苏炳添;长津湖战役幸存的冰雕战士朱彦夫;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院士吴天一等。颁奖仪式最后特别致敬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飞行乘组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向榜样学习,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学好样”这三个字,是醴陵市沈潭镇美田桥村村民长期形成的共同精神信仰。“老祖宗留下一块匾牌,堂堂正正写着‘学好样’,把做人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万古不变的教宗传过一代又一代……”一首原创歌曲《学好样 做好人》,唱响了“学好样”的旋律。(1)“学好样”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2)“事虽小,勿擅为,积善成德。”这是一位少年的人生信条。你从他的人生信条中获得了哪些感悟?四、当堂达标见课时练习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1.例如:《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施行:①有利于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②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达到行己有耻的要求。③有利于学生树立底线意识,明白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有利于学生追求“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⑤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⑥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2.(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①“知耻之心”和“羞恶之心”能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②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3)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3.①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③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4.①从点滴小事做起。②学习生活中的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行为。⑨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5.(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榜样昭示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④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⑤人无德不立,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不断追去更高的道德境界等。(2)要追求止于至善人生境界,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要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