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复习学案(无答案)-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复习学案(无答案)-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岳西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导学案
NO. 8
课题: 第九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学案主人: 班级:
小组: 组内编号: 使用日期: 帮扶对子:
【学习目标】
1、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理解)
2、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自傲或自卑(识记)
3、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理解)
4、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努力做诚实的人(运用)
学习重点: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学习难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学习内容】
一.课前检测:
1、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怎样理性参与参与网络生活?
二、阅读《考向标》P27—P28,完成下列练习,在《考向标》上作好标记。
知识框架
(二)识记:
考点一: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规则的种类
(1)种类:纪律、道德、法律、文明公约、习俗、合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道德和法律。
2.社会规则的重要性(重点):(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通过强制性手段和非强制性手段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不可分(难点)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4.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维护规则,改进规则。
考点二:社会生活讲道德
1.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学会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2.以礼待人:(1)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①礼体现了一个人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做文明有礼的人。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三、展示提升:识记由科代表组织读和抽测。探究题由科代表任选2个组展示。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诚实守信
(1)诚信无价。(诚信的重要性)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个人)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个人)
③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道德)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社会)
⑤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法律)
(2)做诚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三)热点探究
[木受绳直 敬畏规则]
为严格管控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某中学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以下是小明和班长的对话:
小明 手机是我的,想带就带。
我①(赞同/不赞同)你的观点。因为② 。班长
小明 我把手机藏书包里, 偷偷带进学校,不让人发现。
你这是_③ 的表现。 班长
小明 我家离学校远,妈妈每天来学校接我回家,必须与我班长联系确定上车时间和地点,这个规定太死板了。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可以④ 班长
请运用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将班长的话补充完整。(8分)
三、展示提升:识记由科代表组织读和抽测。探究题由科代表任选2个组展示。
四、中考演练:
1.东汉杨震在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曾所举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启示我们( )
①学会精心呵护友谊,懂知恩图报 ②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并外化于行
③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 ④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并维护规则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1 荆州)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施行。该规则所称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惩戒规则的颁布实施( )
①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自律②划定了中小学生行使自由权利的边界③目的就是为了杜绝中小学生违反校纪④说明规则不符合个人要求时可以修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考向标》P27——P28
五、学习小结
六、作业布置:《学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