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书法教案(第6课)教学版块(课题) 字底 课时 40分钟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语言应用:学生了解行楷偏旁部首(木字底、心字底、皿字底、走之底)的特点,掌握这几类偏旁部首的汉字写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临摹范字,逐步学会规范地写好范字,进而举一反三,写好汉字。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讲解行楷的偏旁部首(木字底、心字底、皿字底、走之底)特点。让学生练习例字。教学重难点 例字的写法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书法作品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作记录。一、引入课题“行书”的来历相传“行书”是东汉书法家刘德升创造的。刘德升少时读书,凡事都爱动脑筋。他感到写楷书太死板、又很慢,写草书虽快,可又太潦草不易辨认。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他终于把楷书与草书的笔法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用笔畅快、字形秀美、又易辨认的新书体一“行书”。 二、课程新授1、技法讲解(毛笔)木字底出示例字,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例字的特点。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长横,横画宜轻,再在横画中上部起笔写竖钩,竖钩宜重,最后变撇、捺为两点。 心字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左点,再靠向右部写卧钩,最后写提点和侧点,三点间要有变化。皿字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短竖和横折,上宽下窄,中间两竖相呼应,最后写长横。 走之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上为斜点,下方横折折撇与平捺连写,捺画稍长,以托其上。 (学生练习例字,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2、技法讲解(硬笔行楷)楷书结体端庄严谨,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行笔不可过快,不可轻飘,要做到笔笔运行有始有终,稳健挺拔,用力要轻重分明,提按有序,才能不失楷书的风范。行楷结体潇洒飘逸,但用笔上却不可一味盲目求快,关键是要做到轻重徐急,节奏分明,轻重不同,主次有别。行楷与楷书的一大区别在于其连笔,然而绝不可凡是连笔处便一连到底。要讲究些笔断意连,虚实相间,以免潦草杂乱,弄巧成拙。木字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长横上挑启带竖画,竖末出钧启带左右两笔。撇、捺可由点代替,形体不宜长。心字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左点,后写卧钩,再居中写挑点,最后写侧点,三点相呼应。皿字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短竖,回锋向上写横折,上宽下稍窄,中间两竖连写,分布均匀,最后长横托底。整体稍扁宽。马字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横折,再连写竖折折钩,折角宜方,最后写横。形体上窄下宽、较扁。贝字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短竖,回锋启上连写横折,竖末可稍出钩启上连写短撇,短撇回锋启带右点,右点稍长。走之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先写上点,上点出锋启下,再写横折折撇,撇左带连写平捺,平捺稍长。(学生练习例字,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知识拓展:米芾《蜀素帖》《蜀素帖》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收藏家米芾的作品,写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内容包括米芾自作并书于蜀素(北宋时四川所造丝织品)上的各体诗八首,故又名《书诸体诗卷》或《拟古诗帖》。其紧凑的点画与粗重、轻柔兼具的线条交互挥洒,流利的笔势与滞涩的触感相生相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章法。此帖是米芾求古以达变的成熟佳作,亦是其个人书凤形成的起始点,在北宋书法史上别具意义。三、归整文房四宝作 业 练习“例字”及练习内容,要求漂亮、工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