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自主创新再谱新篇(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自主创新再谱新篇(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复习 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自主创新再谱新篇
【聚焦时政热点】
材料一 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领衔,开发出了人工智能MOML算法赋能天气预报模型,使预报更精准。
◎“墨子号”实现1200千米地表量子态传输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千米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
◎“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秘深海冷泉: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材料二 空间站建造
2022年5月10日8时54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20时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进入天和核心舱。6月6日11时9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天舟四号货物舱舱门,在完成环境检测等准备工作后,于12时19分顺利进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7月24日14时22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7月25日3时13分,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2022年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9月2日0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实施6次飞行任务—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空间站的3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材料三: 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于2022年6月17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材料四 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22年8月17日,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在京启动。经省级选拔和推荐,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2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和285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作品入围全国活动。线上展示交流活动期间,近百名来自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将受邀与入围全国活动的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在线交流创新思路,对创新作品提供专业指导,帮助青少年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材料五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10年间上升22位
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10年间上升2位,标志着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材料六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辽宁考察。2022年6月28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考察。习近平指出,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先后来到锦州、沈阳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外重视自主创新,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企业发展希望所在。
中考考点链接:
1.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2)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3)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创新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散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5.当今社会,怎样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国家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个人要弘扬创新精神,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要有责任与担当。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命题设问视角
1.“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特别强调我国科技要自立自强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③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
2.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础。④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⑤广大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发扬实干、勇于创新的精神。
3.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4.“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我国应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①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尊重人才,重奖人才,优化人才奖励机制,发挥优秀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③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
5.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①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④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⑤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度结合起来。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
7.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能否表明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
(1)不能。(2)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热点考题链接
一、单项选择题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列关于创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创新指的只是科技领域的创新
B.创新能够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C.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D.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内容主要涉及“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等方面此举( )
①有利于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②有利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破除自主创新障碍因素③有利于为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④有利于把当今国家发展的中心转移到科技创新上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芯”“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这表明我国( )
A.坚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B.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
C.已经跨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此次授课活动( )
①表明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②彰显了我国的国家实力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③说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进步增强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了民族自信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是因为( )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②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③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受制于人。种业被视作农业的“芯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场种业翻身仗。我国重视核心技术创新是因为( )
①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居世界前列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2年8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做法中,体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 )
①发挥中国共产党对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②农产品精准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④将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发展唯一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实施6次飞行任务 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空间站的3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这( )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说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③坚定了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心④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小玲同学全程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现场直播,当航天员报告“感觉良好”时,她激动地说:“我也感觉良好,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已经驶上了创新强国的快车道。”要持续地“感觉良好”,让中国在这条快车道上行稳致远,就需要( )
①保持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全面领先②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于8月在北京落幕。高新区智谷学校“智谷之星战队”克服训练时间短、比赛延期等重重困难,奋力拼搏,获得 Maker机器人挑战赛初中组冠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②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③每个人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④万众创新理念已经深入所有人的心中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1.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墨子号”实现1200千米地表量子态传输;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秘深海冷泉;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持了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涌现出了一批原创性的重大成果。科技自立自强,正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请你结合创新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新闻进行微点评。
12.2022年9月2日0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陈冬、刘洋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出舱活动创下多个“首次”:我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陈冬、刘洋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首次使用小机械臂辅助舱外作业,航天员首 次登上小机械臂进行舱外活动,首次验证问天实验舱舱外自主转移主路径,首次应用新“神器”舱外云台照明灯。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活动创下多个“首次”表明了什么
(2)近年来,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3.【礼赞科技成就】
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材料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感慨地说:“我们科技工作者就是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我国一代代的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创造了一个 个伟大奇迹我辈青年必将追寻先辈们的足迹,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请你为材料一写一句点赞语,再举一例近年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我国科技发展屡创奇迹的主要原因。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辈青年应如何接过先辈们的创新接力棒
14.探究与实践题
【科技创新 点亮未来】
现如今,中国科技从跟跑到并跑,正在向领跑的目标加速迈进。为宣传我国的科技成果,某校九年级(1)班拟进行板报设计,请你
参与并完成任务。
主题:--------------
栏目一:成就展示
如今,从神舟飞天,到“奋斗者号”入海、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中国人实现了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梦想。
栏目二:人物故事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
栏目三:落实行动
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应该:
--------------------
---------------------
---------------------
请你对栏目一的内容进行点评。
栏目二的内容体现了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
请你为本期板报设计一个主题。(注意答“科技创新点亮未来”不得分)
(4)请你补充栏目三的内容
答案 1.A 2.A 3.D 4.D 5.C 6.B 7.C 8.D 9.C 10.A
11.①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2.(1)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重大成效③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④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等。
(2)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⑤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
13.(1)点赞语略。
科技成就示例: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2)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我国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3)①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②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③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④要拓宽思路,题多解,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⑤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14.(1)我国科技水平提高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了(或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科技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等等
(2)勇于创新;热爱祖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胸怀天下;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坚强的意志;勇于克服困难;勇于战胜挫折;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志存高远;砥砺奋斗;等等。
(3)示例:科技创新,让生活充满奇迹;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4)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敢于挑战权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关注最新科技成果;敢于质疑;动手实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等等。(任意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