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听和说的艺术 教学设计【关键词】沟通 表达者 倾听者【活动背景】沟通是发生于两方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对信息的反应,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沟通的效果会受到环境,个人,传递渠道,信息本身和理解等因素的影响;沟通是维持社会关系的重要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要教会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所以提升沟通者本身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人际沟通的技巧和经验都比较欠缺,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又是他们成长中重要的关系,所以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很重要,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方法,学会高效沟通。本课程通过体验-总结-体验的模式让学生不断地学习沟通的要诀,体会沟通中双方角色要做的行为,从而迁移到生活当中的沟通行为,更好地扮演倾听者和表达者地角色,提升沟通效率。【活动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知道如何更高效的沟通理解倾听在沟通中的作用,学会倾听理解表达者的重要性,学会表达2.过程与方法通过“你说我画”,让学生分析讨论,初步了解高效沟通的方法;通过学生自我实践,“蒙眼作画”发现,总结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践练习如何高效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通过教师引导知识传授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沟通中注意表达准确的方法,真诚倾听的方法从而实现高效沟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内心理解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表达的重要性【活动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沟通的影响因素,并学会高效沟通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理解他人2.教学难点: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倾听【活动对象】高中生【活动准备】眼罩、简笔画、课件【活动过程】一、 团体导入导入: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父母之间,是我们很重要的关系。那,维持这些关系,靠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生:靠金钱、靠说话、靠帮助、、、师:其实我们维持关系主要靠的是沟通,主要是通过说和听。那生活中你觉得我们通过说和听,传递的信息准确率是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50%、80%、70%、、、师:同学们很自信啊,那请你记住你地估计,那我们来试一试。二、 团体发展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把它当成我们沟通地内容,我们会请一位志愿者(老师)来充当表达者,用语言来描述这幅图,同学们在没有可看到这幅图的情况下,仅仅通过ta地描述来画,看看最后的准确率是多少。要求:前面这位同学可以做语言描述,不能有任何动作提示。其他同学根据描述作画,中间可以提问,表达者也会给予回应。争取画得跟表述的一致。师:时间到,我们来看看原图是什么,对比一下,你画的是否一致呢 请思考:为什么画的不一致呢?(从表达者和倾听者的角度思考)学生:因为ta说得不够清楚;因为ta说得不够具体;因为ta说得太快了,没有跟得上;师:那从倾听着的角度呢,我们发现即使同一个表达者得描述下,各位同学画得也不尽相同。那是为什么呢?生:理解力不同;有些人态度不端正;、、、、教师补充:老师发现,当有疑问得时候,有些同学提问了,这样得到反馈后,信息就更准确了对吗。所以我们要双向沟通。(教师把同学们得思考板书在黑板上)师:经过我们的思考,我们认为双方能做到这些,沟通就可以比较顺畅,对吗?那我们再来实践一下。三、 团体转化师:接下来,我们在进行一轮,我说你画,两人一组。只是规则有些不同。两个人商量好角色:一个充当表达者:上来领一幅图,进行描述。另一个充当倾听者,戴上眼罩只根据对方的描述来作画。规则:1.表达者可以说任何话,但是不能动手。2.作画者可以问问题,表达者也应回应,但作画者直到作画结束才能摘眼罩。3.争取画得和描述的图一致。4.时间:8min。师:时间到,请同学们拿下眼罩,来对比一下自己的画是否一致呢?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轮沟通中,你们的感受。先请表达者说一说。生1:感觉很难说清楚,因为ta戴上眼罩呢、、、、、、师:那你们有没有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没有师:我们请倾听者说一说;生2:感觉蒙上眼睛,不知道落笔点在哪,画不好。师:那你有没有问你的搭档呢?请ta告诉你。生2:没有师:请你们组来说说沟通过程中的体会。生3:我还没说完呢,ta就开始画了,感觉ta太着急了。师:奥,那画的符合吗?那你接下来什么表现呢?生3:我就不想说了。师:这很像生活当中的情景啊,如果倾听者打断我们,就不想再说了。倾听者可以说说你的感受吗?生4:我确实比较急躁,应该多谢耐心的。教师把同学们的感想板书再黑板上师:经过这一轮的实践和思考,我们认为双方能做到这些,沟通就可以比较顺畅,对吗?那我们交换角色再来试一次。四、 团体工作阶段师:请同学们把眼罩交给对方,请这一轮的“表达者”们上台换一幅图来描述。规则还是不能动手,可以说任何话,争取画得与原图一致。时间10min。师:时间到,请同学们摘下眼罩。有没有哪一组认为画得比较像原图,可以拿上来。并分享你们的心得。生5:这一次,我反复问ta落笔点,也就是双向沟通。这次我蒙上眼,真的什么都看不到,有点理解ta刚才的情况了。生6:我这次是表达者,原来说清楚一件事,这么不容易。生7:我刚才有点不够耐心,这次我改进了。教师板书同学们的收获。五、 团体结束阶段师:通过今天的几次沟通,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沟通,想要达到完全相互理解是不容易的。那以后当我是表达者时候,是不是可以表达得具体些,说得清楚些,多一些耐心,处理好情绪,多一些宽容;当我是倾听者时,多一些专注,少一些评判,不去打断,多一些双向沟通;那我们的沟通是不是更和谐呢?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程就到这,也希望在未来生活中大家能践行今天的感想和收获。再见。【板书设计】表达者:详细,耐心,情绪、、、倾听者:专心,姿势、、、【教学反思】我说你画活动规则比较简单清晰,学生进行比较顺利,认真参与;也都会出现生活中沟通常见的问题,但是要把这些问题总结提炼出来,并吸收并不容易,所以在思考和分享环节,教师应多一些等待和引导,这样他们的收获和感悟才会更真切和深刻。在活动的前半部分氛围比较放松自在,而在后半部分的氛围应该是安全而认真的,这样学生才能认真体会和总结。所以教师注意课堂氛围的把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