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 防范火灾发生——消防安全技能培养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主题班会 防范火灾发生——消防安全技能培养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防范火灾发生——消防安全技能培养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源于中国安全教育标准教材10年级下学期《安全技能小百科》。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布鲁纳发现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思路重在两项内容上,突出了学习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尊重原有的教材基础上,拓展教学资源,从案例拓展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和实用化;突出了学习方法: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动手实践为主,体现本节课的实践思想,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最终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协作,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巧,发展多项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火灾是城市生活中常见灾害。消防安全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消防安全常识,但所知道的知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1、查找消防漏洞,消除火灾隐患;2、遭遇火情,迅速逃生;3、突发失火,安全扑灭。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1、了解火灾的危害;2、掌握基本的消防规则;
能力目标:1、学会逃生技能;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突发火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火灾的危害,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2、培养学生在困难中相互帮助的意识,培养团结的班集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逃生技能、2、预防对策;难点:掌握逃生技能。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灭火器
教学过程:
过程步骤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 朝阳区十八里店火灾视频展示; 2、朝阳区十八里店火灾数据展示讲授: 一、警示篇: 活动一: 总结校园和家庭火灾隐患(教师小结火灾原因)明确遇到火灾所做的三件事 活动二: 报警——请一位同学进行模拟 1、学生讨论:评价这位同学报警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2、教师小结:报警时要注意的事项 二、逃生篇: 活动三: 学生观看情景——《火灾来临时》 1.学生讨论:情景中不恰当的做法; 2.教师小结:发生火灾时,如何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 3.教师教授常用两种绳结的打法。 三、救火篇: 活动四: 1.教师讲解常用灭火方法 2.学生实操使用干粉灭火器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逃生技巧以及火灾预防对策,牢记安全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提高安全意识,构建平安幸福生活。针对本节课内容,通过多媒体方式,采取小组案例讨论、小品情境再现、消防器材实操等手段,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学会消防逃生技巧。 设疑: 1.常见的隐患有哪些? 2.遇到火灾怎么办?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在熟悉的校园和家庭环境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提高对火灾的认识,了解危害性,增强警惕性。 如果真正遇到火灾,对于平时没有报过火警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上述的各种问题。通过模拟报警,让其他学生找出其中不恰当的地方,最后教师再更正小结。这种情景模拟的形式更能强化学生的报警技能。 火灾发生时逃生技巧很重要,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逃生是否成功,往往学生过于紧张忽视了很多细节,通过情景分析,通过回顾演练,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逃生当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同时提高日后逃生的技能。 教师小结火灾预防的方法,学生实操灭火器,使学生敢用会用灭火器。 课后作业: 活动五:安全知识问答 5分钟 10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