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复习学案2022-2023学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考点梳理提升练习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意义)(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6.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7.怎样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方法)(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8.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6)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10.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1.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1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一丶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 中国梦向世界宣示了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实现中国梦(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②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要增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全面抵制外来思想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昂首阔步”的底气来自(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持与拥护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 )①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模式④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4. 某班级开展“中国梦·我描绘”活动,每位同学都绘制了一条“百年梦想”的年代谱,并标明关键的时间点及其对应的目标。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 1990年——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B.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203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 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5. 2022年17岁的小明和同学一起畅谈未来的梦想,同学们的美好愿景与新时代发展的节点相符的有( )①芳芳说:“暑假回家,领略家乡人民决胜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面貌”②潇潇说:“我23岁大学毕业后,积极投身于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小明说:“30岁的我们,就可以见证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东方”④小凯说:“30年后我们再相聚,举杯同庆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大中国,高歌赞颂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祖国”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 )①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完全同步③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 (跨学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集体至上、顾全大局的伟大团结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鼓舞中华儿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名句所蕴含的道理与这种精神不一致的是(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C.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D.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8. 2022年伊始,北京、浙江、黑龙江等地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大量的科研团队、医护人员、基层工作人员日夜奋斗在一线;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员等坚守岗位;亿万百姓坚守防疫规定,决不越界……聚起战“疫”必胜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 )A. 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B. 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C. 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D. 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9.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 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一个个砥砺前行的故事,让我们心怀敬意。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实现自我价值②文艺作品要讲好中国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③我们要学会将个人规划同新时代的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④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下面与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对应的观点或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②推进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③实施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④打好“蓝天保卫战”⑤亚投行成员总数扩至100个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④—⑤—②—③C. ①—②—④—⑤—③ D. ①—③—④—⑤—②11.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工作。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A. 脚踏实地,真干实干 B. 常立理想,志存高远C. 敢于质疑,开拓创新 D. 满怀激情,积极向上12. “航天梦”“强军梦”“体育强国梦”等都属于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坚定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C. 凝聚中国力量 D. 全面深化改革13.“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用诗句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梦想和期望。“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 )A.解决14亿多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B.保持物价稳定,保证人民生活稳定C.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14.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干兴邦,圆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③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方位不符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B.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中国梦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梦16.中国梦向世界宣示了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实现中国梦( )①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 ②就是要实现主导世界的大国梦 ③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④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中国精神就是(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要具有( )①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②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 ③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④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9.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这体现自信的中国人对( )A.国家有认同 B.文化有底气 C.发展有信心 D.创新有自信20.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启示我们要坚持(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二、非选择题(40分)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哪些重大意义?(6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十五年”总体设计是什么。(4分)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7分)材料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十条历史经验。其中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等,这揭示了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彰显了中国各族人民更加自信的根本所在。材料二:袁隆平先生的经典语录:“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传统文化不能丢掉的,很多问题可以从传统文化里寻找智慧和答案。”“我致力于实现我的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6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8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未来5到15年,中国怎样发展 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要回答的主要命题。(1)“十四五”时期位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走到哪儿了 下一个五年,乃至未来十五年,中国发展将何去何从 请根据下面时间轴所示将①②③处补充完整。(6分)(2)新发展理念:放眼“十四五”乃至更长发展阶段,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①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② 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分)(3)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少年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6分)-20 ABDBC CABDC ACCBC BADCC(1)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能够从三个角度阐述意义即可,每个角度2分)(2)第一个十五年: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十五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每个2分)(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分)。(2)①袁隆平先生相信我国有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告诉我们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②袁隆平先生认为从传统文化里能够找到智慧和答案,告诉我们自信的中国人要对文化有底气。③袁隆平先生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告诉我们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发展有信心。④袁隆平先生努力追梦,告诉我们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8分)(1)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分)(2)①创新、协调、绿色②创新(3)①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④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尊严,国家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⑤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国家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