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以及粗盐的初步提纯讲义(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溶液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以及粗盐的初步提纯讲义(无答案)

资源简介

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以及粗盐的初步提纯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100%
练习:
1.现有60℃的硝酸钾溶液500g,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则溶液中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硝酸钾的溶解度
2.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3.有一固体物质甲(不含结晶水)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
C.溶液Ⅰ和溶液Ⅱ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Ⅱ若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等于3g
4.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B.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d<c<a=b
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原理
①溶质质量分数= ×100%
②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五种玻璃仪器)
(3)实验步骤
①计算: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固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
②称量或量取:称量是指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量取是指量取液体物质的体积。
③溶解:把溶质和溶剂混合,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
④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练习: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_____:配制时所需NaCl质量为_____,所需水的质量_____相当于_____L
②_____(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_____NaCl固体,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_____m L水的体积,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中
③_____: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溶液,使NaCl溶解
④_____: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④②⑤ D.②①④③⑤
误差分析
1.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造成溶质的量变少了
①溶质本身不纯②溶质有撒落③物体与砝码放反④溶质没有完全溶解就装瓶存放了。
造成溶剂的量增多了
①仰视量取②烧杯内壁上有水③试剂瓶内壁上有水
溶质质量分数的偏大
(1)造成溶质溶解的量变多了
砝码生锈
(2)造成溶剂的量减少了
①俯视量取②溶解时有液体溅出
四、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例:用98%浓溶液配制500g9.8%的稀硫酸
1.实验原理
m(浓溶液)×a%(浓)= m(稀溶液)×b%(稀)
2.实验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保存
3.实验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练习:
1.(操作顺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①稀释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仪器)以下是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环节是( )
3.(操作方法)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贴上标签
4.(误差分析)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撒出部分溶液
5.(综合应用)下面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⑴写出图中你喜欢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
⑵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①ABCDE ② BDCEA ③DBCAE
⑶指出并纠正图中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
提优练习: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5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提示:图7中凹液面与“80”上方两格处相切)
(1)图5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按实验要求,图5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填名称)__________在实验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完成此实验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①溶解,②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
(3马同学按图6的操作称取氯化钠,细心同学发现他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g;
聪明同学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7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__________,图6的错误操作使配得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不变”、“偏大”或“偏小”)。
五、粗盐的初步提纯
(1)药品: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蒸馏水;
(2)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漏斗、铁架台 (带铁圈)、滤纸、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等。
(3)实验步骤:
①称量与溶解:玻璃棒搅拌,使粗盐充分溶解
②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③蒸发:将过滤后所得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蒸发操作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片上。
注意事项
① 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
② 加热时,应不断用玻璃杯搅拌溶液,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③ 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剩余水蒸干;
④ 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小心地放在石棉网上。
(5)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②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③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蒸发结束时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6)本实验提取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可能还含有MgCl2和CaCl2等杂质,因为这些物质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除去。
练习:
如果过滤后溶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
滤纸破损 B.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C.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
蒸发后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的原因有哪些?( )
A粗盐未完全溶解 B溶解时溶液溅出 C过滤时溶液溅出 D蒸发时溶液溅出
下图是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装置图,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
过滤时,待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
玻璃棒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