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鄞州期末)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外国同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编成了所谓的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化地剥夺榨取、管束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个“制度”的起点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23八上·鄞州期末)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颗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给拾走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一个”最有可能指的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3.(2023八上·鄞州期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
4.(2023八上·鄞州期末)“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
5.(2023八上·鄞州期末)“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6.(2023八上·鄞州期末)《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7.(2023八上·鄞州期末)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时,张之洞发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商利、饷力、兵权一朝夺尽,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仅割占数地而已”的感慨。该条约签订后出现的后果有(  )
①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9.(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做了如图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抗争与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2023八上·鄞州期末)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地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国际因素作用的结果 D.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11.(2023八上·鄞州期末)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属于该运动的口号有(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反对华北自治”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23八上·鄞州期末)史学家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反帝、爱国 D.民主、科学
13.(2023八上·鄞州期末)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 D.解放战争
14.(2023八上·鄞州期末)“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  )
A.进军井冈山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转战陕北
15.(2023八上·鄞州期末)如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6.(2023八上·鄞州期末)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17.(2023八上·鄞州期末)“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一二 九运动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一二 九运动
18.(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文献记载: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2023八上·鄞州期末)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
“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
A.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20.(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校举行了“铭记历史,传唱经典”的云端音乐会。以下歌曲描绘的场景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 《松花江上》
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
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解放区的天》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歌》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21.(2022·瓯海模拟)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治理,20多家校外培训或托管机构因虚假宣传被处以罚款。据此判断该违法行为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22.(2023八上·鄞州期末)犯罪是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
对于陈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A.旷课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偷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D.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3.(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告诉我们(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D.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24.(2023八上·鄞州期末)下列对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②违法犯罪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
③青少年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④一旦沾上不良习气,就无法改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2023八上·鄞州期末)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下列属于诉讼手段的是(  )
A.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B.市民王某向环境监察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C.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
D.某企业因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接受劳动部门调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2023八上·鄞州期末)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断探索救国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教训】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力量之新生】
材料二: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曙光之新现】
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请分别指出改良派和改革派进行的政治活动?材料一中作者认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五四运动的性质?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称五四运动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7.(2023八上·鄞州期末)“镰刀斧头”打造的坚强队伍,高擎永远飘扬的党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
【诞生革命舵手】
【出台正确决策】
材料二: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提议“上山”……“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
——《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材料三: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担当民族大义】
材料四:“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对于抗日是不利的。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
——毛泽东
【依靠人民力量】
材料五:某文件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翼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红色精神流传】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1)结合图一到图三信息,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胜利之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找出材料中对选择这条道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词语。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对该事件的智慧应对带来了哪些影响?
(4)材料四中“某文件”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以此为依据进行的土地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5)请说说你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继承发扬这一红色精神?
28.(2023八上·鄞州期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波澜壮阔的十四年抗战历史,当代青少年更应该奋发图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九一八”纪念日、“七七” 抗战纪念日等。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材料二:2003年12月13日,由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高3米、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向世界传达着热爱和平的心声。
材料三: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四: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材料五: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把“九一八”“七七”确定为抗日战争纪念日的原因?
(2)材料二中“和平大钟”的撞响,是在向世人警示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李宗仁所说的“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什么事?材料四描述的是抗战时期的哪一场战役?谈谈这两场战役的共同影响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认识。
29.(2023八上·鄞州期末)树立法治意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据分析】观察如图数据:
【案例分析】
阶段一:进入初中后,李某变得脾气暴躁,因经常打骂欺负A同学而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觉得自己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多次强行索要A同学财物。
阶段二:初中辍学后,李某更无规则意识,经常借他人财物不归还,租房子不交房租,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15日,后多次持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如图数据向我们传递出什么信息?
(2)作为A同学的朋友,你可以帮他出谋划策,摆脱困境吗?
(3)判断画线句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4)李某的人生经历给我们青少年怎样的警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化地剥夺榨取、管束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可知,这个“制度”的起点是《南京条约》。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南京条约》是这个“制度”的起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9世纪中期,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得到的好处都要多。据“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给拾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一个”最有可能指的是俄国。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俄国最有可能是“另一个”所指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历史事实是指不加任何解释,对以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定义或阐述;历史解释则是以历史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判断的能力。题干选项中选项ABC;选项D。选项D符合题意。
ACD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
B项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理性分析和评价,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4.【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他想要表达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ACD三项和题干诗句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题干诗句描写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据题干“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西学的传播,推动了后来维新变法的推动。
A项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错误,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等人的活动就开始传播西方思想,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不符合题意;
BD两项错误,洋务运动之后也反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维新派提出进行维新变法,不符合题意;
C项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7.【答案】D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了中国腹地;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项①②③④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出现的后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可知,辛亥革命由于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A项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题干的辛亥革命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吴淞之战,是指鸦片战争中的吴淞抗英战役;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海战;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天津保卫战,是以义和团为主体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从1900年6月15日开始到7月14日结束,历时1个月,主要战役有大沽之战、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紫竹林租界攻坚战和八里台保卫战,最后以义和团撤离天津,八国联军分区占领而结束;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以上战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我国的战役,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A项侵略与反抗是题干示意图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地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说明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华北自治”是1935年一二 九运动的口号,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B项①③④属于该运动的口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它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绝对肯定的偏向。
ABC三项和新文化运动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以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府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革命。
ACD三项和题干歌谣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北伐战争是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A项进军井冈山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名称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A项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二大,不符合题意;
B项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八七会议,不符合题意;
C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的是古田会议,不符合题意;
D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是遵义会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等相关史实。
16.【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A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题干观点的依据,符合题意;
B项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是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是在1944年,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不是题干观点的依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
17.【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是指抗战胜利,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50年前是1895年,14年前是1931年,因此中国五十年的大耻是指《马关条约》,东北十四年的大耻是指九一八事变。
AB两项南京解放是1949,打败国民党统治,是内部矛盾,与“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分别是 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 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D项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一二 九运动中的“一二 九运动”是在北京爆发的,不是“东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抗战胜利的掌握情况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抗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影响。
18.【答案】B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及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先解放徐州,又在河南东部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ACD三项与题干记载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淮海战役与题干记载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淮海战役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19.【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由题干关键信息“1949年4月23日”判断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的结束。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松花江上》创作于1931年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民族危亡的关头;《解放区的天》创作于1943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革命歌》创作于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故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③。
C项④①②③排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歌曲创作时间先后顺序,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1.【答案】A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被处以罚款,这是属于行政处罚,因此这种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判断行政违法行为,属于容易题
22.【答案】C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陈某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受到行使处罚,所以偷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因此,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 旷课属于违纪,是不良行为。
B错误, 辱骂同学是违纪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D错误, 持刀抢劫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3.【答案】D
【知识点】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 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告诉我们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错误,犯罪行为才要追究刑事责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4.【答案】C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青少年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正确。
②④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预防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5.【答案】C
【知识点】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民间俗称“打官司”。 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这属于通过诉讼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诉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6.【答案】(1)改良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改革派:辛亥革命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作用:先锋作用
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大会:中共一大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的“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可知,该政治运动是指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进而分析二者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先进生。
(2)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1)改良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改革派:辛亥革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作用:先锋作用 ;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大会: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知识。
27.【答案】(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成立提供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国情
(3)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土地法大纲》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据图一到图三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党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和
材料三中的“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材料中对选择这条道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词语是“国情”。
(3)根据材料四“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对于抗日是不利的。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联系所学,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根据材料五中的“某文件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联系所学,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5)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成立提供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国情。
(3)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土地法大纲》;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革命道路,西安事变,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革命道路,西安事变,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28.【答案】(1)九一八: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七七: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影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4)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争的开始。
(2)根据材料二中的“2003年12月13日”等信息,联系所学,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在此后的六周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3)根据材料三“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回忆录》”,联系所学,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根据材料四“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联系所学,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故答案为:(1)九一八: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影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4)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29.【答案】(1)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2)及时拨打110或报告老师、家长,寻求成年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李某巧妙周旋等(言之有理即可)
(3)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理由:李某持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李某行为触犯了刑法第234条,符合刑事违法性特征;
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符合应受刑罚处罚性特征。
(4)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
【知识点】犯罪的特征及危害;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未成年人犯罪平均年龄越来越低,这说明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的趋势。
(2)A同学的合法权益受取侵犯,面对违法犯罪,A同学可以从运用智慧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角度回答,具体可以从 及时拨打110虚张声势,依法求助,与李某巧妙周旋等 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分析材料可知,是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4)根据所学,启示可以从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杜绝不良行为, 依法自律, 防患于未然 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求助,犯罪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鄞州期末)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外国同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编成了所谓的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化地剥夺榨取、管束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个“制度”的起点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化地剥夺榨取、管束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可知,这个“制度”的起点是《南京条约》。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南京条约》是这个“制度”的起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023八上·鄞州期末)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颗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给拾走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一个”最有可能指的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D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9世纪中期,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得到的好处都要多。据“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给拾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一个”最有可能指的是俄国。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俄国最有可能是“另一个”所指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3.(2023八上·鄞州期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历史事实是指不加任何解释,对以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定义或阐述;历史解释则是以历史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判断的能力。题干选项中选项ABC;选项D。选项D符合题意。
ACD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
B项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理性分析和评价,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4.(2023八上·鄞州期末)“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他想要表达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23八上·鄞州期末)“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ACD三项和题干诗句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题干诗句描写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3八上·鄞州期末)《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据题干“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西学的传播,推动了后来维新变法的推动。
A项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错误,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等人的活动就开始传播西方思想,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不符合题意;
BD两项错误,洋务运动之后也反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维新派提出进行维新变法,不符合题意;
C项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7.(2023八上·鄞州期末)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时,张之洞发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商利、饷力、兵权一朝夺尽,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仅割占数地而已”的感慨。该条约签订后出现的后果有(  )
①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了中国腹地;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项①②③④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出现的后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
8.(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可知,辛亥革命由于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A项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题干的辛亥革命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做了如图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抗争与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吴淞之战,是指鸦片战争中的吴淞抗英战役;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海战;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天津保卫战,是以义和团为主体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从1900年6月15日开始到7月14日结束,历时1个月,主要战役有大沽之战、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紫竹林租界攻坚战和八里台保卫战,最后以义和团撤离天津,八国联军分区占领而结束;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以上战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我国的战役,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A项侵略与反抗是题干示意图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2023八上·鄞州期末)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地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国际因素作用的结果 D.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地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说明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2023八上·鄞州期末)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属于该运动的口号有(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反对华北自治”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华北自治”是1935年一二 九运动的口号,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B项①③④属于该运动的口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3八上·鄞州期末)史学家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反帝、爱国 D.民主、科学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它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绝对肯定的偏向。
ABC三项和新文化运动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3.(2023八上·鄞州期末)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 D.解放战争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以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府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革命。
ACD三项和题干歌谣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北伐战争是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14.(2023八上·鄞州期末)“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  )
A.进军井冈山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转战陕北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A项进军井冈山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2023八上·鄞州期末)如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名称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A项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二大,不符合题意;
B项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八七会议,不符合题意;
C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的是古田会议,不符合题意;
D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是遵义会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等相关史实。
16.(2023八上·鄞州期末)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A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题干观点的依据,符合题意;
B项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是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是在1944年,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不是题干观点的依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
17.(2023八上·鄞州期末)“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一二 九运动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一二 九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是指抗战胜利,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50年前是1895年,14年前是1931年,因此中国五十年的大耻是指《马关条约》,东北十四年的大耻是指九一八事变。
AB两项南京解放是1949,打败国民党统治,是内部矛盾,与“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分别是 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 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D项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一二 九运动中的“一二 九运动”是在北京爆发的,不是“东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抗战胜利的掌握情况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抗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影响。
18.(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文献记载: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及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先解放徐州,又在河南东部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ACD三项与题干记载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淮海战役与题干记载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淮海战役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19.(2023八上·鄞州期末)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
“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
A.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由题干关键信息“1949年4月23日”判断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的结束。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校举行了“铭记历史,传唱经典”的云端音乐会。以下歌曲描绘的场景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 《松花江上》
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
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解放区的天》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歌》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松花江上》创作于1931年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民族危亡的关头;《解放区的天》创作于1943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革命歌》创作于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故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③。
C项④①②③排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歌曲创作时间先后顺序,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1.(2022·瓯海模拟)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治理,20多家校外培训或托管机构因虚假宣传被处以罚款。据此判断该违法行为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答案】A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被处以罚款,这是属于行政处罚,因此这种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判断行政违法行为,属于容易题
22.(2023八上·鄞州期末)犯罪是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
对于陈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A.旷课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偷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D.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C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陈某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受到行使处罚,所以偷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因此,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 旷课属于违纪,是不良行为。
B错误, 辱骂同学是违纪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D错误, 持刀抢劫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3.(2023八上·鄞州期末)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告诉我们(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D.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答案】D
【知识点】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 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告诉我们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错误,犯罪行为才要追究刑事责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4.(2023八上·鄞州期末)下列对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②违法犯罪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
③青少年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④一旦沾上不良习气,就无法改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青少年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正确。
②④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预防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5.(2023八上·鄞州期末)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下列属于诉讼手段的是(  )
A.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B.市民王某向环境监察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C.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
D.某企业因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接受劳动部门调查
【答案】C
【知识点】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民间俗称“打官司”。 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这属于通过诉讼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诉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2023八上·鄞州期末)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断探索救国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教训】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力量之新生】
材料二: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曙光之新现】
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请分别指出改良派和改革派进行的政治活动?材料一中作者认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五四运动的性质?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称五四运动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1)改良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改革派:辛亥革命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作用:先锋作用
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大会:中共一大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的“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可知,该政治运动是指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进而分析二者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先进生。
(2)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1)改良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改革派:辛亥革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作用:先锋作用 ;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大会: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知识。
27.(2023八上·鄞州期末)“镰刀斧头”打造的坚强队伍,高擎永远飘扬的党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
【诞生革命舵手】
【出台正确决策】
材料二: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提议“上山”……“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
——《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材料三: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担当民族大义】
材料四:“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对于抗日是不利的。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
——毛泽东
【依靠人民力量】
材料五:某文件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翼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红色精神流传】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1)结合图一到图三信息,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胜利之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找出材料中对选择这条道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词语。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对该事件的智慧应对带来了哪些影响?
(4)材料四中“某文件”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以此为依据进行的土地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5)请说说你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继承发扬这一红色精神?
【答案】(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成立提供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国情
(3)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土地法大纲》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据图一到图三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党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和
材料三中的“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材料中对选择这条道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词语是“国情”。
(3)根据材料四“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对于抗日是不利的。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联系所学,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根据材料五中的“某文件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联系所学,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5)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成立提供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国情。
(3)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土地法大纲》;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革命道路,西安事变,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革命道路,西安事变,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28.(2023八上·鄞州期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波澜壮阔的十四年抗战历史,当代青少年更应该奋发图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九一八”纪念日、“七七” 抗战纪念日等。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材料二:2003年12月13日,由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高3米、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向世界传达着热爱和平的心声。
材料三: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四: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材料五: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把“九一八”“七七”确定为抗日战争纪念日的原因?
(2)材料二中“和平大钟”的撞响,是在向世人警示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李宗仁所说的“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什么事?材料四描述的是抗战时期的哪一场战役?谈谈这两场战役的共同影响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认识。
【答案】(1)九一八: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七七: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影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4)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争的开始。
(2)根据材料二中的“2003年12月13日”等信息,联系所学,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在此后的六周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3)根据材料三“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回忆录》”,联系所学,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根据材料四“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联系所学,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故答案为:(1)九一八: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影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4)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29.(2023八上·鄞州期末)树立法治意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据分析】观察如图数据:
【案例分析】
阶段一:进入初中后,李某变得脾气暴躁,因经常打骂欺负A同学而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觉得自己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多次强行索要A同学财物。
阶段二:初中辍学后,李某更无规则意识,经常借他人财物不归还,租房子不交房租,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15日,后多次持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如图数据向我们传递出什么信息?
(2)作为A同学的朋友,你可以帮他出谋划策,摆脱困境吗?
(3)判断画线句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4)李某的人生经历给我们青少年怎样的警示?
【答案】(1)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2)及时拨打110或报告老师、家长,寻求成年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李某巧妙周旋等(言之有理即可)
(3)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理由:李某持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李某行为触犯了刑法第234条,符合刑事违法性特征;
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符合应受刑罚处罚性特征。
(4)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
【知识点】犯罪的特征及危害;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未成年人犯罪平均年龄越来越低,这说明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的趋势。
(2)A同学的合法权益受取侵犯,面对违法犯罪,A同学可以从运用智慧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角度回答,具体可以从 及时拨打110虚张声势,依法求助,与李某巧妙周旋等 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分析材料可知,是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4)根据所学,启示可以从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杜绝不良行为, 依法自律, 防患于未然 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求助,犯罪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