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课题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课型 新授课 第4课时(总 课时)单元分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教材分析 知识与地位 :第二框“合理利用互联网”,在辩证分析互联网作用的基础上,除了引导学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之外,特别提出要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做新时代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地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教学重点: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考点分析: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充分享受网络的优势。学情 分析 学生对互联网有浅层次的运用,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深受网络不良信息、网络中的违法犯罪的困扰。因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迫在眉睫。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学会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3.掌握合理利用网络的六种方法教学重点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教学难点 传播网络正能量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 意图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单元知识树导入。 2、材料导入:看材料:奶奶和爸爸对待网络的不同看法 。 思考:(1)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的?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 3、呈现学习目标。 4、激励评价。 二、问题引领,新知探究 【自学指导一】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7-19页,做好勾画与批注,组内交流,记录疑难。完成下列问题:(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完成的最棒! 同学们加油!完成之后,小组代表抢答) (1)我们要提高______,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______ 、促进______ 、完善______ 。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____________信息,不应在_____面前停留,不应在________上浪费精力,更不可________,要学会_______。 (3)我们要学会辨析____________,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良信息。 (4)恪守______、遵守______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学法指导2:观看视频及图片,独立思考并完成问题。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1观看视频《提高全民媒介素养是当务之急》,思考并回答。 思考:视频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观看图片:有没有这种上网经历—“忘我”。因为上网而忘记:吃饭 写作业 运动 交流。思考并回答。 ①为什么你会如此忘我的上网? ②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怎么办? 拓展:观看网瘾的含义及表现,权威数据,思考并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思考:预防网瘾,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3、观看2017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和两组图片,思考并回答。 思考:面对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做? 4、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 评评理:有同学认为:网络是自由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底线:我们的底线是什么? 【自学指导二】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9-20页,做好勾画与批注,组内交流,记录疑难。完成下列问题:(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完成的最棒! 同学们加油!完成之后,小组代表抢答) (1)我们要充分利用___________为社会发展______。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__________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______、______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____________。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___________,不断提高网络______,共同培育______、______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____________,高扬主旋律。 学法指导2:观看视频及图片,独立思考并完成问题。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1、观看视频《“我向总理说句话”网友点赞政府聚民智》,思考并回答。 对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2、观看视频《为网络正能量点赞》,思考并回答。 思考:视频带给你什么启示? 拓展: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我们能做些什么? 三、案例分析 盘点提升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人物 内容 年轻时的爷爷上中学的孙子购物去商店逛淘宝、天猫等查阅资料去图书馆、书店浏览网页通方式写信、打电 话、发电报发电子邮件、聊 QQ、刷微信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四、达标检测 1.网络世界宛如戴着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见不着你,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 ①远离网络,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注意保护隐私,不轻易公开个人信息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网络 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利用网络的是( ) A. 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B. 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C. 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 D. 在网络上滥交朋友 3.网友“唐宋oO”在微博中发帖称 “大理惊现惊天爆炸 ”,并附了一段火灾视频。经云南大理警方核实,该言论是“造谣”,信息发布者卞某被行政拘留五日。这告诉我们( ) A. 不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B. 利用网络要遵守法律 C. 利用网络要遵守道德 D. 公民不能在微博上发帖 4.为了让自己的游戏人物变得“高大上”,14岁某少年打赏5名游戏主播,让他们为自己代玩手机游戏,花了母亲的积蓄三千多元。无独有偶,近日,上海13岁女孩以学习为由,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近万万元。对于打赏主播的现象,你最想对你的同学们说的是( ) A. 网络直播太可怕,应拒绝从众 B.打赏主播新趋势,要主动跟风C. 对待流行应理智,需合理有度 D.主播挣钱真容易,可弃学尝试 5.“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身边的哪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这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段子,调侃的正是当下流行的“朋友圈”代购现象。令人痛心的是,不少所谓“代购”只是“杀熟”(专骗熟人)的幌子。有关人士呼吁,莫让“朋友圈”变成“骗人圈”。上述现象启示我们( ) A. 交友需要擦亮眼,提高警惕定安全 B. 虚拟空间不可信,远离微信是根本 C. 运营商家勇担责,所有问题全买单 D. 法律法规要完善,净化网络新空间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2、单元回归,完成知识树。 3、评选优胜小组 六、布置作业 《课时练》,完成相应练习。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单元知识树二次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 限时完成,训练学生思维敏捷度,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当堂达标效果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知识巩固提高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