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一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导学案(新授课)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 姓名 _______ 使用时间 2023年 3 月 日 编号 7206
课 题 3.2青春有格 编制人 刘玉利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 知道“行已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2.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3.认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行己有耻”的要求; 难点: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导 学 展 示 模 块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旧知运用 1、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 2、青春的我们为什么需要自强?怎样做到自强? 3、青春飞翔的力量有哪些?
二、 微课自学 自学指导:请独立阅读P27——32页内容。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圈划,有疑难可在组内讨论。 1、“行己有耻”的含义?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3、如何增强自控力? 4、什么是“止于至善”? 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 6、榜样的作用?
三、 合作探究 P28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P30 探究与分享 思考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P31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四、 师生总结
训 练 展 示 模 块 (训练题目分两个模块,由易到难,达标任务建议课上完成,拓展任务可课下完成。)
一、达标任务
1 .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②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④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右图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有( ) 3.《南国早报》将一些新闻报道差错案例集中起来编辑出版了《我们错了》一书,将其作为编 辑记者学习的警示教材。关于此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知耻的表现B.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 C.白曝“家丑”有损形象,是不自尊的表现 D.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是知耻而后勇的表现 4 .针对图中的人物的行为,我们应 该告诉他 ①要树立底线意识,要学会依法办事和自律 ②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汲取榜样的力量,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④展风采,显个性,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1年12月25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举办2021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展现了新时代少年修身立德、勤学上进、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的优秀品格。“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小而不为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2年8月5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有151人(组)身边好人上榜。许多普通平凡的身边好人,以无言真情、无私奉献奏响了一曲曲“平民英雄”的时代赞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些“平民英雄”身上体现出的美好品德如同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的人生之路 ②展示这些“平民英雄”的事迹有利于形成向榜样学习的氛围,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③这些“平民英雄”有自己的 道德信条并恪守它 ④这些“平民英雄”天生具有为社会作贡献的本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代青年这样谆谆教海:“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止于至善”的过程中,要( )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头 ④守信用,任何情况下答应别人的事情都需要做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会在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这启示我们,“止于至善”要( ) A.学会自省 B.学会慎独 C.关爱他人 D.寻找榜样 9.读右图,“杂交水稻之父”袁降平院士的话告诫我们( ) ①做更好的自己,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②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③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 追求身体和精神健康 ④培养健全的人格会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因公交车急刹车,车上一名小学生手里的豆浆 打翻在车厢的地板 上,他立刻拿出纸巾,蹲下来一遍遍地擦拭,直到擦拭干净。这名小学生的行为体现了( ) A.“行己有耻”的心理品质 B."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 C.知错能改的思想意识 D.见贤思齐的行为习惯 11.小江非常讨厌一些同学故意远距离往室后排的垃圾桶拋物线式扔纸团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教室后排垃圾满地,他想到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感到很羞愧,决心改正不文明行为。由此可知,“行己有耻”的养成路径是( ) ①有知耻之心,为不良行为感到羞耻 ②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和弥补,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反思自己,以道德和法律作为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树立底线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2.以下是小李同学一天的经历,请选出你认可的做法( ) ①乘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身 边的老年人让座 ②为了在作文讲评中获得 老师的表扬,从某网站摘抄一篇不错的文章 ③上电梯时,没等里边的人出来,就挤进去了 ④帮助班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一起复习功课,一起 进步 ⑤外出就餐时,吃剩下的饭菜根据属性打包回家,践行“光盘行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二、挑战任务
请根据下列情境,写出你的正确做法,并结合“行己有耻”对个人的要求,指出这样做的理由。 情境一小光在做值日时,没有认真打扫卫生,被同学小河发现并报告了老师。小光很生气,便找到好朋友你,希望你和他一起去 教训小河。 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二正在家做作业的你,接到好友的 电话,好友邀请你一起上网玩游戏。说实话,你也确实特别喜欢玩游戏。 正确做法: 理由:
三、拓展任务
2022年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这些感动中国人物中有"明月共同途”,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自强敏天行”,身残志坚的脱贫攻坚奋斗者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秉心自超越”,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慷慨是英雄”,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中国保尔”朱彦夫;“冲天鹏翅阔”,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他们虽然生活轨迹各不相同,但都用善行义举温暖了人心,感动了社会。某校七年级(3)班拟举办一次班级活动来共同学习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们一起完成各项探究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 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小组要做一个人物分享,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举三点) 为了共同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优秀品质,请你从“止于至善”的角度为同学们制订一个行动指南,告诉大家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四、自我反思
1.你觉得这节课效率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这节课哪些知识点还需要注意?哪些做题方法还需要再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