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热点专题1 创新驱动发展 智慧点亮未来【常考知识】角度一:科技成就【热点速递】热点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热点二:2022年11月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开幕,主题为“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热点三: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热点四:十年来的创新成就:这十年,我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高铁、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中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热点五: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并“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并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介绍对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进行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热点六:2022年7月24日,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7月2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热点解读】1.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4)我国重视科技创新,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5)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坚持自主创新、万众一心、追求卓越。2.我国打造航天强国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3)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4)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5)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6)有利于加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7)有利于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3.我国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2)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5)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等。4.我国应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1)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尊重人才,重奖人才,优化人才奖励机制,发挥优秀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2)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3)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5.青少年能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做些什么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2)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合作意识。(3)从身边小事做起,多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学以致用、勇于实践。(4)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6)关注国家发展,就国家创新发展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力量。6.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能否表明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1)不能。(2)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角度二:科技创新人物【热点速递】热点一: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习近平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广泛宣传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热点二2022年11月15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海口召开。省委书记沈晓明指出,海南科技创新要遵循“三个逻辑”,坚持筑独特的巢、引最好的凤,用好独特的资源禀赋,搭建独特的科研平台,聚集一流的科技创新资源;坚持只做有用的创新、不为创新而创新,聚焦国家所需、海南所能、产业所趋、民生所盼四个主攻方向,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为主体,立足于现实发展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个最大优势和最重要特色,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创新体系,努力在国际科技创新战略全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热点三:2022年11月13日,“成都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成都七中初中部举行。据悉,大赛从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市23个区(市)县、市属学校、市青少年宫分别举办相关赛事和评选,共推选出3395项作品参加市级赛事。现场,公布并颁发了“优秀青少年科学影像奖”“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奖”“优秀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奖”“优秀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组织奖”“科协主席奖”和“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七大奖项。【热点解读】党和国家表彰、奖励科技工作者说明了什么?(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鼓励创新,重视人才培养。(2)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我国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2.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有哪些深远影响?(1)有利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3)有利于充分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4)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提升民族凝聚力。(5)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3.在你的心目中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和担当?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品德高尚、治学严谨;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等等。4.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大赛的原因何在?(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3)这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4)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开阔科学视野,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创新热情。(5)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夯实人才基础。5.为了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思想上: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行动上: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②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③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善于动手实践,积极参加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同步检测】单项选择题1.2022年6月5日,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赴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跨入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②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实干精神③科技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④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自信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从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到“天问一号”拓展我国星际探索新旅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系列航天成就表明( )①我国在一些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国整体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创新型国家目标已经实现③航天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④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点手机,就可“掌控”大棚温度和湿度;借助“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飞入乡村千家万户;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村进城……数字乡村正展现出澎湃动力。这说明( )①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村民生活更美好②互联网是人们学习和交往的主要方式③科技创新改变着村民的行为方式④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22年11月13日,“成都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成都七中初中部举行。本届大赛以“科技引领时代·青春铸就梦想”为主题,获奖作品生动形象的阐述了创新与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由此,可以看出( )①创新源于生活,创新改变生活②只有中学生才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③要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④创新既要有好奇心,又离不开实践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5.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时期,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经济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归根到底靠人才。作为青少年应该( )①培养敢于实践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②树立科学研究意识,培养创新性思维③不断激发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④加大对创新的投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A. 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6.【星辰大海筑梦航天】材料:航天梦,中国梦。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神舟飞天的进展情况,在心中种下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某班同学进行了时事播报。中国航天再传捷报2022年7月24日,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7月2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2023年2月8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航天员飞天背后,是万千航天人的托举,是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撑。(1)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2)“中国航天再传捷报”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写出一个即可)(3)阅读材料后,你有哪些感受与大家分享?【答案提示】单项选择题:BACCB二、材料分析题:6.(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3)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青少年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①要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③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④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⑤从现在做起,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勇于在实践中大胆探索;⑥肩负历史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①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④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是、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⑤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⑥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⑦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智慧点亮未来①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③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民族精神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利用网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