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2 坚持人民至上 共享发展成果—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专题2 坚持人民至上 共享发展成果—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专题2 坚持人民之上 共享发展成果
【常考知识】
角度一:乡村振兴
【热点速递】
热点一:2022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热点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热点三:“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青年农创客,我们将鼓足干劲,脚踏实地投身农业,发挥科技力量,团结更多优秀青年投身乡村创新创业。”2022年11月14日至15日,2022乡村人才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大会在浙江建德召开。浙江省着力构建乡村人才成长环境,积极探索乡村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建立浙江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以资源互动、人才流动、互学互比,点燃乡村“双创”热潮。
【热点解读】
1.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说明了什么
(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之根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2)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5)党和政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2.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
(1)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离不开农业发展。
(2)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4)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依然较大。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乡村振兴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多次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2)粮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3)受疫情和战争的影响,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各国纷纷宣布禁止粮食出口,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4.结合所学,说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什么要依靠科技和改革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绘制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国家应该如何做?
(1)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富裕乡村。
(2)加强人才、科技、资金等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建设文明乡村。
(4)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法治乡村。
(6)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乡村。
6.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做些什么?
(l)主动学习和宣传党的有关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支持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2)积极参加支援乡村建设的公益活动,勇担社会责任。
(3)积极就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4)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打下基础。
角度二:坚持人民之上
【热点速递】
热点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点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热点三: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热点解读】
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
2.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对我们党提出了哪些要求?
(1)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4)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5)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6)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
3.党和政府为什么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5)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这彰显了哪些道理?
(1)党和政府坚持生命至上、尊重生命、护佑生命。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
(3)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4)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5.近年来我国地震成高发态势,请你为大家介绍两条防震救灾小知识。
(1)如果来不及从建筑物中撤离,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有利于避震的地方进行紧急避险。
(2)如果在室外遇到地震,决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更不能在高楼下、桥下、狭窄的胡同里等地方停留。
(3)应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容易坍塌和坠落的物体,选择在开阔地带避险。
【同步检测】
单项选择题
1.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利于
①补齐民生短板,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③实现同步富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④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2.2022年,我国就业、物价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前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体现了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乡村振兴为中心工作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22年12月22日,第十九届农交会开幕。本届农交会以“畅通循环、对接产销、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是
①坚持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发乡村特色产业
③以农业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来到延安,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 这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民生、心系百姓
②满足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体现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昭示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日可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安阳考察时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这表明
①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③“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④我国重视农村发展,城市发展可以暂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二、材料分析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2年 12月 23 日至24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1)请你畅想未来建成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什么样子的
(2)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和政府应怎样做
【答案提示】
单项选择题:
ADABD
二、材料分析题:
6.(1)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①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富裕乡村。②加强人才、科技、资金等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③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建设文明乡村。④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法治乡村。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乡村。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领导
加强社会建设 共享发展成果
①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公平正义
①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⑥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共同富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