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一 探寻生产生活中的模型或原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教版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任务一(探寻生产生活中的模型或原型)。学生在完成方案构思和设计图样绘制的学习后,进入了模型或原型制作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首先从模型的概念入手,通过一些案例分析,使学生体会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然后归纳模型或原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利用3D软件对台灯模型进行设计和改进,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1. 技术意识:(1)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对模型和原型的概念学习,使学生能体会模型在产品设计过程的中的重要性,并能探寻生产生活中的模型;(2)能够利用3D软件制作台灯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功能和作用。2. 工程思维:(1)学生能够认识制作模型的重要性,明确模型制作过程不仅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过程,还是发展构思的创造性过程;(2)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模型来展示产品的设计方案,体现模型所具备的功能。3. 物化能力:(1)学生根据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开动脑筋,绘制台灯设计图;(2)学习模型的概念及功能,通过体会与思考,修改和完善课前制作的台灯3D模型,并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物化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模型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2. 难点:认识模型在设计中的作用,能够发现生产生活中的模型,并分析其功能和作用。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3D建模软件(3D One)、教学课件、相关图片和资料等。五、教学过程1. 课前通过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3D建模软件(3D One)。课中新课导入在上一章中,同学们学习了设计图样的绘制,设计了台灯的加工图纸,并渲染过台灯的模型。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了如何利用3D软件来实现基础模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吧。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台灯模型的主要作用。图1 台灯模型有的小组着重台灯的外观模型,有的小组着重台灯的结构模型,功能模型等,但也有小组非常自信,直接加工制作。设计意图:利用课前做的台灯模型,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模型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打好基础。模型或原型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需不需要模型的制作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模型或原型吧。图2 模型或原型举例这些模型或原型有哪些特性和作用?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原型可以是产品本身,如制作单件的相框,相框本身就是它的原型,也可以是在产品生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既然原型具有许多作用和优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直接制备原型的呢?设计意图:以身边一些熟悉的事物作为切入点,学生能很好地接受与理解。案例分析:“大东方号”事件“大东方号”集中了各种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动力设备,邀请了著名的造船专家,想制造一艘世界上最大、航速最快的远洋轮船,但最后失败了。分析导致“大东方号”失败的根本原因。评论:从“大东方号”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有时直接制作原型是不行的,模型是很好的替代品。设计意图: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型制作结合模型的知识,行动起来,分组探寻生产生活中的常见模型,并讨论这些模型的功能与作用?马上行动:每个小组至少举出一例模型,并简单分析该模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表1模型的功能和作用模型名称 功能和作用手机模型 展示手机的整体外观桥梁模型 展示桥梁的结构和轮廓机场模型 展示机场运作中各个部门的主要功能对每个小组的模型进行点评,并总结出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明确模型制作过程不仅是设计思想体现的过程,还是发展构思的创造性过程。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通过模型来呈现产品的设计方案。设计意图:利用实例加深学生对模型和模型制作的认识。模型的功能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来研究原型,简单、便捷。案例分析:“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以“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为例来讨论。图3 “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小结: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在技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模型的功能:①模型使设计对象具体化。②模型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改进台灯模型参照本课所学模型的概念和功能,改进课前制作的3D台灯模型。主要完成以下几点:①小组总结课前制作的台灯3D模型的优缺点。②结合模型的学习和理解,对台灯模型进行改进。③展示各小组的台灯模型,分析模型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思考作品中的优缺点(外观和颜色是否协调,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基本功能等)。操作实践:用3D One软件对模型进行改进(外观、轮廓和结构等)。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物化能力,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本课小结(1)点评学生作品。(2)回顾本课知识。4. 课后——完善、分享写一篇3D模型制作过程的报告表,并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作品。表2 报告表班 级 组 别 时 间 组 长分组依据成 员 活动内容 负责项目 表现记录 小组评分作品评价: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哪一个?有什么特点?还有需要再改进的地方吗?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为主线,选择一些有趣的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结合3D软件来进行台灯模型的实际操作,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另外,从上课的效果来看,也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七、教学反思1.3D软件制作模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学生们的基础又各不相同,所以做出来的模型效果也不一样。2.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为主,不要过多的评价作品本身。3.动手环节的时间不好掌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