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离子共存-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热点难点突破专题】(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10离子共存-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热点难点突破专题】(通用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10 离子共存
1.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的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 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若离子之间能 发生化学反应 ,则一般不能大量共存。
2.分析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必备知识
(1)中学常见的六种有颜色的离子
MnO (紫红色)、 Cu2+ (蓝色)、 Fe3+ (棕黄色)、 Fe2+ (浅绿色)、 Cr2O (橙色)、 CrO (黄色)
(2)常见的表示溶液呈酸性的表述
①pH=1的溶液(常温下);
②使pH试纸变 红 的溶液;
③使甲基橙呈 红色 的溶液;
④与镁粉反应放出 H2 的溶液;
⑤c(OH-)=1×10-14 mol/L的溶液(常温下)。
(3)常见的表示溶液呈碱性的表述
①pH=14的溶液(常温下);
②使pH试纸变 蓝 的溶液;
③使酚酞试液变 红 的溶液;
④c(H+)=1×10-14 mol/L的溶液(常温下)。
(4)常见的表示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的表述
①与铝粉反应放出 H2 的溶液;
②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 mol/L的溶液(常温下);
③与NH4HCO3反应能产生气体的溶液。
3.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个要点”
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个要点”,关键是看“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1)一色——溶液颜色,无色溶液中不存在 有色 离子。
(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
①在强酸性溶液中, OH- 及弱酸根离子(如CO、SO、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②在强碱性溶液中, H+ 及弱碱阳离子(如NH、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③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O、HSO、HS-等)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
①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CO+H2O=== Al(OH)3↓+CO 。
②“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等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发生 氧化还原 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4)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四种反应类型: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H+与 SiO ; OH- 与Mg2+、Al3+、Cu2+、Fe2+、Fe3+等;Ag+与 Cl- 、Br-、I-等; SO(或CO) 与Ba2+、Ca2+、Ag+等。
离子间因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 H+ 与OH-、CH3COO-、F-、ClO-等。
离子间因发生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 H+ 与CO、HCO、SO等;加热条件下,OH-与 NH 。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在酸性条件下,MnO或 NO 与Fe2+、I-等。
③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有:
Al3+ 或Fe3+与AlO、HCO等。
④发生络合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指Fe3+与 SCN- ,该反应通常还可以作为检验Fe3+的实验依据。
1.常见的易混易错不能共存的离子组
(1)OH-与NH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反应生成 NH3·H2O ;OH-与Fe2+、Fe3+、Cu2+、Zn2+、Cr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反应生成 沉淀 ;OH-与HCO、HS-、HSO、HPO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分别生成 CO、S2-、SO、PO 和H2O。
(2)H+不能与CO(HCO)、S2-(HS-)、SO(HSO)、ClO-、F-、CH3COO-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弱电解质或弱离子 ;H+与SiO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H2SiO3 沉淀;H+与AlO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Al(OH)3或Al3+ 。
(3)CO不能和Ba2+、Ca2+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沉淀 ;CO与Fe3+、Al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 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 。
(4)SO与Ba2+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因为生成 BaSO3 沉淀;SO与Al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 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 ;SO与MnO(H+)、NO(H+)、Fe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 SO被氧化 。
2.审离子共存题目中的5大易忽视点
(1)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应考虑OH-的存在。
(3)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4)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如NaCl溶液、KOH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是有色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
(5)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小于1×10-7 mol·L-1时,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大于1×10-7 mol·L-1 时,溶液可能为弱酸盐溶液或弱碱盐溶液。
一、离子共存的判断
(1)看条件——题给条件
一看题干要求,需辨别的离子组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可能”还是“一定”。
二看附加条件,如:①溶液的颜色,若为无色溶液,则 MnO、Fe3+、Cu2+、Fe2+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溶液的酸、碱性;③特定离子或分子的存在等。
(2)看反应——所给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离子大量共存的分析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或“不能大量共存”等。
(2)理解两大条件。若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时,“可能大量共存”的含义是在两种条件下只要有一种能大量共存即符合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的含义是两种条件下离子均能大量共存才符合题目要求。
(3)警惕几种隐含情况。①含有大量Fe3+的溶液,隐含是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②含有大量N的溶液,隐含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③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④含大量S2-、S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
(4)分析离子间发生的反应。结合题给条件和离子种类分析所给离子之间能否发生以下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的反应)等。
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
1.复分解反应型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阳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
Ba2+、Ca2+、Pb2+ CO、SO、SO、SiO、PO
Fe3+、Cu2+、Fe2+ OH-、S2-、CO、HCO、SiO、AlO
Al3+、Zn2+ OH-、CO、HCO、SiO、AlO
(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
H+与OH-、CH3COO-、CO、S2-、SO、PO、CN-、SiO、S2O、AlO、HCO、HS-、HSO、HPO、H2PO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OH-与H+、Mg2+、Cu2+、Fe2+、Fe3+、Zn2+、NH、Al3+、HCO、HS-、HSO、HPO、H2PO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离子,一般为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2.氧化还原型
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氧化性离子 还原性离子
ClO-、MnO(H+)、NO(H+)、Fe3+、Cr2O、FeO Fe2+(可与Fe3+共存)、S2-、I-、SO、HS-、HSO
3.水解相互促进型
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OH-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H+反应生成水,从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互相促进而向水解方向移动,甚至完全反应。常见的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如下:
(1)Al3+与CO、HCO、S2-、HS-、AlO、SiO;
(2)Fe3+与CO、HCO、AlO、SiO。
4.络合反应型
离子间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反应有
(1)Fe3+与SCN-因生成Fe(SCN)3而不能大量共存。
(2)Ag+与NH3·H2O因生成[Ag(NH3)2]+而不能大量共存。
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的溶液:NH、、、
B.含有的溶液:、NO、、
C.澄清透明溶液中:、SO、、
D.含有的溶液:、SO、、
【答案】C
【解析】
A.与发生络合反应,、与会生成弱电解质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题意;
B.与发生 相互促进的完全水解而无法共存,B不符题意;
C.澄清透明溶液中各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具有强氧化性,会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H+也会与、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无法共存,D不符题意;
答案选C。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12的溶液中:NH、Na+、NO、SO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K+、Cl-、I-
C.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SO
D.能与金属铝产生氢气的的溶液中:Na+、Al3+、Cl-、NO
【答案】A
【解析】
A.=10-12的溶液呈酸性,NH、Na+、NO、SO之间不反应,都不与H+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Fe3+,Fe3+、I-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2Fe3++2I-=2Fe2++I2,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的与Fe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即Fe3++3=Fe(OH)3↓+3CO2↑,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反应不会生成氢气,在碱性环境中Al3+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3.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Al3+、Cl-、S2-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Al3++ 3S2-= Al2S3↓
B H+、K+、S2O、SO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H+ + S2O=S↓+SO2↑+H2O
C Na+、Fe3+、SO、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D NH、Na+、Cl-、Si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溶液中铝离子与硫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 3S2—+6H2O = Al(OH)3↓+3H2S↑,故A错误;
B.溶液中氢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沉淀、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 S2O=S↓+SO2↑+H2O,故B正确;
C.溶液中过氧化氢能在铁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溶液中铵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和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
B.澄清透明的溶液:
C.0.1 mol/L NaHCO3溶液:
D.0.1 mol/L的KNO3溶液:
【答案】B
【解析】
A.pH=1的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H+,H+与会发生反应产生H2O、S、S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在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大量,与会发生反应产生Al(OH)3沉淀和,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在0.1 mol/L的KNO3溶液中含有大量,与H+、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Cl-、CH3COO-、Fe2+
B.水电离的OH-浓度为10-12mol/L的溶液中:Mg2+、NH、AlO、SO
C.无色溶液中:Al3+、NO、Cl-、SO
D.c(K2C2O4)=0.5mol/L溶液中:Na+、H+、MnO、Cl-
【答案】C
【解析】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H++CH3COO-=CH3COOH,A不合题意;
B.水电离的OH-浓度为10-12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H+,则不可能含有大量的AlO、SO,也可能含有大量的OH-,则不可能含有大量的 Mg2+、NH,且Mg2+与AlO本身由于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B不合题意;
C.无色溶液中能够含有大量的Al3+、NO、Cl-、SO,C符合题意;
D.c(K2C2O4)=0.5mol/L溶液中:、H+、MnO三者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并忽略水解)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 L-1,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是
A.Fe2+、Na+、NO、Cl- B.Mg2+、NH、SO、NO
C.H+、K+、Cl-、CH3COO- D.K+、Mg2+、CO、OH-
【答案】B
【解析】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 L-1,不遵循电荷守恒,故A不选;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 L-1,遵循电荷守恒,故B选;
C.H+、CH3COO-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Mg2+分别与CO、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c(Cu2+)= 1 mol·L-1的透明溶液中,Fe2+、Al3+、Cl-、SO可能大量共存
B.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 Cl2+ H2O=2H++Cl- +C1O-
C.0.5 mol NO2 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可得到0.5 mol·L-1的硝酸溶液
D.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不能做喷泉实验
【答案】A
【解析】
A.Cu2+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Cl2与H2O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应该使用“”表示,且HClO是弱酸,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应该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B错误;
C.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根据方程式可知0.5 mol NO2完全发生上述反应后产生HNO3的物质的量是n(HNO3)=n(NO2)=×0.5 mol=mol,由于溶液体积是1 L,故所得硝酸浓度为c(HNO3)=,C错误;
D.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若将水换成NaOH浓溶液,二者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导致容器中气体压强减小,与外界形成足够压强差也可以形成喷泉,故Cl2也能做喷泉实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的FeSO4溶液:Na+、K+、Cl—、Br—
B.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Ca2+、HCO、CO
C.加入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H、Fe3+、ClO—、SO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K+、Mg2+、I—、C6H5O—
【答案】A
【解析】
A.Na+、K+、Cl—、Br—四种离子在硫酸亚铁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钙离子与碳酸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加入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酸溶液中,苯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碱溶液中,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稀H2SO4溶液:Fe3+、NH、Cl-、NO
B.0.1mol L-1KHCO3溶液:Na+、SO、AlO、Cl-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Fe2+、Na+、SO、NO
D.在新制饱和氯水中:NH、Na+、SO、SO
【答案】A
【解析】
A.在酸性溶液中,四种离子能够共存;
B.碳酸氢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铝沉淀,故不能共存;
C.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条件下,H+、Fe2+、 NO不能共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
D.氯气和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答案选A。
10.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的BaCl2溶液中:Na+、K+、CH3COO—、NO
B.0.1mol/L的HCl溶液中:Na+、K+、S2O、SO
C.0.1mol/L的Na2S溶液中:Cu2+、K+、SO、Cl—
D.0.1mol/L的FeCl3溶液中:Mg2+、H+、I—、NO
【答案】A
【解析】
A.Na+、K+、CH3COO—、NO四种离子在0.1mol/L的氯化钡溶液中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沉淀、二氧化硫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0.1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1.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已知H2SiO3是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硅酸钙、硅酸钡是沉淀,硅酸银不存在)
阳离子 K+ Ag+ Ca2+ Ba2+
阴离子 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672 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Ⅲ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Ca2+、Ba2+、SO
B.不能确定NO是否存在
C.步骤II所得固体是SiO2
D.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最小浓度是1.3 mol·L-1
【答案】D
【分析】
由题意“溶液为澄清溶液”可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由实验Ⅰ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其浓度为,则一定没有Ag+、Ca2+、Ba2+;由生成白色沉淀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SiO,发生反应SiO+2H+=H2SiO3↓,硅酸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固体质量为2.4g为二氧化硅的质量,根据硅原子守恒,SiO的浓度为:;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O,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K+,2c(CO)+2c(SiO)=2×0.30mol/L+2×0.4mol/L=1.4mol/L,其浓度至少为1.4mol/L,不能确定NO是否存在。
【解析】
A.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Ca2+、Ba2+、SO,正确;
B.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不能确定NO是否存在,正确;
C.步骤II硅酸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所得固体是SiO2,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K+,2c(CO)+2c(SiO)=2×0.30mol/L+2×0.4mol/L=1.4mol/L,其浓度至少为1.4mol/L,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最小浓度是1.4 mol·L-1,错误;
故选D。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
B.的水溶液中:
C.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Fe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c(H+)/c(OH-)=1012溶液呈酸性,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B正确;
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碱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
D.Al3+与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选B。
3.X溶液中含有下表所示离子中的5种,且其离子个数相等。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已知对应还原产物为NO)
阳离子 Na+、Fe3+、Ba2+、Fe2+、Mg2+、Al3+
阴离子 OH-、、、、、Cl-
A.X溶液中含有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C.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和
D.生成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4H+=3Fe3++NO↑+2H2O
【答案】A
【分析】
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X溶液中不含有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由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可知,一定含有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一氧化氮和水;由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后阴离子种类不变可知,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由X溶液中5种离子个数相等,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镁离子,不含有钡离子、钠离子、铁离子、铝离子,则X溶液中的5种离子为亚铁离子、镁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解析】
A.由分析可知,X溶液中含有2种阳离子、3种阴离子,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X溶液中不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生成气体的反应为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4H+=3Fe3++NO↑+2H2O,故D正确;
故选A。
4.某100mL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存在和
B.原溶液中
C.原溶液一定不存在,一定存在
D.原溶液中
【答案】D
【分析】
无色溶液,一定不含;加BaCl2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盐酸部分溶解,则一定有、,沉淀2为BaSO4,所取溶液中n()=n(BaSO4)==0.01mol,沉淀1为BaSO4和BaCO3,所取溶液中n()=n(BaCO3)==0.02mol;加BaCl2后的滤液加NaOH、加热产生气体,则一定含,产生的气体为氨气,n()=n()=0.1mol;此时溶液中负电荷总物质的量=2×n()+2×n()=0.06mol,正电荷总物质的量=1×n()=0.1mol,则必有Cl-,至少有0.04mol,可能还有Na+;综上所述,一定含有、、、Cl-,一定不含有,可能还有Na+。
【解析】
A.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存在和,A正确;
B.由分析可知n()=0.02mol,c()=0.02mol÷100mL=0.2mol/L,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不存在,一定存在,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若溶液中不存在Na+,则n(Cl-)=0.04mol,若溶液中存在Na+,则n(Cl-) >0.04mol,故n(Cl-)≥0.04mol,c(Cl-)≥=0.4mol/L,D错误;
选D。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溶液:、SO、、AlO
B.的溶液:、、、SO
C.能溶解的溶液:、、HCO、SO
D.的溶液中:、、SO、
【答案】B
【解析】
A.AlO会与HCO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SO,两两之间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项正确;
C.能溶解的溶液可能为强酸或者强碱,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HCO,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HCO,C项错误;
D.会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B。
6.X溶液中含有下表所示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离子浓度均为(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阳离子 、、、、、
阴离子 、、、、、
A.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和
B.X溶液中含有3种阴离子、2种阳离子
C.生成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D.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答案】D
【分析】
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向 X 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产生气体不可能是离子或离子;根据表中的离子,可以推知是Fe2+、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的一氧化氮,有Fe2+无,加入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所以原来溶液中含有,若只含有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二者的浓度为0.1mol/L,根据电荷守恒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含有阴离子,由于总共含有5种离子,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还含有一种带有两个正电荷的,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离子为、、、Fe2+、;据此解答。
【解析】
A.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和,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离子为、、、Fe2+、,X溶液中含有3种阴离子、2种阳离子,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Fe2+、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的一氧化氮,其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离子为、、、Fe2+、,肯定没有、,故D错误;
答案为D。
7.向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在对应的溶液中,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M点对应的溶液中:、、、
B.N点对应的溶液中:、、、
C.S点对应的溶液中:、、、
D.R点对应的溶液中:、、、
【答案】D
【分析】
向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O~N发生的反应为:HCl+NaOH=NaCl+H2O,故M点HCl过量,溶液显酸性,N点为AlCl3和NaCl的混合溶液,N到最高点发生的反应为:AlCl3+3NaOH=Al(OH)3↓+3NaCl,故S点为AlCl3和NaCl的混合溶液,最高点到最低点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故S点为NaCl和NaAlO2溶液,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
A.M点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N点HCl与NaOH恰好反应,溶液中含AlCl3,Al3+、因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S点AlCl3没有完全反应,Al3+、因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R点生成偏铝酸钠,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正确;
故答案为:D。
8.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Cl-
C.0.1mol·L-1的FeCl2溶液中:H+、Al3+、、ClO-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Mg2+、、、
【答案】B
【解析】
A.Cu2+为蓝色,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含有OH-,其与K+、Na+、、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项正确;
C.H+和ClO-生成强氧化性弱酸次氯酸,不能大量共存,且会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不论何种情况,均会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B。
9.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 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NH、Na+、Fe3+、AlO 少量铜粉 2Fe3++Cu=2Fe2++Cu2+
B NH、Fe3+、Br-、SO 过量NaOH Fe3++3OH-=Fe(OH)3↓
C K+、Na+、ClO-、SO 足量SO2 SO2+H2O+2ClO-=SO+2HClO
D K+、Na+、SO、AlO 少量AlCl3 Al3++3AlO+6H2O=4Al(OH)3↓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Fe3+与AlO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H、Fe3+、Br-、SO之间互不反应能够共存,加入过量NaOH发生反应:Fe3++3OH-=Fe(OH)3↓和NH+OH-=NH3·H2O,故B错误;
C.K+、Na+、ClO-、SO之间互不反应能够共存,SO2过量,次氯酸根离子能够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O +H2O=SO+Cl +2H+,故C错误;
D.K+、Na+、SO、AlO之间互不反应能够共存,少量AlCl3与AlO反应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6H2O=4Al(OH)3↓,故D正确;
答案选D。
10.某工业废水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忽略水的电离)。
阳离子 K+ Ag+ Mg2+ Cu2+ NH
阴离子 Cl– CO HCO SO OH–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该无色溶液5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有紫色火焰。
Ⅲ.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无气体生成。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Mg(OH)2↓+2NH
B.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g++Cl–=AgCl↓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K+、Mg2+和SO、可能存在Cl–
D.若向原溶液加入等体积0.1mol/L的Ba(OH)2溶液,则可以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
【答案】C
【分析】
由I可知为无色溶液,故无Cu2+,加入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说明NH是新的离子种类,故原溶液中无NH,有沉淀生成,说明可能有Mg2+、Ag+,则原溶液中定无CO、OH–(因为它们均与Mg2+、Ag+'有沉淀产生),由Ⅱ可知,加过量HCl,无气体生成说明无CO、HCO,还是溶液,故无Ag+,则由I可知,定有Mg2+,由IV可知,向Ⅲ中所得溶液加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III为过量HCl),说明可能存在Cl–,一定存在SO,生成Ag2SO4沉淀,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存在K+、Mg2+、SO、Cl–,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
A.由于仅有Mg2+,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Mg(OH)2↓+2NH,A正确;
B.IV中有Cl–存在, 因为Ⅲ中加入过量HCl,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g++Cl–=AgCl↓,B正确;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K+、Mg2+、SO、Cl–,C错误;
D.原溶液中存在K+、Mg2+、SO、Cl–,加入Ba(OH)2,将Mg2+、SO全部沉淀,则可以得到只含KCl溶质的溶液,D正确;
答案选C。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l 、Na+、H2PO、PO、SO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Na+、AlO、NO、S2 、SO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 12mol·L 1的溶液中:Cl 、HCO、NO、NH、S2O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Cl 、K+、SO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MnO、NO、Na+、SO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I 、Cl 、S2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与离子之间能够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的溶液碱性溶液,溶液中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②符合题意;
③室温下水电离的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加入Mg能放出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④符合题意;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⑤符合题意;
⑥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等还原性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能共存的是②④⑤,故答案为C。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
②pH=11的溶液中:、Na+、、;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4 mol·L-1 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含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I-
A.①②④ B.③⑥ C.② D.⑤⑥
【答案】C
【分析】
不熟悉给定物质的性质,忽视题目给定的限制条件会错解。如③中,能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又如④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10 4 mol·L 1>10 7 mol·L 1,说明该溶液应该是促进水电离的强碱弱酸盐溶液,若忽视这一限制条件,将会出错,一些同学只片面根据题设条件认为在碱性溶液中Na+、Ba2+、Cl 、Br 能大量共存。
【解析】
①中有颜色;②碱性环境中、Na+、、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③中溶液为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共存;④由水电离出的c(OH )=10 4 mol·L 1的溶液应该是强碱弱酸盐溶液,题目给定的Na+、Ba2+、Cl 、Br 不一定能共存;⑤中Fe3+能与SCN 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⑥酸性溶液中能氧化Fe2+、I 而不能大量共存;②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答案选C。
一轮再回顾
易错点精析
二轮热点难点突破
针对训练
突破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10 离子共存
1.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的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 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若离子之间能 发生化学反应 ,则一般不能大量共存。
2.分析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必备知识
(1)中学常见的六种有颜色的离子
MnO (紫红色)、 Cu2+ (蓝色)、 Fe3+ (棕黄色)、 Fe2+ (浅绿色)、 Cr2O (橙色)、 CrO (黄色)
(2)常见的表示溶液呈酸性的表述
①pH=1的溶液(常温下);
②使pH试纸变 红 的溶液;
③使甲基橙呈 红色 的溶液;
④与镁粉反应放出 H2 的溶液;
⑤c(OH-)=1×10-14 mol/L的溶液(常温下)。
(3)常见的表示溶液呈碱性的表述
①pH=14的溶液(常温下);
②使pH试纸变 蓝 的溶液;
③使酚酞试液变 红 的溶液;
④c(H+)=1×10-14 mol/L的溶液(常温下)。
(4)常见的表示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的表述
①与铝粉反应放出 H2 的溶液;
②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 mol/L的溶液(常温下);
③与NH4HCO3反应能产生气体的溶液。
3.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个要点”
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个要点”,关键是看“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1)一色——溶液颜色,无色溶液中不存在 有色 离子。
(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
①在强酸性溶液中, OH- 及弱酸根离子(如CO、SO、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②在强碱性溶液中, H+ 及弱碱阳离子(如NH、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③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O、HSO、HS-等)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
①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CO+H2O=== Al(OH)3↓+CO 。
②“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等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发生 氧化还原 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4)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四种反应类型: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H+与 SiO ; OH- 与Mg2+、Al3+、Cu2+、Fe2+、Fe3+等;Ag+与 Cl- 、Br-、I-等; SO(或CO) 与Ba2+、Ca2+、Ag+等。
离子间因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 H+ 与OH-、CH3COO-、F-、ClO-等。
离子间因发生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 H+ 与CO、HCO、SO等;加热条件下,OH-与 NH 。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组有:在酸性条件下,MnO或 NO 与Fe2+、I-等。
③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有:
Al3+ 或Fe3+与AlO、HCO等。
④发生络合反应
离子间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指Fe3+与 SCN- ,该反应通常还可以作为检验Fe3+的实验依据。
1.常见的易混易错不能共存的离子组
(1)OH-与NH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反应生成 NH3·H2O ;OH-与Fe2+、Fe3+、Cu2+、Zn2+、Cr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反应生成 沉淀 ;OH-与HCO、HS-、HSO、HPO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分别生成 CO、S2-、SO、PO 和H2O。
(2)H+不能与CO(HCO)、S2-(HS-)、SO(HSO)、ClO-、F-、CH3COO-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弱电解质或弱离子 ;H+与SiO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H2SiO3 沉淀;H+与AlO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Al(OH)3或Al3+ 。
(3)CO不能和Ba2+、Ca2+大量共存是因为生成 沉淀 ;CO与Fe3+、Al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 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 。
(4)SO与Ba2+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因为生成 BaSO3 沉淀;SO与Al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 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 ;SO与MnO(H+)、NO(H+)、Fe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 SO被氧化 。
2.审离子共存题目中的5大易忽视点
(1)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应考虑OH-的存在。
(3)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4)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如NaCl溶液、KOH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是有色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
(5)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小于1×10-7 mol·L-1时,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大于1×10-7 mol·L-1 时,溶液可能为弱酸盐溶液或弱碱盐溶液。
一、离子共存的判断
(1)看条件——题给条件
一看题干要求,需辨别的离子组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可能”还是“一定”。
二看附加条件,如:①溶液的颜色,若为无色溶液,则 MnO、Fe3+、Cu2+、Fe2+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溶液的酸、碱性;③特定离子或分子的存在等。
(2)看反应——所给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离子大量共存的分析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或“不能大量共存”等。
(2)理解两大条件。若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时,“可能大量共存”的含义是在两种条件下只要有一种能大量共存即符合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的含义是两种条件下离子均能大量共存才符合题目要求。
(3)警惕几种隐含情况。①含有大量Fe3+的溶液,隐含是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②含有大量N的溶液,隐含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③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④含大量S2-、S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
(4)分析离子间发生的反应。结合题给条件和离子种类分析所给离子之间能否发生以下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的反应)等。
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
1.复分解反应型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阳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
Ba2+、Ca2+、Pb2+ CO、SO、SO、SiO、PO
Fe3+、Cu2+、Fe2+ OH-、S2-、CO、HCO、SiO、AlO
Al3+、Zn2+ OH-、CO、HCO、SiO、AlO
(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
H+与OH-、CH3COO-、CO、S2-、SO、PO、CN-、SiO、S2O、AlO、HCO、HS-、HSO、HPO、H2PO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OH-与H+、Mg2+、Cu2+、Fe2+、Fe3+、Zn2+、NH、Al3+、HCO、HS-、HSO、HPO、H2PO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离子,一般为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2.氧化还原型
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氧化性离子 还原性离子
ClO-、MnO(H+)、NO(H+)、Fe3+、Cr2O、FeO Fe2+(可与Fe3+共存)、S2-、I-、SO、HS-、HSO
3.水解相互促进型
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OH-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H+反应生成水,从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互相促进而向水解方向移动,甚至完全反应。常见的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如下:
(1)Al3+与CO、HCO、S2-、HS-、AlO、SiO;
(2)Fe3+与CO、HCO、AlO、SiO。
4.络合反应型
离子间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反应有
(1)Fe3+与SCN-因生成Fe(SCN)3而不能大量共存。
(2)Ag+与NH3·H2O因生成[Ag(NH3)2]+而不能大量共存。
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的溶液:NH、、、
B.含有的溶液:、NO、、
C.澄清透明溶液中:、SO、、
D.含有的溶液:、SO、、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12的溶液中:NH、Na+、NO、SO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K+、Cl-、I-
C.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SO
D.能与金属铝产生氢气的的溶液中:Na+、Al3+、Cl-、NO
3.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Al3+、Cl-、S2-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Al3++ 3S2-= Al2S3↓
B H+、K+、S2O、SO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H+ + S2O=S↓+SO2↑+H2O
C Na+、Fe3+、SO、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D NH、Na+、Cl-、Si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 B.B C.C D.D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
B.澄清透明的溶液:
C.0.1 mol/L NaHCO3溶液:
D.0.1 mol/L的KNO3溶液: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Cl-、CH3COO-、Fe2+
B.水电离的OH-浓度为10-12mol/L的溶液中:Mg2+、NH、AlO、SO
C.无色溶液中:Al3+、NO、Cl-、SO
D.c(K2C2O4)=0.5mol/L溶液中:Na+、H+、MnO、Cl-
6.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并忽略水解)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 L-1,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是
A.Fe2+、Na+、NO、Cl- B.Mg2+、NH、SO、NO
C.H+、K+、Cl-、CH3COO- D.K+、Mg2+、CO、OH-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c(Cu2+)= 1 mol·L-1的透明溶液中,Fe2+、Al3+、Cl-、SO可能大量共存
B.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 Cl2+ H2O=2H++Cl- +C1O-
C.0.5 mol NO2 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可得到0.5 mol·L-1的硝酸溶液
D.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不能做喷泉实验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的FeSO4溶液:Na+、K+、Cl—、Br—
B.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Ca2+、HCO、CO
C.加入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H、Fe3+、ClO—、SO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K+、Mg2+、I—、C6H5O—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稀H2SO4溶液:Fe3+、NH、Cl-、NO
B.0.1mol L-1KHCO3溶液:Na+、SO、AlO、Cl-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Fe2+、Na+、SO、NO
D.在新制饱和氯水中:NH、Na+、SO、SO
10.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的BaCl2溶液中:Na+、K+、CH3COO—、NO
B.0.1mol/L的HCl溶液中:Na+、K+、S2O、SO
C.0.1mol/L的Na2S溶液中:Cu2+、K+、SO、Cl—
D.0.1mol/L的FeCl3溶液中:Mg2+、H+、I—、NO
1.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已知H2SiO3是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硅酸钙、硅酸钡是沉淀,硅酸银不存在)
阳离子 K+ Ag+ Ca2+ Ba2+
阴离子 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672 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Ⅲ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Ca2+、Ba2+、SO
B.不能确定NO是否存在
C.步骤II所得固体是SiO2
D.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最小浓度是1.3 mol·L-1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
B.的水溶液中:
C.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
3.X溶液中含有下表所示离子中的5种,且其离子个数相等。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已知对应还原产物为NO)
阳离子 Na+、Fe3+、Ba2+、Fe2+、Mg2+、Al3+
阴离子 OH-、、、、、Cl-
A.X溶液中含有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C.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和
D.生成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4H+=3Fe3++NO↑+2H2O
4.某100mL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存在和
B.原溶液中
C.原溶液一定不存在,一定存在
D.原溶液中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溶液:、SO、、AlO
B.的溶液:、、、SO
C.能溶解的溶液:、、HCO、SO
D.的溶液中:、、SO、
6.X溶液中含有下表所示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离子浓度均为(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阳离子 、、、、、
阴离子 、、、、、
A.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和
B.X溶液中含有3种阴离子、2种阳离子
C.生成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D.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7.向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在对应的溶液中,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M点对应的溶液中:、、、
B.N点对应的溶液中:、、、
C.S点对应的溶液中:、、、
D.R点对应的溶液中:、、、
8.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Cl-
C.0.1mol·L-1的FeCl2溶液中:H+、Al3+、、ClO-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Mg2+、、、
9.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 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NH、Na+、Fe3+、AlO 少量铜粉 2Fe3++Cu=2Fe2++Cu2+
B NH、Fe3+、Br-、SO 过量NaOH Fe3++3OH-=Fe(OH)3↓
C K+、Na+、ClO-、SO 足量SO2 SO2+H2O+2ClO-=SO+2HClO
D K+、Na+、SO、AlO 少量AlCl3 Al3++3AlO+6H2O=4Al(OH)3↓
A.A B.B C.C D.D
10.某工业废水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忽略水的电离)。
阳离子 K+ Ag+ Mg2+ Cu2+ NH
阴离子 Cl– CO HCO SO OH–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该无色溶液5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有紫色火焰。
Ⅲ.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无气体生成。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NH3·H2O=Mg(OH)2↓+2NH
B.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g++Cl–=AgCl↓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K+、Mg2+和SO、可能存在Cl–
D.若向原溶液加入等体积0.1mol/L的Ba(OH)2溶液,则可以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l 、Na+、H2PO、PO、SO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Na+、AlO、NO、S2 、SO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 12mol·L 1的溶液中:Cl 、HCO、NO、NH、S2O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Cl 、K+、SO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MnO、NO、Na+、SO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I 、Cl 、S2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
②pH=11的溶液中:、Na+、、;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4 mol·L-1 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含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I-
A.①②④ B.③⑥ C.② D.⑤⑥
一轮再回顾
易错点精析
二轮热点难点突破
针对训练
突破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