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9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热点难点突破专题】(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09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热点难点突破专题】(通用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9 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三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由反应规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1)酸性环境不出现OH-,同理碱性环境不出现H+。
(2)涉及过量反应时,先将量少的反应物设为“1 mol”,再分析、确定过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以及产物的化学式。
2.正确地使用“===”和“??”、“↑”和“↓”以及“△”等符号。
3.配平顺序: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4.准确拆分。
三、识记“一溶、二序、三强弱”
1.一溶: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注意】四种微溶物分别是Ag2SO4、CaSO4、MgCO3、Ca(OH)2。
难溶于稀强酸的有:AgCl、AgBr、AgI、BaSO4、Ag2SO4、CaSO4。
2.二序
①H+电离顺序:H2SO3>CH3COOH>H2CO3>HClO>HCO>H2SiO3、Al(OH)3>H2O,在形成这些弱酸时,越靠后的越优先,如在含有OH-、AlO、C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反应的先后顺序为OH->AlO>CO。
②OH-电离顺序:NaOH>NH3·H2O>难溶性氢氧化物>H2O,如在含有H+、Al3+、N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反应的先后顺序为H+>Al3+>NH>Al(OH)3。
3.三强弱
①常见的强酸、弱酸
强酸 HNO3、H2SO4、HClO4、HCl、HBr、HI
弱酸 H2CO3、H2SiO3、HClO、HF、H2S、H2SO3
②常见的强碱、弱碱
强碱 NaOH、KOH、Ca(OH)2、Ba(OH)2
弱碱 NH3·H2O、Mg(OH)2、Fe(OH)3
四、牢记教材中10个经典的离子方程式
(1)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2)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

(4)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CO2+OH-===HCO。
(5)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Al3++4OH-===AlO+2H2O。
(6)碳酸钙中滴入醋酸溶液: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7)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2NO===3Cu2++2NO↑+4H2O。
(8)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2NO===Cu2++2NO2↑+2H2O。
(9)FeCl3溶液与Cu反应:
Cu+2Fe3+===2Fe2++Cu2+。
(10)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lO+2H2O+CO2===Al(OH)3↓+HCO。
五、练熟高考中12个常考离子方程式
(1)稀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Ba2++2OH-+2H++SO===BaSO4↓+2H2O
(2)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3)NaHSO4加入到Ba(OH)2溶液中至溶液呈中性:
SO+2H++2OH-+Ba2+===BaSO4↓+2H2O
(4)NaHCO3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2HCO+Ca2++2OH-===CaCO3↓+CO+2H2O
(5)用氨水吸收少量SO2:
2NH3·H2O+SO2===2NH+SO+H2O
(6)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全部沉淀:
Al3++4OH-+2Ba2++SO===2BaSO4↓+AlO+2H2O
(7)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Ca2++HCO+OH-===CaCO3↓+H2O
(8)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3Fe+2NO+8H+===3Fe2++2NO↑+4H2O
(9)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Al3++NH+5OH-===AlO+2H2O+NH3·H2O
(10)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H+HCO+2OH-CO+NH3↑+2H2O
(11)0.01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Al3++2SO+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12)向一定量的FeBr2溶液中通入①少量Cl2、②等量Cl2、③足量Cl2,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2Fe2++Cl2===2Fe3++2Cl-
②2Fe2++2Br-+2Cl2===2Fe3++Br2+4Cl-
③2Fe2++4Br-+3Cl2===2Fe3++2Br2+6Cl-;
1.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
(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3↑+H2O”。
(5)微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书写方法。
微溶物出现在反应物中时,澄清溶液可以拆,悬浊液不可拆;微溶物出现在生成物中时当沉淀处理,不可拆。如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用石灰乳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Cl2Ca2++Cl-+ClO-+H2O。
2.强化记忆盐、碱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微溶物有四种;强碱都易溶,Ca(OH)2是微溶。
说明(1)四种微溶物是指Ag2SO4、CaSO4、MgCO3、Ca(OH)2。
(2)AgCl、AgBr、AgI、BaSO4及微溶的CaSO4、Ag2SO4都难溶于强酸的稀溶液。
3.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
(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
(2)弱酸、弱碱、难溶盐、单质、氧化物、气体用化学式表示。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CO、HSO等)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SO)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写。
(4)微溶物的处理情况:
①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澄清稀溶液时(如澄清石灰水),微溶物应写成离子形式。
②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浊液或固态时(如石灰乳),微溶物应写化学式。
③生成物中的微溶物按难溶物处理,应写化学式。
(5)固体之间的反应(如消石灰与NH4Cl),固体与特定溶液(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
(1)“一查”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2Fe+6H+===2Fe3++3H2↑是错误的,因为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
(2)“二查”“===”“??”“↑”“↓”是否使用恰当。
①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胶体:若离子方程式写成Fe3++3H2OFe(OH)3↓+3H+是错误的,原因是Fe(OH)3胶体不是沉淀,不能标“↓”,只注明“胶体”即可。
②NaHCO3溶液因水解呈碱性:若离子方程式写为HCO+H2O===H2CO3+OH-是错误的,原因是HCO水解过程很微弱,应用“??”表示而不能用“===”。
(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
只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能拆写成离子,其他物质均不能拆写。如Ca(HCO3)2+2H+===Ca2++2CO2↑+2H2O是错误的,原因是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和HCO。
(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Ba2++SO===BaSO4↓是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中和反应。
(5)“五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
如把过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写成HCO+Ca2++OH-===CaCO3↓+H2O是错误的,原因是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系,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2OH-===CaCO3↓+2H2O+CO。
(6)“六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
①质量守恒:如Na+H2O===Na++OH-+H2↑是错误的,原因是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不等。
②电荷守恒:如Fe3++Cu===Fe2++Cu2+。是错误的,原因是电荷不守恒。
③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型的离子方程式要符合得失电子守恒。如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Fe2++4H++NO===Fe3++2H2O+NO↑是错误的,原因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不相等。
(7)查看是否忽略隐含的反应。
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Ca2++2ClO-+SO2+H2O===CaSO3↓+2HClO是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HClO可以将亚硫酸盐氧化。
2.“三法”突破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分步书写法:如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按照反应顺序分别写出两步反应: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相加可得:Al3++4OH-===AlO+2H2O。
(2)假设定序法:如Cl2与FeBr2溶液反应。在不明确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时,可假设Cl2先与Br-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还要氧化Fe2+生成Fe3+,这样即可确定Cl2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然后再根据量的关系书写即可。
(3)“少定多变”法:如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若NaHCO3溶液少量,则按1 mol HCO参加反应着手书写,其他离子根据需要来确定,即HCO+OH-+Ca2+===CaCO3↓+H2O。
①“定”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按化学式确定,即取1 mol。
②“变”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要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比例的制约,是可变的。
对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若能按其成因进行归类梳理,就不仅可以知其然,而且还可以知其所以然。如离子配比型反应,较为多见的问题实际上是Ca2+(或Ba2+)、HCO、OH-的几种组合,最后的结果其实只有两种写法的离子方程式。
3.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点
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至少电离出两种阴离子和两种阳离子,这四种(或更多种)之间都能两两结合成难电离(或难溶)的物质或后续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这样的离子反应称为多重反应。在写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易丢失其中的一组反应。
题组一 连续型
Ⅰ.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跟用量有关。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
碱过量:CO2+2OH-===CO+H2O;
碱不足:CO2+OH-===HCO。
(2)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
NaAlO2过量:AlO+H++H2O===Al(OH)3↓;
强酸过量:AlO+4H+===Al3++2H2O。
题组二 先后型
Ⅱ.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
(1)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
NaOH不足:H++OH-===H2O;
NaOH过量:NH+H++2OH-===NH3·H2O+H2O。
(2)将Fe(NO3)3溶液与HI混合
HI不足:8H++2NO+6I-===4H2O+3I2+2NO↑;
HI过量:Fe3++12H++3NO+10I-===Fe2++5I2+6H2O+3NO↑。
题组三 配比型
Ⅲ.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因而跟用量有关。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NaOH不足:Ca2++HCO+OH-===CaCO3↓+H2O;
NaOH过量:Ca2++2HCO+2OH-===CaCO3↓+2H2O+CO。
(2)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反应
n[Ba(OH)2]∶n(NaHSO4)=1∶1
Ba2++OH-+H++SO===BaSO4↓+H2O,此时溶液呈碱性;
n[Ba(OH)2]∶n(NaHSO4)=1∶2
Ba2++2OH-+2H++SO===BaSO4↓+2H2O,此时溶液呈中性,若向该溶液中再加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SO+Ba2+===BaSO4↓。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液与浓氨水混合:
B.氧化镁固体溶解于氯化铵溶液:
C.硫氢化钠的水解方程式:
D.将过量的SO2通入K2S溶液中: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B.过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
C.用溶液吸收水中的: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C.向氨水中加入盐酸: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4.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2Ba2++3OH-+Al3++2=2BaSO4↓+Al(OH)3↓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
C.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少量氯气:3+Cl2+H2O=2+2Cl-+
D.将足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2Fe2++4I-+3Cl2=2Fe3++2I2+6Cl-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B.铜片投入稀硝酸中:
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B.纯碱溶液能去油污的原因:
C.用白醋浸泡过的淀粉-KI试纸检验加碘盐中的
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
7.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Al3+、Cl-、S2-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Al3++ 3S2-= Al2S3↓
B H+、K+、S2O、SO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H+ + S2O=S↓+SO2↑+H2O
C Na+、Fe3+、SO、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D NH、Na+、Cl-、Si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 B.B C.C D.D
8.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于解释相应实验且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离子方程式
A FeS溶于足量稀硝酸 FeS+2H+=Fe2++H2S↑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 Fe3++3H2OFe(OH)3(胶体)+3H+
C 向B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有白色沉淀产生 Ba2++SO2+H2O=BaSO3↓+2H+
D 向K2MnO4溶液(墨绿色)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变为紫色且有黑色沉淀生成 3+4H+=2+MnO2↓+2H2O
A.A B.B C.C D.D
9.工业上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另含FeO、Fe2O3,CaO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锰酸锂(LiMn2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搅拌的方法提高“酸浸”时碳酸锰矿的浸出速率
B.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8H+++5Fe2+=Mn2++5Fe3++4H2O
C.“过滤”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K+、Mn2+、
D.“气体1”是含CO2的两种混合气体,另一种可能是CO
10.氯化法制取FeCl3流程:以废铁屑和氯气为原料,在立式反应炉里反应,生成的氯化铁蒸气和尾气由炉的顶部排出,进入捕集器冷凝为固体结晶,实验室模拟该方法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装置II洗气瓶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C.装置IV洗气瓶中盛放的液体为浓盐酸
D.装置V的作用是收集FeCl3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NaClO溶液吸收少量SO2:SO2+H2O+3ClO-=SO+Cl-+2HClO
B.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NO+3Fe2++4H+=3Fe3++NO↑+2H2O
C.Mg(HCO3)2溶液中加足量的烧碱溶液:2OH-+Mg2++2HCO=MgCO3↓+CO+2H2O
D.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Al3++2SO+2Ba2++3OH-=Al(OH)3↓+2BaSO4↓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SO、、
B.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O、NH、
C.溶液中加足量溶液:
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
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NaHCO3溶液:Ca2++OH-+=CaCO3↓+H2O
B.用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NH3 H2O+SO2=+
C.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Fe2++2=FeCO3↓+CO2↑+H2O
D.在稀硫酸存在下,MnO2将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MnO2+CuS+4H+=Mn2++Cu2++S+2H2O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Ca(HCO3)2溶液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HCO+OH-=CaCO3↓+H2O
B.向NH4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NH+OH-=NH3·H2O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3Cl-+4H++H2O
D.少量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硫酸氢钠混合:Ba2++OH-+H++SO=BaSO4↓+H2O
5.从某阳极泥经焙烧后得到的烧渣(成分为CuO、、、Ag、Au和Pt)中回收贵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和
C.若“酸溶”得到的和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消耗的氯气至少为3.5mol
D.“转化”时发生的反应中作还原剂
6.已知还原性:I->Fe2+>Br-,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
B.将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
C.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
D.将672mLCl2(标准状况)通入250mL0.1mol/L的FeI2溶液中: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
C.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D.向硫酸铁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钠与溶液反应:
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D.溶液中加足量溶液: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0.1mol·L-1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乳:Mg2++Ca(OH)2=Mg(OH)2+Ca2+
B.0.1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Cu2++2NH3·H2O=Cu(OH)2↓+2NH
C.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H+OH-=NH3·H2O
D.饱和氯水中通入SO2至溶液颜色褪去:Cl2+SO2+H2O=2H++2Cl-+SO
10.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是
实验操作或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向0.5mol·L-1KAl(SO4)2溶液中滴入0.5mol·L-1Ba(OH)2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 2Ba2++4OH-+Al3+ +2SO=2BaSO4↓+AlO+2H2O
B 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腐蚀铜箔: 2Fe3++Cu=2Fe2++Cu2+
C 向含NH、Fe2+、Br-、SO 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 Fe2++H2S=FeS↓+2H+
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A.A B.B C.C D.D
11.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B.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
C.酸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
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溶液橙色加深:
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C.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强酸):
一轮再回顾
易错点精析
二轮热点难点突破
针对训练
突破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9 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三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由反应规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1)酸性环境不出现OH-,同理碱性环境不出现H+。
(2)涉及过量反应时,先将量少的反应物设为“1 mol”,再分析、确定过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以及产物的化学式。
2.正确地使用“===”和“??”、“↑”和“↓”以及“△”等符号。
3.配平顺序: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4.准确拆分。
三、识记“一溶、二序、三强弱”
1.一溶: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注意】四种微溶物分别是Ag2SO4、CaSO4、MgCO3、Ca(OH)2。
难溶于稀强酸的有:AgCl、AgBr、AgI、BaSO4、Ag2SO4、CaSO4。
2.二序
①H+电离顺序:H2SO3>CH3COOH>H2CO3>HClO>HCO>H2SiO3、Al(OH)3>H2O,在形成这些弱酸时,越靠后的越优先,如在含有OH-、AlO、C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反应的先后顺序为OH->AlO>CO。
②OH-电离顺序:NaOH>NH3·H2O>难溶性氢氧化物>H2O,如在含有H+、Al3+、N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反应的先后顺序为H+>Al3+>NH>Al(OH)3。
3.三强弱
①常见的强酸、弱酸
强酸 HNO3、H2SO4、HClO4、HCl、HBr、HI
弱酸 H2CO3、H2SiO3、HClO、HF、H2S、H2SO3
②常见的强碱、弱碱
强碱 NaOH、KOH、Ca(OH)2、Ba(OH)2
弱碱 NH3·H2O、Mg(OH)2、Fe(OH)3
四、牢记教材中10个经典的离子方程式
(1)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2)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

(4)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CO2+OH-===HCO。
(5)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Al3++4OH-===AlO+2H2O。
(6)碳酸钙中滴入醋酸溶液: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7)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2NO===3Cu2++2NO↑+4H2O。
(8)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2NO===Cu2++2NO2↑+2H2O。
(9)FeCl3溶液与Cu反应:
Cu+2Fe3+===2Fe2++Cu2+。
(10)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lO+2H2O+CO2===Al(OH)3↓+HCO。
五、练熟高考中12个常考离子方程式
(1)稀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Ba2++2OH-+2H++SO===BaSO4↓+2H2O
(2)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3)NaHSO4加入到Ba(OH)2溶液中至溶液呈中性:
SO+2H++2OH-+Ba2+===BaSO4↓+2H2O
(4)NaHCO3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2HCO+Ca2++2OH-===CaCO3↓+CO+2H2O
(5)用氨水吸收少量SO2:
2NH3·H2O+SO2===2NH+SO+H2O
(6)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全部沉淀:
Al3++4OH-+2Ba2++SO===2BaSO4↓+AlO+2H2O
(7)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Ca2++HCO+OH-===CaCO3↓+H2O
(8)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3Fe+2NO+8H+===3Fe2++2NO↑+4H2O
(9)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Al3++NH+5OH-===AlO+2H2O+NH3·H2O
(10)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H+HCO+2OH-CO+NH3↑+2H2O
(11)0.01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Al3++2SO+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12)向一定量的FeBr2溶液中通入①少量Cl2、②等量Cl2、③足量Cl2,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2Fe2++Cl2===2Fe3++2Cl-
②2Fe2++2Br-+2Cl2===2Fe3++Br2+4Cl-
③2Fe2++4Br-+3Cl2===2Fe3++2Br2+6Cl-;
1.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
(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3↑+H2O”。
(5)微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书写方法。
微溶物出现在反应物中时,澄清溶液可以拆,悬浊液不可拆;微溶物出现在生成物中时当沉淀处理,不可拆。如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用石灰乳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Cl2Ca2++Cl-+ClO-+H2O。
2.强化记忆盐、碱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微溶物有四种;强碱都易溶,Ca(OH)2是微溶。
说明(1)四种微溶物是指Ag2SO4、CaSO4、MgCO3、Ca(OH)2。
(2)AgCl、AgBr、AgI、BaSO4及微溶的CaSO4、Ag2SO4都难溶于强酸的稀溶液。
3.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
(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
(2)弱酸、弱碱、难溶盐、单质、氧化物、气体用化学式表示。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CO、HSO等)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SO)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写。
(4)微溶物的处理情况:
①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澄清稀溶液时(如澄清石灰水),微溶物应写成离子形式。
②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浊液或固态时(如石灰乳),微溶物应写化学式。
③生成物中的微溶物按难溶物处理,应写化学式。
(5)固体之间的反应(如消石灰与NH4Cl),固体与特定溶液(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
(1)“一查”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2Fe+6H+===2Fe3++3H2↑是错误的,因为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
(2)“二查”“===”“??”“↑”“↓”是否使用恰当。
①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胶体:若离子方程式写成Fe3++3H2OFe(OH)3↓+3H+是错误的,原因是Fe(OH)3胶体不是沉淀,不能标“↓”,只注明“胶体”即可。
②NaHCO3溶液因水解呈碱性:若离子方程式写为HCO+H2O===H2CO3+OH-是错误的,原因是HCO水解过程很微弱,应用“??”表示而不能用“===”。
(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
只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能拆写成离子,其他物质均不能拆写。如Ca(HCO3)2+2H+===Ca2++2CO2↑+2H2O是错误的,原因是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和HCO。
(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Ba2++SO===BaSO4↓是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中和反应。
(5)“五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
如把过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写成HCO+Ca2++OH-===CaCO3↓+H2O是错误的,原因是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系,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2OH-===CaCO3↓+2H2O+CO。
(6)“六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
①质量守恒:如Na+H2O===Na++OH-+H2↑是错误的,原因是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不等。
②电荷守恒:如Fe3++Cu===Fe2++Cu2+。是错误的,原因是电荷不守恒。
③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型的离子方程式要符合得失电子守恒。如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Fe2++4H++NO===Fe3++2H2O+NO↑是错误的,原因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不相等。
(7)查看是否忽略隐含的反应。
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Ca2++2ClO-+SO2+H2O===CaSO3↓+2HClO是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HClO可以将亚硫酸盐氧化。
2.“三法”突破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分步书写法:如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按照反应顺序分别写出两步反应: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相加可得:Al3++4OH-===AlO+2H2O。
(2)假设定序法:如Cl2与FeBr2溶液反应。在不明确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时,可假设Cl2先与Br-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还要氧化Fe2+生成Fe3+,这样即可确定Cl2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然后再根据量的关系书写即可。
(3)“少定多变”法:如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若NaHCO3溶液少量,则按1 mol HCO参加反应着手书写,其他离子根据需要来确定,即HCO+OH-+Ca2+===CaCO3↓+H2O。
①“定”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按化学式确定,即取1 mol。
②“变”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要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比例的制约,是可变的。
对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若能按其成因进行归类梳理,就不仅可以知其然,而且还可以知其所以然。如离子配比型反应,较为多见的问题实际上是Ca2+(或Ba2+)、HCO、OH-的几种组合,最后的结果其实只有两种写法的离子方程式。
3.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点
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至少电离出两种阴离子和两种阳离子,这四种(或更多种)之间都能两两结合成难电离(或难溶)的物质或后续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这样的离子反应称为多重反应。在写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易丢失其中的一组反应。
题组一 连续型
Ⅰ.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跟用量有关。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
碱过量:CO2+2OH-===CO+H2O;
碱不足:CO2+OH-===HCO。
(2)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
NaAlO2过量:AlO+H++H2O===Al(OH)3↓;
强酸过量:AlO+4H+===Al3++2H2O。
题组二 先后型
Ⅱ.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
(1)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
NaOH不足:H++OH-===H2O;
NaOH过量:NH+H++2OH-===NH3·H2O+H2O。
(2)将Fe(NO3)3溶液与HI混合
HI不足:8H++2NO+6I-===4H2O+3I2+2NO↑;
HI过量:Fe3++12H++3NO+10I-===Fe2++5I2+6H2O+3NO↑。
题组三 配比型
Ⅲ.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因而跟用量有关。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NaOH不足:Ca2++HCO+OH-===CaCO3↓+H2O;
NaOH过量:Ca2++2HCO+2OH-===CaCO3↓+2H2O+CO。
(2)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反应
n[Ba(OH)2]∶n(NaHSO4)=1∶1
Ba2++OH-+H++SO===BaSO4↓+H2O,此时溶液呈碱性;
n[Ba(OH)2]∶n(NaHSO4)=1∶2
Ba2++2OH-+2H++SO===BaSO4↓+2H2O,此时溶液呈中性,若向该溶液中再加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SO+Ba2+===BaSO4↓。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液与浓氨水混合:
B.氧化镁固体溶解于氯化铵溶液:
C.硫氢化钠的水解方程式:
D.将过量的SO2通入K2S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A.氧化铝能够溶于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溶液,一水合氨属于弱碱,因此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为:MgO+2+H2O=Mg2++2NH3 H2O,故B错误;
C.硫氰根离子属于弱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离子方程式为:HS-+H2OH2S+OH-,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硫化钾溶液混合后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过量生成亚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B.过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
C.用溶液吸收水中的: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
【答案】C
【解析】
A.酸性条件下不能有大量OH-存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铁粉过量,Fe被HNO3氧化产物为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氯气将氧化为,自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2SO4、Na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C.向氨水中加入盐酸: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A.通入水中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弱电解质不能拆,用化学式表示,故A错误;
B.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反应为:,阴极反应式为:,总反应为:,故B正确;
C.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拆,用化学式表示,故C错误;
D.过量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故D错误;
故选B。
4.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2Ba2++3OH-+Al3++2=2BaSO4↓+Al(OH)3↓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
C.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少量氯气:3+Cl2+H2O=2+2Cl-+
D.将足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2Fe2++4I-+3Cl2=2Fe3++2I2+6Cl-
【答案】A
【解析】
A.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完全沉淀时,沉淀质量最大,此时生成硫酸钡和偏铝酸钾、水,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2Ba2++4OH- = 2BaSO4↓++2H2O,A错误;
B.原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PbSO4+2H2O-2e-=PbO2+4H++,B正确;
C.少量的氯气只能氧化部分,则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少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H2O=2+2Cl-+,C正确;
D.由于氧化性:Cl2大于Fe3+,Fe3+大于I2,则将足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Fe3++2I2+6Cl-,D正确;
故答案为:A。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B.铜片投入稀硝酸中:
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答案】B
【解析】
A.Cl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SO2氧化为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
B.铜片投入稀硝酸中反应生成NO和Cu(NO3)2,B项正确;
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Fe2+和Br-均被氧化,C项错误;
D.CO2过量时,生成HCO,D项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B.纯碱溶液能去油污的原因:
C.用白醋浸泡过的淀粉-KI试纸检验加碘盐中的
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
【答案】B
【解析】
A.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故A错误;
B.纯碱溶液能去油污,是因为纯碱中水解呈碱性,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故B正确;
C.用白醋浸泡过的淀粉试纸检验加碘盐中的:,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D错误;
故选B。
7.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Al3+、Cl-、S2-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Al3++ 3S2-= Al2S3↓
B H+、K+、S2O、SO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 2H+ + S2O=S↓+SO2↑+H2O
C Na+、Fe3+、SO、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D NH、Na+、Cl-、Si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溶液中铝离子与硫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 3S2—+6H2O = Al(OH)3↓+3H2S↑,故A错误;
B.溶液中氢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沉淀、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 S2O=S↓+SO2↑+H2O,故B正确;
C.溶液中过氧化氢能在铁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溶液中铵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和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8.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于解释相应实验且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离子方程式
A FeS溶于足量稀硝酸 FeS+2H+=Fe2++H2S↑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 Fe3++3H2OFe(OH)3(胶体)+3H+
C 向B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有白色沉淀产生 Ba2++SO2+H2O=BaSO3↓+2H+
D 向K2MnO4溶液(墨绿色)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变为紫色且有黑色沉淀生成 3+4H+=2+MnO2↓+2H2O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硫化亚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热,氯化铁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B正确;
C.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盐酸,二氧化硫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故C错误;
D.锰酸钾溶液在醋酸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醋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4CH3COOH=4CH3COO—+2+MnO2↓+2H2O,故D错误;
故选B。
9.工业上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另含FeO、Fe2O3,CaO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锰酸锂(LiMn2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搅拌的方法提高“酸浸”时碳酸锰矿的浸出速率
B.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8H+++5Fe2+=Mn2++5Fe3++4H2O
C.“过滤”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K+、Mn2+、
D.“气体1”是含CO2的两种混合气体,另一种可能是CO
【答案】D
【分析】
碳酸锰矿用硫酸酸浸后被高锰酸钾氧化,各金属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铁离子,用氧化钙调节溶液酸碱性使铁离子以氢氧化铁形式沉淀,过滤得到滤渣1;后往滤液加入MnF2,沉淀溶液中的钙离子,得到滤渣2(氟化钙),再用K2S2O8与硫酸锰反应生成了硫酸钾和MnO2等,最后加入Li2C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得锰酸锂产品。
【解析】
A.固体颗粒和液体反应时,通过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可以采用搅拌的方法提高“酸浸”时碳酸锰矿的浸出速率,A正确;
B.氧化过程是高锰酸钾氧化矿石酸浸后得到的亚铁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5Fe2+=Mn2++5Fe3++4H2O,B正确;
C.硫酸钙微溶于水,“过滤”步骤加进了MnF2,MnF2与硫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和硫酸锰,从而除去了溶液中的钙离子,前一步除去了铁离子,故“过滤”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锰和硫酸钾,因此其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K+、Mn2+、,C正确;
D.合成MnO2与Li2CO3反应得到Li2Mn2O4,Mn从+4价降低到+3.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结合各元素化合价,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只能是O元素,故另一种可能是O2,不可能是CO,D错误;
故选D。
10.氯化法制取FeCl3流程:以废铁屑和氯气为原料,在立式反应炉里反应,生成的氯化铁蒸气和尾气由炉的顶部排出,进入捕集器冷凝为固体结晶,实验室模拟该方法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装置II洗气瓶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C.装置IV洗气瓶中盛放的液体为浓盐酸
D.装置V的作用是收集FeCl3
【答案】C
【分析】
由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氯气经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杂后通入装有铁粉的硬质玻璃管中,在加热的条件下氯气和铁粉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蒸气,氯化铁蒸气随气流进入装置Ⅴ冷凝为固体;装置Ⅳ中装有浓硫酸,防止氯化铁发生潮解和水解;最后是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A.装置I中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同受热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氯气含有杂质氯化氢,装置II洗气瓶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B正确;
C.装置IV洗气瓶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Ⅴ导致氯化铁发生潮解和水解,故其中应盛放浓硫酸,浓盐酸中的水蒸气可以逸出,达不到保护氯化铁的目的,C错误;
D.装置V相当于捕集器,氯化铁蒸气在此冷凝为固体,故其作用是收集FeCl3,D正确;
故选C。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NaClO溶液吸收少量SO2:SO2+H2O+3ClO-=SO+Cl-+2HClO
B.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NO+3Fe2++4H+=3Fe3++NO↑+2H2O
C.Mg(HCO3)2溶液中加足量的烧碱溶液:2OH-+Mg2++2HCO=MgCO3↓+CO+2H2O
D.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Al3++2SO+2Ba2++3OH-=Al(OH)3↓+2BaSO4↓
【答案】A
【解析】
A.用NaClO溶液吸收少量SO2生成的H+与ClO-生成弱电解质HClO:SO2+H2O+3ClO-=SO+Cl-+2HClO,A正确;
B.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先氧化I-,不是氧化Fe2+,B错误;
C.Mg(HCO3)2溶液中加足量的烧碱溶液:4OH-+Mg2++2HCO=Mg(OH)2↓+2CO+2H2O,C错误;
D.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根据KAl(SO4)2和Ba(OH)2化学式中各离子的固定比例关系,Al3+恰好完全生成Al(OH)3沉淀时沉淀质量最大,此时SO有剩余: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D错误;
故选A。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SO、、
B.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O、NH、
C.溶液中加足量溶液:
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
【答案】C
【解析】
A.由于Fe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pH=12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Fe3+,A项错误;
B.0.lmol/L NaAlO2溶液显碱性,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C.溶液中加足量溶液,生成碳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
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铝离子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全部溶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NaHCO3溶液:Ca2++OH-+=CaCO3↓+H2O
B.用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NH3 H2O+SO2=+
C.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Fe2++2=FeCO3↓+CO2↑+H2O
D.在稀硫酸存在下,MnO2将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MnO2+CuS+4H+=Mn2++Cu2++S+2H2O
【答案】B
【解析】
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NaHCO3溶液,碳酸氢钠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a2++OH-+=CaCO3↓+H2O,故A正确;
B.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2NH3 H2O+SO2=2++ H2O,故B错误;
C.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2++2=FeCO3↓+CO2↑+H2O,故C正确;
D.在稀硫酸存在下,MnO2将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二氧化锰被还原成二价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CuS+4H+=Mn2++Cu2++S+2H2O,故D正确;
故选B;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Ca(HCO3)2溶液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HCO+OH-=CaCO3↓+H2O
B.向NH4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NH+OH-=NH3·H2O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3Cl-+4H++H2O
D.少量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硫酸氢钠混合:Ba2++OH-+H++SO=BaSO4↓+H2O
【答案】A
【解析】
A.向Ca(HCO3)2溶液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NaOH少量不能把Ca(HCO3)2中1个Ca2+对应的2个HCO全部反应:Ca2++HCO+OH-=CaCO3↓+H2O,A正确;
B.向NH4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OH-先与HCO反应:HCO+OH-= CO+H2O,B错误;
C.碱性溶液中反应产物H+不能存在,应在反应物增加OH-,产物写成H2O,C错误;
D.少量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硫酸氢钠混合,Ba(OH)2全部反应:Ba2++2OH-+2H++SO=BaSO4↓+2H2O,D错误;
故选A。
5.从某阳极泥经焙烧后得到的烧渣(成分为CuO、、、Ag、Au和Pt)中回收贵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和
C.若“酸溶”得到的和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消耗的氯气至少为3.5mol
D.“转化”时发生的反应中作还原剂
【答案】C
【分析】
阳极泥通入氧气焙烧得CuO、 Cu2O 、 Ag2O 、Ag、Au和Pt,将烧渣酸浸氧化,CuO、Ag2O溶解,滤液为硝酸铜、硝酸银溶液,滤渣为Au、Pt;酸溶时,Au、Pt转化为[AuCl4]2-、[PtCl6]2-,用磷酸三丁酯萃取-分液,得到H2[PtCl6]的有机溶液,水层为H[AuCl4]-(aq),加入KOH、(NH4) 2SO3转化为NH4[Au(SO3)2],据此来解答。
【解析】
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错误;
B.“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没有,B错误;
C.若“酸溶”得到的和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Pt升高4价,Au升高3价,因此共失去7mol电子,则需要消耗的氯气至少为3.5mol,C正确;
D.“转化”时未发生化合价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6.已知还原性:I->Fe2+>Br-,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
B.将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
C.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
D.将672mLCl2(标准状况)通入250mL0.1mol/L的FeI2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已知还原性I->Fe2+>Br-,加氧化剂,先与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
A.将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只氧化Fe2+,则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错误;
B.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氧化Fe2+、Br-,则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B错误;
C.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只氧化I-而不氧化Fe2+,则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故c错误;
D.先氧化I-,再氧化Fe2+,n(Cl2)=0.672L=0.03mol,n(FeI2)=0.25L×0.1mol/L=0.025mol,
由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写出方程式为:2Fe2++10I-+6Cl2=12Cl-+5I2+2Fe3+,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
C.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D.向硫酸铁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
【答案】C
【解析】
A.电荷不守恒,正确的是:,A项错误;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应该生成,正确的是:,B项错误;
C.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可以生成沉淀,且电荷守恒,C项正确;
D.为弱酸,不能拆分,正确的是:,D项错误;
故选C。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钠与溶液反应:
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D.溶液中加足量溶液:
【答案】D
【解析】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错误;
B.钠与溶液反应:,B错误;
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C错误;
D.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D正确;
故选D。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0.1mol·L-1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乳:Mg2++Ca(OH)2=Mg(OH)2+Ca2+
B.0.1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Cu2++2NH3·H2O=Cu(OH)2↓+2NH
C.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H+OH-=NH3·H2O
D.饱和氯水中通入SO2至溶液颜色褪去:Cl2+SO2+H2O=2H++2Cl-+SO
【答案】A
【解析】
A.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石灰乳不能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Mg2++ Ca(OH)2= Mg(OH)2+ Ca2+,故A正确;
B.浓氨水过量,应生成铜氨络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故B错误;
C.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HSO4+2NaOH=(NH4)2SO4+Na2SO4+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H+ + OH- == H2O,故C错误;
D.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氧元素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l2+ SO2+ 2H2O=4H++ 2Cl-+ SO,故D错误;
本题答案A。
10.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是
实验操作或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向0.5mol·L-1KAl(SO4)2溶液中滴入0.5mol·L-1Ba(OH)2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 2Ba2++4OH-+Al3+ +2SO=2BaSO4↓+AlO+2H2O
B 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腐蚀铜箔: 2Fe3++Cu=2Fe2++Cu2+
C 向含NH、Fe2+、Br-、SO 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 Fe2++H2S=FeS↓+2H+
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当KAl(SO4)2与Ba(O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SO恰好完全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4OH-+Al3+ +2SO=2BaSO4↓+AlO+2H2O,A正确;
B.酸化过的硝酸铁中,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会将Fe2+氧化为Fe3+,B错误;
C.FeS会溶于酸,放出H2S,故不会生成FeS,C错误;
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Fe2+氧化为Fe3+,故不会生成Fe2+,D错误;
故选A。
11.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B.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
C.酸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
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答案】A
【解析】
A.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B项正确;
C.酸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I2:,C项正确;
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D项正确;
答案选A。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溶液橙色加深:
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C.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强酸):
【答案】D
【解析】
A.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溶液橙色加深:,A项错误;
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向溶液中通入少量:,B项错误;
C.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C项错误;
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强酸):,D项正确;
答案选D。
一轮再回顾
易错点精析
二轮热点难点突破
针对训练
突破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