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归因侦探行动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七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初中以来第一次考试,同学们正面临着对学习成绩的好坏做出归因解释,因此,设计一堂“合理归因”的心理课,通过对归因情绪的分析,让同学们明白不合理归因容易带来消极情绪,同时在此基础上理解韦纳归因理论,辨析不同的归因对今后的学习方式的影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 【教学目标】认识到我们的归因过程并非总是理性。体会不同的归因带来情绪变化及对未来学习状态的影响。掌握多维度归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行不同情绪的归因分析难点:对韦纳归因理论的理解,进行合理归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授课年级及课时】七年级 1课时【活动准备与教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发现,期中考试之后,针对不同的考试结果,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情绪。而同学们对不同考试结果的解释,被称之为归因。提出归因的心理学定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活动一——归因侦探行动之识情绪来探因教师呈现出考试成绩情况和情绪图片。学生来推测产生这样的情绪,可能是ta进行如何的归因。情况一:满分100分,只考了50分,不屑的表情,可能是归因于运气不好。满分100分,只考了50分,emo的情绪,可能是归因于能力不行。满分100分,只考了50分,斗志昂扬的情绪,可能是归因于没有努力。情况二:满分100分,考了90分,得瑟的表情,可能是归因于自己天资聪颖,能力强。满分100分,考了90分,高兴的手舞足蹈,可能是归因于努力得到了回报。满分100分,考了90分,出现emo的情绪,可能是归因于任务难度低。教师进行总结: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归因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和信心。那对今后的学习有何影响呢?三、活动二——归因侦探行动之从归因窥未来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分析出不同归因因素对未来学习状态的影响。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造成习得性无助。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任务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身心状况: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外部环境:外部、稳定、不可控教师总结:正确积极的归因,才会让我们对学习的认知更加清晰,学习也更有动力。课后作业:课后完成归因测试,对自己的归因程度进行排序,探索自己的是如何归因的,应该如何改进。归因测试当你在学习中遭遇失败时,你认为会有哪些原因?1. 家中没有人指导我解答疑难作业2. 我不喜欢任课老师3. 学习科目过于枯燥4. 平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不愿学习5. 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6. 我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7. 父母不关心我的学习8. 我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9. 班级学习风气不好10. 我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11. 学校令人讨厌12. 我学习基础不好,跟不上13. 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14. 我自己努力不够15. 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是不考16. 身体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17. 考题总是太难18. 我对学习没有兴趣19. 情绪不稳,常被无端的情绪干扰20. 本身能力不够,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统计:影响我学习的五个重要因素是依次为: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_单数题中你打“√”的有几个?双数题中你打“√”的有几个?单数居多代表归因倾向于外界双数居多代表归因倾向于自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