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 珍视生命复习学案2022-2023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考点梳理提升练习核心考点1.正确认识挫折。(七上P105~107)易错易混提示:挫折对我们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不能说“挫折越多越有利于成功”,也不能说“挫折是成功的绊脚石”。2.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七上P107~109)(1)需要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3)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4)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支持和鼓励。3.增强生命韧性的具体方法。(七上P109)①欣赏、培养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④关心、帮助他人;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基础知识1、怎样爱护身体?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②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区别?自然灾害是非人力可抗拒的,只能通过预防或抗灾来减轻损失。人为灾难则是由人类疏忽或者蓄意造成的,大部分是可以预防或制止的。3、为什么养护精神?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4、怎样去养护精神?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②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5、挫折的含义?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6、挫折包括几方面?以及定义?挫折包括三个方面,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情境:一般指构成挫折的外部情境或外在条件,可能是某人或某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挫折认知:一般指人们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挫折反应:主要指人在挫折情境下产生的烦恼、焦虑、愤怒等负面的情绪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其中,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7、如何正确对待挫折?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②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我们必须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8、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①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面对挫折,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③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9、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①欣赏、培养幽默感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④关心、帮助他人 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一丶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近来,朋友间见面的问候语不知不觉从“你吃了吗”变成了“你做核酸了吗”。这种变化表明( )A.人们认识到做核酸比吃饭更重要B.人们更加关注身体健康C.我们的精神发育不需要物质的支持D.做核酸是当前人们最重要的事2.下面图片中的做法( )A.体现了对生命负责的态度B.体现了善待他人的情怀C.能够使自己避免感染病毒D.能够实现个体生命的永恒3.某地8名小学生结伴去河滩玩耍,其间1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其余7名学生前去施救,最终8名小学生全部溺亡。为有效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①学校要加强“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②未成年学生不要在河边、湖边、水库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溺水 ③未成年学生不要到不熟悉水情、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④未成年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要沉着应对,不要贸然下水施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著名诗人普希金在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告诉我们( )A.面对挫折,要置之不理,顺其自然B.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战胜挫折C.挫折越多越能磨砺人的意志D.要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5.注意生命安全,以下做法恰当的是( )①在人多的场合,如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插队②遇到大雨或洪水时,远离河流、溪口、堰塘等危险处③发生火灾时,通过跳楼、乘电梯等方式尽快逃离火场④去电影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时,留心观察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的位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骸。”这说明( )A.精神发育并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B.精神发育依靠物质支持C.没有物质支持就享受不了高雅文化D.我们要注重身体、精神的双重养护7.“无锡小霍金”陈耔蓬,6岁时被确诊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脊椎变形、肌肉萎缩,连吃饭、上厕所这些小事,对他来说都非常困难。但他不向命运低头,挑战自我,他主创的作品“流浪宠物智能投喂器”在世界创新创客大赛上荣获一等奖。陈耔蓬的成功表明( )A.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都会产生相同的影响B.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只有多经历挫折,才能拥有精彩人生C.人生难免有挫折,所有挫折都会带来成功8.小刚是贫困山区的学生,家境贫寒,他还常常用仅有的钱来买一些名著,一些同学非常不理解:有这个钱,去买点好吃的岂不是更好?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即使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难,也要注重养护精神②身处困境,容易让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③我们的精神发育,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④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近年来,青少年熬夜打游戏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有些学生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仍然通宵打游戏。你给这些学生的建议是( )①爱护身体,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②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养护精神,拒绝与学习无关的活动④养护精神,积极参与有益的文化活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心理学家曾对1 000多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长达50年的追踪调查研究,根据后来的成就大小将这些超常儿童分为“有成就组”和“无成就组”。通过对比发现:“有成就组”的人对待事业都能坚持不懈,即使屡经挫折仍然能勇往直前;“无成就组”的人则都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只会消极地等待。可见,想要有所成就需要战胜挫折,战胜挫折最可靠的保证是( )A.坚强的意志 B.远大的理想C.超高的智商 D.灵活的策略11.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件,造成青少年溺水身亡的更是不在少数。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①在游泳池或浅水中学会游泳后才可以去野外水域游泳②不要在河边、湖边、水库边等水域边缘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③不会游泳者不慎落水后要及时甩掉鞋子,脱掉衣服④遇到他人溺水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可以采用呼救、报警、扔漂浮物等方式施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当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国内一些地区也不时出现本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放松警惕。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少开窗通风,因为空气中有病毒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饮水、避免疲劳、保证睡眠③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④积极参加同学聚会,珍惜友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2年5月3日凌晨4时15分,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现场,一名埋压了88个小时的女孩,被成功救出。她把自救办法告诉了参与现场救援的消防员:在这88个小时的时间,半壶水、被子、敲击墙体的硬物、手机都成为她获救的关键物品。水很有限,她每次只喝一小口,等待救援期间,她一直没有放弃希望。该事例启示我们( )①在生命遭遇危险时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②遇到意外要保护冷静,抓住一切机会保护生命 ③平时要学习自救知识,掌握自救方法 ④养护精神比物质支持更重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低谷里的艰难跋涉是我们在追梦路上需要时刻面对的。只有你被狠狠击垮过,那些人生中的美好时刻才会显得弥足珍贵。”这段话告诉我们要( )①不畏困难,磨砺坚强的意志②生命中的挫折越多才越有价值③直面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④勇于追梦,展现青春的风采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2年女足亚洲杯于2月6日在印度落幕。决赛中,中国女足在上半场0∶2的不利局面下,没有放弃,顽强拼搏,最终以3∶2逆转韩国队,夺取了历史上第9次亚洲杯冠军!这启示我们( )①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②面对挑战,永不言弃③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 ④只有经历挫折才能取得胜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6.“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顺;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这告诉我们( )A.挫折是难免的,我们要以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造就精彩人生B.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C.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D.挫折会使我们感到失落、焦虑、难过和不满17.下列对右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挫折是人生的财富,越多越好B.树立强大的信心,就能战胜挫折C.只要战胜挫折就一定能成功D.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18.对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要害怕阴影,及时调整目标②换个角度思考,心中充满希望③拒绝不良诱惑,努力向光而行④困难是暂时的,风雨后有彩虹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对右边漫画“挫折”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B.挫折总能激发每个人的信心C.实现目标需要不断战胜挫折D.乐观的人一定能够战胜挫折20.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 )①迅速抱头有序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②以最快的速度,拿好贵重物品后撤离③来不及撤离时,可以蹲在墙角处等“生命三角”的地方④靠近窗户抱头站立,以便迅速跳窗撤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截至2022年6月1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32 201 219例,死亡病例达6 305 358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我们始终不放弃救治每一个感染者,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述材料表明什么?(4分)(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应怎样守护自己的生命?(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2022年3月28日,是我国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我国设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有什么意义?(6分)(2)请你选择材料中的两种安全隐患,说说应该怎样防范。(6分)(3)请你为我国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拟一句宣传标语。(2分)23.创新考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甲每天早中晚量体温,稍有波动,便非常紧张。听说所在小区里出现了一个确诊病例,就更加紧张。这一天,在泡脚后,他的体温有点上升,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他却很焦虑:“我可能得新冠肺炎了!怎么办呀 ”材料二:疫情期间,乙感觉不舒服,量体温,有点偏高,于是,他嘱咐妻子、孩子在家做好防控、隔离,戴口罩、勤洗手、通风、保证营养……自己骑车去了附近的医院,经检测被确诊,立刻住院治疗,最终痊愈。令人感叹的是,他能够清楚地说出近期活动的轨迹以及密切接触者,而且,他的妻子、孩子均未被感染。他把自己的经历通过微博分享,希望大家不必过度恐慌,重视病毒的传染性,严格遵守防疫要求。(1)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表。(6分)(2)结合上述材料以及上表内容,请你写一个从中悟出的关于“应对挫折”的道理。(4分)(3)请你写一个自己进入初中以来遇到的挫折,运用所学分析并写出解决办法。(6分)1--20 BADDB DDDDA DCACA ADCCB21.(1)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视守护人民生命,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4分)(2)①增强防疫意识,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②外出佩戴口罩,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③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④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任答三点即可)(1)①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②有利于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每点3分)(2)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3分)溺水:不去江河、池塘、湖泊等地游泳,远离危险水域;如果看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施救,要向成年人求救。(3分)(3)示例:安全两字记在心,平安健康最重要。(符合主题即可)(1)(6分)(2)示例:从两则材料和表格内容中,我发现面对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由此,我感悟到我们应对挫折更重要的是要有积极面对挫折的认知和态度,这使我们能够冷静地面对挫折并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4分)(3)(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