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换位思考,种下理解种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换位思考,种下理解种子》教案

资源简介

换位思考,种下理解种子
【辅导理念】
由于两代人之间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不一样,容易导致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在发生冲突时,家长和孩子都只站在自己角度坚持自己是对的,缺乏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的技巧。所谓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想法行为。任何的技巧都先建立在树立正确的观念上,因此本课将原本一节课拆分为两节课,本课重点放在树立学生自发理解感恩父母,接纳父母不完美积极沟通的意识观念,后续课程再进行讲解换位思考的具体技巧。
【学情分析】
进入青春期初期的中高年级学生,自我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叛逆心理开始萌发,他们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附,但是又没有完全脱离父母在生活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再者,当今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疼爱呵护下成长,认为家长的爱理所当然,只知索取不懂回报,出现亲子冲突,容易产生冲动情绪,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甚至失去生命。为了防止不良危机事件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同父母的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交往的技巧,尝试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学会巧妙化解亲子冲突,更加珍爱生命与热爱生活。
【辅导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回忆和父母美好相处的时光片段,树立积极沟通的意识。
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感恩父母,发生矛盾时初步做到换位思考,站在父母角度考虑问题。
3. 情感目标:学生能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在生活中能用上换位思考三步法,轻松应对亲子冲突,更加珍爱生命,快乐生活。
【重难点】
学生能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发自内心理解感恩父母,树立换位思考,积极沟通意识。
【辅导对象】
  四-六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案例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
(一)内容安排
1.播放《时间都去哪了》视频
问题:
(1)你和爸爸妈妈最快乐的回忆是哪件事?
考虑到高段学生不愿意自我表达,事先准备好个别学生录制的音频便于没学生分享时进行展示。对于学生没有回忆起来的情况进行反馈,由于一些矛盾冲淡了美好回忆,从而引出课题。我们和父母的回忆这个环节目的就是唤醒学生和父母的美好回忆,增强积极情绪,从积极视角入手寻找正面解决亲子冲突的方法。
视频链接:
https://haokan./v pd=wisenatural&vid=246859146495982125
(二)设计意图
通过《时间都去哪了》视频,渲染感恩氛围,学生能回忆起小时候和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强化生命意识,能从情感上理解父母,引导学生巧妙化解亲子之间的冲突,提升家庭幸福感,揭示《巧解亲子冲突,种下理解种子》主题。
二、冲突阶段
(一)内容安排
1.用录音形式播放《案例在线》
2.思考问题:
在冲突事件中,双方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矛盾?解决的结果如何?
小明和爸爸妈妈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在发生矛盾时双方都存在问题,都需要做做到。换位思考,相互理解。那相互理解谁该先跨出第一步呢?,大多数同学都觉得爸爸妈妈应该先来理解他们,毕竟他们都是大人了。
大人的世界,同学们真的很了解吗?
(二)设计意图
此次主题班会活动重点在引导学生理性、全面地看待亲子冲突,在亲子冲突中双方都需要做出改变,消除学生单方面做出改变抵触心理。
三、转换阶段
(一)内容安排
1. 小调查(教师三个小问题)
你去过爸爸妈妈的工作场所吗?
你能清楚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吗? (很多同学都反应自己父母一天很轻松,就是吃饭睡觉工作玩手机,为了让学生更清楚了解家长一天,提前找好家长录音一天的生活)
你看到爸爸妈妈在你面前大哭过吗?如果有,是在什么情况?
2.播放视频《大人的世界》
大人世界和你平时看到的一样吗?
是什么力量让父母在困难情况下坚持下来?
引导学生只是站在我们自己角度看到了父母的一天,觉得很简单,而我们站在父母角度,发现父母原来那么不容易,支撑父母坚持下来的力量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责任。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换位思考了。
3.讲解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想法行为。
在发生矛盾时候,双方都是带着情绪沟通,双方都把对方当下说的气话当做对方真实想法。很多孩子孩子不能对父母很好理解,是因为他们从没听过父母发自内心的表达,不知道父母的真实想法,所以成效阶段就是为了让学生听到父母在矛盾冲突时的想法,打开化解冲突的突破口。
(二)设计意图
通过“大人的世界”,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不容易,在情感上能主动自觉理解父母,从而引出换位思考。
四、成效阶段
(一)录音播放小明妈妈的自述。
提问:(1)在妈妈自述中,妈妈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2)对于父母的不完美,小明可能会做些什么?
(3)为什么父母不能当着孩子面表达真实想法。
(4)对于不善表达的父母,你是怎么感受到父母的爱?
(二)设计意图
仰巴脚效应又称出丑效应。人都会更愿意亲近在我们看起来很权威但又有不完美的的人,也更能原谅其小过错。通过以上环节,学生能听到父母的真实心声,理解父母不善表达的缘由,接纳父母做的不对地方,感受到父母严厉背后隐藏的爱,更能能自发对父母进行理解,增强下次发生冲突自发换位思考的动机。
五、结束阶段
(一)内容安排
1.播放音乐《父亲》,学生感受父爱母爱,闭眼回忆或者写信。
(二)设计意图
学生听音乐加深对父母的理解,与前文首尾呼应,强化学生感恩意识,种下理解种子,增强学生换位思考落实到生活的可能性。
【活动延伸】
选择一天和爸爸妈妈互换身份,记录下感受,进行作业打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