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八上·海曙期末)“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所描写的风景会出现在的省区是(  )
A. B.
C. D.
2.(2023八上·海曙期末)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是(  )
A.夏季风的势力强弱有年际差异,使我国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B.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水果糖分富集
C.高温与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对农业生产有利
D.降水年际变化不大,每年都风调雨顺
3.(2023八上·海曙期末)读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乙地流行变脸、蜀绣等巴蜀文化
C.甲地气候高寒,岩溶地貌广布
D.该纬线依次经过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2023八上·海曙期末)北京是世界首座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受温带季风季候影响,冬冷夏热,气候适宜
②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经济基础好
③地形种类多样,符合奥运比赛场馆建设要求
④东面濒临黄海,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以下诗词能反映北京特色的是(  )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红墙碧瓦黯云飞,紫禁城中夜雪微
6.(2023八上·海曙期末)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红遍了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无限向往。江南水乡景色优美是因为(  )
①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②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③傍水民居 极富韵味 ④四合院落 布局严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2023八上·海曙期末)“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23八上·海曙期末)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救亡图存
9.(2023八上·海曙期末)“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  )
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④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3八上·海曙期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它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A.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11.(2023八上·海曙期末)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其中“八一枪声”属于下列哪个版块的是(  )
A.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百万雄狮横渡长江
12.(2023八上·海曙期末)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A.平型关大捷 B.日本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胜利渡长江
13.(2023八上·海曙期末)下图是我国近代重大周年历史事件(部分)。下列对空缺部分填写完全正确的是(  )
A.①鸦片战争爆发 ②甲午战争爆发 ③一二 九运动
B.①金田起义 ②武昌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C.①洋务运动开始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卢沟桥事变
D.①《天津条约》签订 ②黄花岗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14.(2023八上·海曙期末)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决战 D.战略进攻
15.(2023八上·海曙期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以下情景可能出现在1906年上海的有(  )
①男子剪去辫子
②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
③《申报》刊登《狂人日记》
④市民在拨打电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第21题为行为判析题,第22-26题为材料分析题,共50分)
16.(2023八上·海曙期末)行为判析题(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在答题卷空格中写上“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宁认为形成“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气候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2)小波从远处拍摄我国某军事基地情况并发至朋友圈。
(3)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英军进犯虎门时率兵抵抗,英勇搏斗,以身殉国。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5)遵义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7.(2023八上·海曙期末)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示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填名称),有结冰期的是   (填名称)
(2)图中B地形区是   ,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图中C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D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山脉;
(3)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表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的一些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
原因 防洪对策
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   
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退耕还湖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②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裁弯取直
(4)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湖区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18.(2023八上·海曙期末)纵观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的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一个古老儒家帝国历尽无比艰难,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逐渐变为一个近代国家。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1840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生产方式的变化】
材料二:见下图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革命力量的变化】
材料四:五四运动后期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中国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中国新的革命力量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此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中与图1相比较,图2开始采用怎样的生产方式?图2中湖北织布局的创办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中“把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指的是什么制度的终结?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新的革命力量”的诞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怎样的准备?
19.(2023八上·海曙期末)中国各社会阶层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某同学搜集了若干资料,请将以上观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填序号)。
(2)孙中山在材料二中提出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这三个主张。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其主张所进行的革命实践(至少两项)。
(3)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过程的不同阶段,并概括这一过程呈现出的特点。
20.(2023八上·海曙期末)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五四精神】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红船精神】
材料二:
“红船精神”从嘉兴南湖开起,带领着这个年轻的政党改变城市、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戚红蕾2020年《读懂“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长征精神】
材料三: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感悟精神】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
(1)依据学生高呼的口号,你认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红船精神”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艘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井冈山精神】
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阶段特征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 “寻路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 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   ;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
第二阶段 “开路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 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第三阶段 “中路阶段”——土地革命游击战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的局面。
(4)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出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胜利会师?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成为最好的自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属于浙江省,在给出的轮廓中,A是陕西省,B是浙江省,C是山东省,D是河南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答案】C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是高温与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对农业生产有利,故C正确;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不利于水果糖分富集 ,故B错误;夏季风的势力强弱会带来旱涝灾害,不利于发展农业,故A错误;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故D错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我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高温多雨.这种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3.【答案】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 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是没有岩溶地貌;乙是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 乙地流行变脸、蜀绣等巴蜀文化 ;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该纬线依次经过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没有经过西北地区。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4.B
5.D
【知识点】北京
【解析】【点评】 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条件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完备的基础设施,适宜的气候,而科技因素与举办奥运会关联不大。
4.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受温带季风季候影响,冬冷夏热,气候适宜 ; ③地形种类多样,符合奥运比赛场馆建设要求 。 ①③ ,正确。②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经济基础 ,是人文条件,不符合题意。 ④东面濒临黄海,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是人文条件,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描述的是塞外景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描述的是四川东部巴山的景象。 红墙碧瓦黯云飞,紫禁城中夜雪微 ,描述的的北京的紫禁城景象。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①,正确,②错误。由于降水较多,水网密布,很多民居傍水而建,极富韵味。 ③,正确。四合院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建筑,主要在北方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江南水乡一般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所属市县、上海市、浙江北部的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所属市县。这里雨水充沛、河网密布,是鱼米之乡,它们都在长江以南所以叫江南水乡。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杭州都是闻名的历史名城。
7.【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由“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可知,对话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情形。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ABD三项和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马关条约》应该是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的签订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8.【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尊孔复古,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民主科学。
ACD三项和题干中的“新文化运动”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民主科学是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9.【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表述错误,④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都不符合题意。
B项②③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0.【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A项武装起义 军旗飘扬是“八一枪声”所属的版块,符合题意;
B项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不符合题意;
C项众志成城 全民抗战和抗日战争有关,不符合题意;
D项百万雄狮 横渡长江和渡江战役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八一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8月15日” “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及所学,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不符合题意;
B项日本投降是题干提及的消息,符合题意;
C项签署“双十协定”是在1945年10月10日,不符合题意;
D项胜利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投降的相关史实。识记日本投降的史实,“8月15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解析】【分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史称“辛亥革命”。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
ACD三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①金田起义②武昌起义③九一八事变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14.【答案】D
【知识点】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由材料“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可知,这一转折点是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ABC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战略进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
15.【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男子纷纷剪去辫子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1905年科举考试被废除,清政府开始开办新式学堂,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市民在电话公司拨打电话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
C项②④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16.【答案】(1)错误。南北方的纬度位置不同。
(2)错误。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等。
(3)正确。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等。
(4)错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5)错误。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并写入党章。
【知识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气候差异的因素。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形成“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的景观。故题干说法错误。
(2)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维护国家安全。公民有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题文中小波从远处拍摄我国某军事基地情况并发至朋友圈是泄露国家秘密的表现,是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故题干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关天培的事迹。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军奋起抵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拥上炮台时,他又拔刀与敌人搏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故题干说法正确。
(4)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题干说法错误。
(5)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内容。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会议通过了《论联合政府》报告,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南北方的纬度位置不同。
(2)错误。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等。
(3)正确。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等。
(4)错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5)错误。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并写入党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17.【答案】(1)长江;黄河
(2)黄土高原;三峡工程;秦岭
(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加固堤坝
(4)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图示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长江,有结冰期的是黄河。
(2)、图中B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图中C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D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秦岭山脉;
(3)、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具体对策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具体对策是加固堤坝。
(4)、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她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长期泥沙淤积河道,加上中游大规模的人工围垦,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18.【答案】(1)鸦片战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机器生产 求富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君主专制制度 (或封建君主专制)
(4)中国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奠定了阶级基础
【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与图1相比较,图2开始采用机器生产。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据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且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机器生产;求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
(4)中国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奠定了阶级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19.【答案】(1)④①②③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排序: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反映的是维新派梁启超的思想主张,产生于1898年。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反映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产生于1905年。
③“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民主科学,产生于1915年。
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2)革命实践: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不同阶段: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经历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特点:向西方的学习不断深入。
故答案为:(1)④①②③。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的过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准确识记洋务运动的内容,识记戊戌变法的主张,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理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20.【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事件: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
(4)会师:甘肃会宁。
(5)传承:坚定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英雄人物勇于探索、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为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等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依据学生高呼的口号,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红船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第二阶段中,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第三阶段中,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事件: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
(4)会师:甘肃会宁。
(5)传承:坚定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英雄人物勇于探索、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为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革命道路等相关史实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革命道路等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八上·海曙期末)“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所描写的风景会出现在的省区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属于浙江省,在给出的轮廓中,A是陕西省,B是浙江省,C是山东省,D是河南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2023八上·海曙期末)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是(  )
A.夏季风的势力强弱有年际差异,使我国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B.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水果糖分富集
C.高温与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对农业生产有利
D.降水年际变化不大,每年都风调雨顺
【答案】C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是高温与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对农业生产有利,故C正确;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不利于水果糖分富集 ,故B错误;夏季风的势力强弱会带来旱涝灾害,不利于发展农业,故A错误;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故D错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我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高温多雨.这种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3.(2023八上·海曙期末)读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乙地流行变脸、蜀绣等巴蜀文化
C.甲地气候高寒,岩溶地貌广布
D.该纬线依次经过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答案】B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 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是没有岩溶地貌;乙是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 乙地流行变脸、蜀绣等巴蜀文化 ;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该纬线依次经过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没有经过西北地区。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2023八上·海曙期末)北京是世界首座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受温带季风季候影响,冬冷夏热,气候适宜
②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经济基础好
③地形种类多样,符合奥运比赛场馆建设要求
④东面濒临黄海,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以下诗词能反映北京特色的是(  )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红墙碧瓦黯云飞,紫禁城中夜雪微
【答案】4.B
5.D
【知识点】北京
【解析】【点评】 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条件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完备的基础设施,适宜的气候,而科技因素与举办奥运会关联不大。
4.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受温带季风季候影响,冬冷夏热,气候适宜 ; ③地形种类多样,符合奥运比赛场馆建设要求 。 ①③ ,正确。②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经济基础 ,是人文条件,不符合题意。 ④东面濒临黄海,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是人文条件,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描述的是塞外景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描述的是四川东部巴山的景象。 红墙碧瓦黯云飞,紫禁城中夜雪微 ,描述的的北京的紫禁城景象。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2023八上·海曙期末)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红遍了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无限向往。江南水乡景色优美是因为(  )
①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②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③傍水民居 极富韵味 ④四合院落 布局严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①,正确,②错误。由于降水较多,水网密布,很多民居傍水而建,极富韵味。 ③,正确。四合院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建筑,主要在北方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江南水乡一般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所属市县、上海市、浙江北部的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所属市县。这里雨水充沛、河网密布,是鱼米之乡,它们都在长江以南所以叫江南水乡。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杭州都是闻名的历史名城。
7.(2023八上·海曙期末)“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由“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可知,对话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情形。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ABD三项和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马关条约》应该是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的签订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8.(2023八上·海曙期末)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救亡图存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尊孔复古,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民主科学。
ACD三项和题干中的“新文化运动”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民主科学是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9.(2023八上·海曙期末)“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  )
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④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表述错误,④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都不符合题意。
B项②③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0.(2023八上·海曙期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它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A.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23八上·海曙期末)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其中“八一枪声”属于下列哪个版块的是(  )
A.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百万雄狮横渡长江
【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A项武装起义 军旗飘扬是“八一枪声”所属的版块,符合题意;
B项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不符合题意;
C项众志成城 全民抗战和抗日战争有关,不符合题意;
D项百万雄狮 横渡长江和渡江战役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八一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
12.(2023八上·海曙期末)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A.平型关大捷 B.日本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胜利渡长江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8月15日” “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及所学,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不符合题意;
B项日本投降是题干提及的消息,符合题意;
C项签署“双十协定”是在1945年10月10日,不符合题意;
D项胜利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投降的相关史实。识记日本投降的史实,“8月15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3八上·海曙期末)下图是我国近代重大周年历史事件(部分)。下列对空缺部分填写完全正确的是(  )
A.①鸦片战争爆发 ②甲午战争爆发 ③一二 九运动
B.①金田起义 ②武昌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C.①洋务运动开始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卢沟桥事变
D.①《天津条约》签订 ②黄花岗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解析】【分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史称“辛亥革命”。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
ACD三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①金田起义②武昌起义③九一八事变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14.(2023八上·海曙期末)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决战 D.战略进攻
【答案】D
【知识点】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由材料“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可知,这一转折点是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ABC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战略进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
15.(2023八上·海曙期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以下情景可能出现在1906年上海的有(  )
①男子剪去辫子
②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
③《申报》刊登《狂人日记》
④市民在拨打电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男子纷纷剪去辫子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1905年科举考试被废除,清政府开始开办新式学堂,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市民在电话公司拨打电话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
C项②④可能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第21题为行为判析题,第22-26题为材料分析题,共50分)
16.(2023八上·海曙期末)行为判析题(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在答题卷空格中写上“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宁认为形成“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气候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2)小波从远处拍摄我国某军事基地情况并发至朋友圈。
(3)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英军进犯虎门时率兵抵抗,英勇搏斗,以身殉国。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5)遵义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1)错误。南北方的纬度位置不同。
(2)错误。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等。
(3)正确。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等。
(4)错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5)错误。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并写入党章。
【知识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气候差异的因素。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形成“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的景观。故题干说法错误。
(2)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维护国家安全。公民有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题文中小波从远处拍摄我国某军事基地情况并发至朋友圈是泄露国家秘密的表现,是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故题干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关天培的事迹。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军奋起抵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拥上炮台时,他又拔刀与敌人搏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故题干说法正确。
(4)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题干说法错误。
(5)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内容。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会议通过了《论联合政府》报告,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南北方的纬度位置不同。
(2)错误。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等。
(3)正确。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等。
(4)错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5)错误。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并写入党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17.(2023八上·海曙期末)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示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填名称),有结冰期的是   (填名称)
(2)图中B地形区是   ,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图中C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D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山脉;
(3)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表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的一些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
原因 防洪对策
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   
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退耕还湖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②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裁弯取直
(4)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湖区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答案】(1)长江;黄河
(2)黄土高原;三峡工程;秦岭
(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加固堤坝
(4)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图示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长江,有结冰期的是黄河。
(2)、图中B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图中C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D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秦岭山脉;
(3)、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具体对策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具体对策是加固堤坝。
(4)、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她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长期泥沙淤积河道,加上中游大规模的人工围垦,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18.(2023八上·海曙期末)纵观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的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一个古老儒家帝国历尽无比艰难,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逐渐变为一个近代国家。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1840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生产方式的变化】
材料二:见下图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革命力量的变化】
材料四:五四运动后期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中国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中国新的革命力量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此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中与图1相比较,图2开始采用怎样的生产方式?图2中湖北织布局的创办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中“把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指的是什么制度的终结?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新的革命力量”的诞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怎样的准备?
【答案】(1)鸦片战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机器生产 求富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君主专制制度 (或封建君主专制)
(4)中国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奠定了阶级基础
【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与图1相比较,图2开始采用机器生产。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据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且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机器生产;求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
(4)中国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奠定了阶级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19.(2023八上·海曙期末)中国各社会阶层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某同学搜集了若干资料,请将以上观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填序号)。
(2)孙中山在材料二中提出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这三个主张。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其主张所进行的革命实践(至少两项)。
(3)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过程的不同阶段,并概括这一过程呈现出的特点。
【答案】(1)④①②③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排序: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反映的是维新派梁启超的思想主张,产生于1898年。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反映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产生于1905年。
③“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民主科学,产生于1915年。
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2)革命实践: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不同阶段: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经历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特点:向西方的学习不断深入。
故答案为:(1)④①②③。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的过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准确识记洋务运动的内容,识记戊戌变法的主张,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理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20.(2023八上·海曙期末)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五四精神】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红船精神】
材料二:
“红船精神”从嘉兴南湖开起,带领着这个年轻的政党改变城市、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戚红蕾2020年《读懂“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长征精神】
材料三: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感悟精神】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
(1)依据学生高呼的口号,你认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红船精神”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艘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井冈山精神】
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阶段特征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 “寻路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 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   ;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
第二阶段 “开路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 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第三阶段 “中路阶段”——土地革命游击战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的局面。
(4)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出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胜利会师?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成为最好的自己?
【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事件: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
(4)会师:甘肃会宁。
(5)传承:坚定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英雄人物勇于探索、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为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等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依据学生高呼的口号,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红船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第二阶段中,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第三阶段中,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事件: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
(4)会师:甘肃会宁。
(5)传承:坚定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英雄人物勇于探索、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为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革命道路等相关史实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革命道路等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