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 七年级 编者 时间
课题 七下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习目标 1.学会区分“思维独立”与“一味追求独特”的不同。 2.掌握培养批判精神的方法。 3.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学会质疑,不断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重点、难点 独立思考的内涵;学会开发创造潜力。
;:::来源:学&科&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7页,把以下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画出相应的答案)
▲1.如何理解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内涵?)
2.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哪些方面?
3.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有什么意义?(青少年为什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
4.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批判的技巧?)
5.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6.怎样开发创造潜力?
二、学生合作交流(阅读教材8---13页的活动课材料,交流探究,教师引导和点拨)
1.教材第9页【探究与分享】
(1)你同意以上说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
2.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
(1)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
(2)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
3.教材第11页【探究与分享】
(1)你如何评价君君和晓琳的建议?
(2)如果你是七年级(2)班的同学,你会给班级名片制作活动提什么建议?
4.教材第12页【探究与分享】
(1)你认为上述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为什么?
与同学一起讨论:青春的创造可以是什么样的?你希望自己有怎样的创造?
三、课堂作业设计(最新中考题或原创题)
1.“耳闻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两句话启示我们要( )
A.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批判精神 B.投身社会实践,开发创造潜力
C.多参加集体活动,调节心理矛盾 D.表达独到的见解,发展独立思维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批判性。对“批判性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
①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反思
②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批判只是一味否定,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④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下图中这样的人,对此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是( )
A.支持:这是具有批判精神的表现
B.反对:创造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
C.支持:这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表现
D.反对: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4.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如“保持喉咙黏膜湿润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喝酒能杀灭新冠病毒”、“鼻孔抹香油可以阻断病毒传播”等在网络上时不时被捧上热搜。面对谣言,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不被谣言所迷惑。独立思考是( )
A.一味追求独特,从不人云亦云 B.坚持特立独行,奉行我行我索
C.有独到见解,能重视他人意见 D.不断否定别人,坚持自己观点
5.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这启示我们( )
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中的一切新鲜和刺激
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③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
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追求独特和标新立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这些词语共同反映了有的人思维缺乏( )
A.开创性 B.独立性 C.挑战性 D.批判性
四、能力提升训练
7.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历时10个月,一共画出上万幅手稿,多次实地考察熊猫形体和姿态,修改了1000多次。冰墩墩总设计师曹雷表示:“在设计比拼中,胜负往往取决于其更丰富的灵感和更富于创意的作品表现形式,好的创意才是制胜关键。”
灵感无处不在,创造无限可能。我们如何将灵感变为创造的潜力?
五、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B 2.A 3.D 4.C 5.B 6.B
四、能力提升训练
7.【答案】(1)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