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主备教师: 年级: 科目:地理 二次备课教师: 教案编号:课题: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读图说出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说明其成因和危害。 3.联系实际说明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方法,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预学反馈 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和危害。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我国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和危害。易错点、常考点:我国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和危害。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主备人教学设计(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反思、改进)导入 新课 播放视频看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并提问什么是自然灾害?学习新课 问题设计(重要知识点问题化) 师生活动 (问题解决措施办法) 二次备课(反思、改进)创设 情境 问题 引领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展示 交流 点拨 提升 限时 检测 当堂 达标 拓展 延伸 学以 致用 任务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 问题1:自然灾害的概念。 问题2:将图片展示的自然灾害归类 学生展示: (1)自然灾害指由于自然环境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 自然灾害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 二:灾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 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 承转:这些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 任务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学习活动2 气象灾害的分布 问题1: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推测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问题2:阅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验证结论并分析原因 学生展示: (1)台风灾害: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干旱灾害: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3)洪涝灾害: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学习活动3 地质灾害的分布 问题1:读阅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结合自然灾害成因,推断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问题2:阅读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验证结论并分析原因 学生展示: (1)地震灾害: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滑坡、泥石流灾害: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 承转: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学习活动4 防灾减灾 1.灾害预报 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2.灾害防御 防灾工程、物资储备中心 3.灾害救援 自主学习 学生看书回答,找到自然灾害的内涵,满足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阅读课本54-55页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学生推测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合作学习 教师课件展示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学生讨论分析气象灾害的分布及其原因 合作学习 教师课件展示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学生讨论分析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其原因 阅读课本58-59页,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本课 小结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面对各种气象、地质灾害,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防灾减灾方法,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损失。板书 设计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