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二)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二)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资源简介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二)——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地图的阅读
1.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 指向标的箭头一般 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极点,四周皆为北方;而在北极点,四周皆为南方。】
【注一】指向标地图中方向的判定。判断图中A在B的什么方向?
A.指向标平移法
①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
②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然后确定出其他三个方向;
③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B.转动地图法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如右图),使指向标箭头为“↑”,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即可。
【注二】如何确定地平面的方向(以北半球例)
①指南针定向:将指南针平放,一般情况下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②北极星定向:在夜空中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③太阳定向:根据太阳升、落的方向大致为东、西方,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
④根据地形、地物特征辨别方向,如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山地南侧的积雪往往比北侧先融化;一棵独立的树木南面枝叶较为茂盛,北面的枝叶较为稀疏。
⑤用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方向。
【注三】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1) 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极点,方法是“南顺北逆”,再依据极点判断南北方向。
(2)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反之则为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增加的为东经度,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
3.比例尺:
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三种形式:
数字式——1:1000000或1/10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线段式——
③比例尺是一个分子为1的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注:比例尺默认单位为厘米,千米变厘米加5个0,米变厘米加2个0】
④比例尺大小、范围与内容详略的关系:尺大详范小,尺小略范大。(比例尺大、内容详细、范围小,比例尺小、内容简略、范围大。)
⑤绘制小范围的地图,如校园图,应该采用大比例尺;绘制大范围的地图,如世界地图,应该采用小比例尺。
4.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名称和数字。
5.地图的分类和应用:
(1)分类:
种类 图名
自然地图 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 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现代地图 遥感图像、电子地图等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不同类型的地图)
①去某地游玩,寻找景点——导游图
②确定行程——交通图
③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世界政区图
④开车自驾游——电子地图(GPS 导航、高德地图)
二、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是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注】区别:参考点不同。海拔高度其实也是一种相对高度,只不过它选择的参考点是全球海平面;而相对高度选择的是除海平面以外的其他参考点。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根据等高线的凹凸方向,判断山谷与山脊等。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呈“马鞍”;
山峰:山体海拔最高处;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
(3)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①选“点”
气象观测站——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宿营地——排除陡坡、陡崖处(易落石、崩塌);排除山谷、河道(易发洪水、泥石流);排除山顶(风大)。
②选“线”
交通线——尽量选在坡度较缓的地方,尽量少过河建桥,如果不能避开陡坡,则采用“之”字形线路。
引水渠——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
登山线路——选择坡度较缓(等高线较稀疏)的地方,较为省力
攀岩场所——选择坡度陡峻(陡崖)
③选“面”
水库——“肚大”:库区面积尽量大,有利于集水;“口小”:坝址要选在狭窄的出口处,坝长短,施工量小。
工业区——资源丰富、地形平坦(缓坡)、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污染企业还要考虑下风向、河流下游。
居民区——地势开阔向阳、上风向、河流上游,交通便利的地区。
3.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类型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注】区分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地形类型表示地表的起伏形态,主要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
地形区是地名+地形类型。
4.分层设色地形图:
(1)制作原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而成。
(2)着色规律: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低山,白色表示冰雪(高山雪线以上部分),褐色表示高山。
5.地形剖面图:按一定比例沿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