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常见结构的认识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常见结构的认识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资源简介

科目 通用技术 年级 高二 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 《技术与设计2》——结构与设计——常见结构的认识
教学目标 了解结构的含义。 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
教学重点 结构的含义 结构决定事物存在的性质 力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力的分析方法 壳体结构力的分析
课前准备 PPT、课本
第_1_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程导入 1、让学生回顾学习生涯中学过哪些结构并作出回答。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回答:生物中的细胞结构、政治中的社会结构、历史中的阶级结构、物理中的原子结构、地理中的地质结构、语文和英语中的写作结构。 通过举学生学习过的结构,增加学生对“结构”这一概念的熟悉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讲解 1、结构是普遍存在的 1、讲解蜂窝结构的特点:轻质高强。列出使用此结构特点的产品:塑料栅栏、足球。 2、讲解蛛网结构的特点:任意两个节点都可以找到一条可通过的路径。介绍使用此结构的产品:互联网。 3、分析小的物体如原子、夸克的结构,表明小的物体是有结构的。 4、分析大的物体如太阳系的行星构成的星体结构,表明大的物体是有结构的。 5、通过上述例子,证明结构是普遍存在的。 思考有什么产品可以用到蜂窝结构和蛛网结构的特点,作出回答。 通过讲解大自然的常见结构,小的结构以及大的结构,证明结构是普遍存在的。
2、阐述结构定义 1、阐述结构在广义上的定义: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2、解释事物的各个部分可以用“构件”这个专业名词来替换。并通过讲解车轮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构件”定义的认识。 1、认真听讲,记住结构在广义上的定义。 2、通过学习车轮的例子理解“构件”的含义。 明确结构的定义,为学习结构的知识做铺垫。学习专业名词“构件”,加强学生的技术意识。
3、仿生学案例 1、举“苍耳子与尼龙搭扣”、“鸟与飞机”、“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的例子,表明许多产品受到大自然中结构的启发而生产出来。 2、问:生活中还有那些产品或技术是受到大自然的启发的? 1、从案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进一步地认识到结构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 2、思考问题并作出回答:蝙蝠——雷达,鲸鱼——潜水艇。 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结构无处不在,再一次印证了结构是普遍存在的。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功能 1、举例石墨和金刚石的化学元素都是C,但是石墨的硬度十分低,而金刚石却是世上最硬的物质,问学生为什么在化学层面上,他们是同一物质,而性质与功能却千差万别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功能。 3、举例“虎门大桥抖动事件”,播放解释起因的相应视频。 4、举例“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倒塌”的相关报道,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大桥会倒塌? 5、从桥梁设计的思路分析大桥倒塌的事故,原因是桥梁的独柱墩设计,无法承受大货车的重力,从而引出要设计一座符合标准的桥梁,必须要从力的角度分析结构,进而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力与结构。 1、思考并回答: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结构不一样。 2、认真观看视频,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大桥抖动的原因。 3、认真观看视频,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大桥倒塌的原因。 将化学课的知识与通用技术课程知识点联系起来,问题对于是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十分容易回答出来,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后又引出新的通用技术知识,学生会更有兴趣去学习。又通过“虎门大桥抖动事件”和“阳明滩大桥倒塌事件”再一次印证了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功能。二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大桥倒塌的原因又有的来承上启下作用。
5、结构与力 1、阐述结构在力学上的定义: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不同的结构所能承受的力是不同的。 2、分析常见的五个力,包括: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曲力。并通过画受力分析图,举常见的受力物体例子,让学生更加容易记住五个力。问学生,一些常见的事物中哪个构件受到了哪个力? 3、进行相应的练习。 1、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出各个构件受到的力。 2、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练习。 结合学生在物理课上学习过的受力分析,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吸收新知识。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
6、结构的类型 1、列举三种常见的结构类型: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分别举这三种类型在生活中的实例,并对三种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 2、播放“坚强的鸡蛋”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小的鸡蛋能承受如此重的砖块呢?通过壳体结构的受力分析,解释其原因。 3、让学生猜想是:满蛋液的鸡蛋承受能力强还是空蛋液的鸡蛋强?并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 4、播放一点视频,揭秘空鸡蛋承受能力更强的原因。 5、让学生分析“圣保罗大教堂”这个建筑中存在的结构。从而引出: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多物体并不是单一的结构体,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 1、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 2、观看视频,结合学习过的知识,思考鸡蛋能承受如此多重量的原因。 3、带着自己的猜想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自己的猜想是对的或者错的。 4、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圣保罗大教堂”存在的结构。 设计学生猜想结果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与整理 1、总结知识点 ①结构在广义上的定义。 ②力学中的结构、常见的力。 ③常见的结构,结构的受力特点。 2、练习 跟着老师的讲解与板书消化知识点,完成练习。 整理知识点,并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板书
教学反思
成功经验
不足之处
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