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3 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3 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 知识过手练习
一、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固体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用品: 、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水
(2)实验步骤:
①计算:需要NaCl固体 g,H2O g。
②量取:用 称取所需固体,称好后置于烧杯中;用 量取所需水后,倒入到装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③溶解:用 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④转液: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3)实验图示:
2.液体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6%氯化钠溶液、水
(2)实验步骤:
①计算:表达式 ,6%氯化钠溶液 g,水 g。
②量取:;用 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到烧杯中。
③溶解:用 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④转液: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3.注意事项:
(1)使用托盘天平时,左物右码;同时,左、右盘都垫上一小片纸。
(2)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水平;同时,要与胶头滴管配合使用。
4.误差分析
(1)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
①物品(左)端没有垫纸;②砝码锈蚀(增重);③水量偏少(量取水俯视、倒水仍残余)。
(2)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
①物品与砝码放反(使用游码时);②砝码(右)端没有垫纸;③砝码破损(减重);④水量偏多(量取水仰视、量取高浓度时俯视);⑤固体未充分溶解。
(3)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①配好溶液后,洒出;②物品与砝码放反(无需使用游码)
第二部分 当堂作业练习 (在课后消化、巩固知识)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时,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B.漏斗 C.托盘天平 D.烧杯
2.实验室需配制50g6%的NaCl溶液。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
B.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
C.将称量好的NaCl直接倒入量筒中
D.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
3.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水时量筒底部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配制100g浓度为8%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或“右”)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若要将上述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5.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实验序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5.5 3 1.6 m
(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 m= 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