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3溶液的浓度 第一课时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3溶液的浓度 第一课时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知识过手练习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浓度,W%)
1.基础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 × 100%
2.变换公式
(1)溶液质量= (2)溶质质量=浓度×溶液质量
3.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则此时饱和溶液的浓度(W%)=×100%
例: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溶液的稀释
核心原理:溶质(稀释前)=溶质(稀释后)
方法技巧:在分子(溶剂)或分母(溶液)进行改变,进而改变浓度
例:把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0g,稀释成10%的稀硫酸,求需要加水的质量。
5.溶液的浓缩
(1)增加溶质
例:20℃时,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溶解。新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蒸发溶剂
例:20℃时,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再蒸发10g水。新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高、低浓度配
例:20℃时,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和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相互混合,新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例1:100g稀硫酸与6.5g锌恰好完全反应。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这种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100g稀盐酸与12.5g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质量为108.1g。(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计算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例3:小苏打样品(NaHCO3)中常混有少量氯化钠。现取样品18.8g加入烧杯中,加入150g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最后称得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160g。
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试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部分 当堂作业练习 (在课后消化、巩固知识)
1.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完成下表: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50g 150g
96g 100g
150g 10%
10g 200g
90g 10%
2.对“10%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硝酸钾
B.100g硝酸钾溶液中溶解有10g硝酸钾
C.10g硝酸钾溶解于9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
D.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3.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浓度提高一倍变为20%,可采取的方法有:(1)增加 g溶质硝酸钾?
(2)蒸发 g溶剂?(写出计算过程。)
4.向10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1.6g。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提示:H2SO4+Na2CO3=H2O+CO2↑+Na2SO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