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知识过手练习 (在课中补充、完善笔记)一、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得潮湿而溶解,简称潮解,故可做干燥剂,干燥气体。用途:工业原料、石油、造纸、去油污、干燥剂2.氢氧化钙(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当还有固体未溶解时称石灰乳或石灰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用途:1.建筑材料;2.刷墙、刷树;3.波尔多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钙);4.改良酸性土壤(2)变化过程 ①高温 ②H2O ③CO2CaCO3 CaO Ca(OH)2 CaCO3石灰石(主要) 生石灰 熟石灰 碳酸钙①:CaCO3CaO+CO2↑②:CaO+H2O=Ca(OH)2 吸水,作干燥剂;放热,自热火锅③:Ca(OH)2+CO2=CaCO3↓+H2O (实验室检验CO2)3.放热情况:(1)金属与酸反应:Mg+ HCl=(2)中和反应:NaOH+HCl=(3)CaO+H2O=Ca(OH)2 (干燥剂)(4)浓硫酸(H2SO4)溶于水 (干燥剂)(5)NaOH溶于水 (干燥剂)注:碱石灰(NaOH和CaO)常见的干燥剂和吸收剂,其作用:吸收H2O和CO2。二、碱的通性:碱都能解离出 ,故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碱与指示剂反应:碱石蓝,碱酚红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通式: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Ca(OH)2+CO2= NaOH+CO2=NaOH + SO2 = NaOH+SO3=注:实验室一般用 吸收CO2,用 检验CO2。3.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通式:碱+酸→盐+水)Ca(OH)2+ HCl= NaOH+H2SO4=三、溶液导电性(本质原因: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1)不能导电的原因:①能自由移动但不是离子:蒸馏水、蔗糖溶液、酒精溶液、HCl气体②是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固体):固体氢氧化钠(2)能导电: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硫酸第二部分 当堂作业练习(在课后消化、巩固知识)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能作干燥剂,干燥CO2气体2.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俗称石灰石或大理石 B.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C.能配制波尔多液 D.能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盐酸 C.酒精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4.酸具备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 )A.都能使石蕊变红 B.都有酸味 C.都能与碱反应 D.都能解离出H+5.在小烧杯中加有饱和石灰水,将固体X加入到大烧杯中的液体Y后,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① , ;② , ;③ , 。6.在盛装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选用玻璃塞,其原因是所含二氧化硅(SiO2)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7.分别盛有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四种溶液的烧杯敞口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物质是 ;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8.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实验1 实验2(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A.NaCl B.NaOH C.CaO(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 (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