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资源简介

《4、1控制的方式与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主要阐述控制的含义,控制的方式(类型)及应用。本节内容重在理解控制的含义,辨析各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及特点。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为后续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各种控制现象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少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分类。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准备
本节对教学场地要求不高,可在配有多媒体的教室上课。教师要搜集图片及微视频,制作精美课件,以激发学生兴趣;设置技术体验(如自动浇水装置)及分组组装简易控制装置(简易控制装置组件),直观、感性;并精选教学案例,重点分析。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案例,阐述控制的含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辩析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等控制类型的特点。
3. 观察生活中的案例,概括控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五、重难点
1.理解控制的含义。2.辩析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等控制类型的特点。
六、教学手段与教法学法
以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为课堂教学主线,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及技术体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宜采用技术体验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技术体验、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实施内容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新课教学 小结及练习 四、教学反思 事 走进情境:这是陈晨同学设计的一套家庭雨水收集系统。利用收集的雨水浇灌家中阳台的植物,冲洗拖把和冲刷厕所。还可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园艺浇灌、汽车冲洗、路面冲洗等,这体现了控制的思想,把雨水收集起来为我所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体现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理 任务一 理解控制的含义 1.技术体验--制作盆栽植物自动浇水装置 体验目的:经历制作盆栽自动浇水装置的事件过程,体会控制的含义与意义。 制作材料及工具:饮料瓶1个、可弯折吸管2根、接水盘1个、花盆1个、锥子1个、剪刀1把、热熔胶枪及棒等。 工作过程: (1)将两根吸管插入接水盘,当接水盘里的水面低于进气管口时,空气进入瓶子里,瓶内气压减小,水会从出水管流人接水盘。 (2)直到水面与进气管口平齐,出水管不再流水,使接水盘中的水量保持在这个高度。 2.控制的涵义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这就是控制。 例如,利用自动浇灌装置给植物补水,并通过改变进气管在接水盘中的位置控制水位;调节电冰箱的温度,使食物能够在低温状态下保存等。 3.控制产生的原因 (1)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具有多样性 如 一颗苹果树,可能结不出果实,也可能结的苹果又多又大又甜,也可能结出苹果又小又酸。 降落的雨水,可以用来冲洗物品,也可用来灌溉农田,也可用来发电,也可能流入江河,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控制产生的原因: 由于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具有多样性,为了让事物发展的结果是人们所期望的,需要“控制”。 4. 控制的三要素 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 (1)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2)控制的对象是什么; (3)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如汽车的转向控制,其控制目的是改变汽车行驶方向,控制对象是汽车的车轮,控制的手段是驾驶员通过转动方向盘带动车轮转向。 如何找控制对象:①看控制的名字。②看控制的目的。③看控制的结果。 马上行动1:观察生活中的控制现象,说说相应控制的三要素。 马上行动2: 在夏天或冬天,人们会使用空气自动调节机(简称空调)来改变房间的气温。在这个控制里,控制对象是(  ) A.人   B.空调 C.房间 D.室外空气 任务二 辨析控制的类型(方式) 1.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控制可分为人工控制(又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含智能控制)。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有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 自动控制:控制的过程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事物的变化准确地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 智能控制:自动控制领域里的一个新的分支和发展方向。 控制的过程是指控制开始之后到结束之前的过程。 人工控制的特点: ①全程干预;②人为控制系统; ③人的部分器官与其他控制器件共同完成控制任务 自动控制的特点: ①无人直接参与;②事物能达到期望的方向; ③需要对某些物理量控制 智能控制是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反馈和智能决策的控制方式,它能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如:无人驾驶的汽车,智能机器人,学校智能控制系统等。智能控制主要用于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马上行动:分析下列控制现象是自动控制还是人工控制: (1)用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 (2)教室监控 (3)电视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2.按照控制信号流和执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可分: 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动控制、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等。 气动控制:利用气体的力量实现控制。 液压控制:运用液体动力改变操纵对象的工作状态。 电动控制:所控制的对象是电动执行元件。比如电动伸缩门、继电器、变频电机、电磁阀、伺服驱动器等。 机械控制:用机械方法对元件或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的调节或操作。 电子控制:运用电子电路实现控制功能。 在很多控制的事例中,控制的手段是多样、综合的。 如机械手通常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执行系统组成,就是由电子、气动或液压与机械控制的结合。机器人是由机械、电子、智能等综合控制。 3.控制按是否有反馈可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概念:控制中不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控制作用的系统。 特点:无反馈 如红绿灯定时控制。 闭环控制概念:能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与希望值进行比较,并根据误差及时调整控制作用。 特点:有反馈,反馈影响控制。如空调房间温度控制系统,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 案例综合分析--从手摇扇到电风扇到空调再到智能空调。 任务三、感知控制的应用 控制的应用自古就有,并在近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举例说明: 1.控制在生活中应用 2.控制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 3.控制在军事国防等领域上应用 4.控制在现代科技上应用 1.本课小结 2.动手体验,学以致用 给出材料动手搭建简单控制装置,如何实现转动变直线运动的功能。思考该控制装置是人工控制还是自动控制? 3巩固练习——单选题 (1)十字路口汽车闯红灯拍照系统,当指示灯为红灯时,传感器检测到有汽车从对面驶出,该系统会驱动相应的摄像头拍下汽车照片(包括车牌号及驾驶员等信息)。则该系统中,被控对象是(C ) A.指示灯 B.汽车 C.摄像头 D.驾驶员 (2)用电视机遥控器选台属于( A ) A.人工控制 B.自动控制 C.气动控制 D.液压控制 (3)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 C ) A.按钮开关控制 B.普通水龙头 C.花房恒温控制 D.汽车驾驶 如自动取款机、现代家电、汽车制造、农业生产、军事、国防、学校方面控制的应用。 (4)学校的打铃系统目前一般都由电脑控制,其控制系统为(  ) A.机械控制、闭环控制系统 B.电子控制、闭环控制系统 C.机械控制、开环控制系统 D.电子控制、开环控制系统 (5)电饭锅的保温控制属于 ( ) 类型 A.自动、闭环 B.自动、开环 C.人工、闭环 D.人工、开环 (6.下列控制事例,按执行部件的不同分别属于( ) 控制 ①普通家用调光台灯的灯光亮度的控制 ②自行车的刹车控制③汽车的刹车控制 ④公交车的气动门的控制 A.电子、机械、机械、气动 B.电子、机械、液压、气动 C.电子、机械、液压、机械 D.机械、机械控制、电子、气动 4.巩固练习——思考 观察自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若使前轮刹车控制更加灵敏,应如何调节自行车前轮的刹车部件?请试着调试。 调试方法:(1)调整刹车皮离轮圈更近;(2)将刹车钢丝调紧,将间隙调小。 教学反思:本节是控制单元起始课,概念多,内容广,需要技术体验、图片资料、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需要精选案例认真分析,便于学生理解控制的概念及辨析控制的类型,多媒体教学及必要器材进行体验能较好完成此任。 本节所选案例注重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激发学生了解控制,研究控制的兴趣与热情。 技术体验、列举实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等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控制的含义辨析控制的类型,感知控制的应用。 激发兴趣 技术体验 理解含义 了解控制产生的原因 明确控制三要素 学生回答 聆听、辨析 学生回答 学生聆听 学生聆听并回忆自己所见到的控制装置及应用 归纳所学内容 学生搭建 学生练习 学生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