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复习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复习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点梳理
一、正视发展挑战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重视人口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① 人口问题 已成为 全球性 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② 人口问题 加重了 资源和环境 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 社会问题 。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 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 问题。
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相适应, 缓解
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促进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① 生育政策 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②为了更好地适应 经济发展 的需要,促进 家庭幸福 和 社会和谐
,使人口长期 均衡发展 。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资源问题
(1) 地球 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 自然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物质基础 。
(2)我国资源现状特点如何
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③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3)理性反思我国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①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②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4)面对我国的资源问题,应怎么做
①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
②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即 绿色发展道路 。
2.环境问题
(1)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2)环境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②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3)请你列举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办法)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共筑生命家园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① 自然 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②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目标。
②要坚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
③要坚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处理好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的关系。
②坚持 绿色 富国,坚持 绿色 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④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的方针。
⑤大力倡导 节能、环保、低碳、文明 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⑥必须严守 资源 上限、 消耗 底线、 生态保护 红线。
⑦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拓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请从个人和企业角度谈谈应怎样做。
个人:①学习、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知识和法律,增强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②落实环保、节约行动,从小事做起,如:低碳出行,多步行;绿色消费,不用或少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③自觉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企业:①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依法经营;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③提高节能减排能力,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习近平强调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因为( B )
A.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C.我国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D.我国应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从2018年起,领导干部离任前还要接受“自然资美产离任审计”。算一算“环境账”( D )
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匠 ②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③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自然 ④建构起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机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塞罕坝,昔日的风沙之地,今天变成了花的世界、赵林的海洋。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
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这再一次证明( C )
A.获得幸福生活要靠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们致富的根本途径是保护环境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4近年来,“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频频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①“沙尘暴”“雾霾”等环境问题迫使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必然选择
②一系列恶劣天气的出现再次向人们敲醒了警钟;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③解决“沙尘暴”“雾霾”等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停止发展
④我们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主列关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5.开展“全国低碳日”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从意义上讲( C )
A.要求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 B.不利于人们改善生活品质
C.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能彻底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6.环保部等3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将对在环境保护领域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等实施联合惩戒。下列对其意义的理解有误的是( B )
A.是对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落实 B.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C.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D.有利于引导公民践行诚信原则
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这体现了我国坚持( A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依法治国方略 C.人才强国战略 D.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8.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晚报记者采访了我市几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观点中可取的是( C )
A.没有经济发展,哪有钱治理环境
B.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二者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
C.不能用污染环境的沉重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只能边污染边治理
9.“美丽”两个字,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表达,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写进了宪法,建设美丽中国( C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留住绿水青山的远见卓识
②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已逐步成为人类共识
③是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④说明坚持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根本核心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一国策的是( C )
A.等经济发展了,再治理污染 B.保护环境利与功只是在当代
C.经济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为了保护环境不能开发资源九年级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点梳理
一、正视发展挑战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重视人口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① 已成为 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② 加重了 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 。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基本特点:
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
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问题。
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 相适应,
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① 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②为了更好地适应 的需要,促进 和
,使人口长期 。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资源问题
(1) 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
(2)我国资源现状特点如何
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③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3)理性反思我国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①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②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4)面对我国的资源问题,应怎么做
①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
②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即 。
2.环境问题
(1)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2)环境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②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3)请你列举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办法)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共筑生命家园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① 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②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 为目标。
②要坚持 的基本国策。
③要坚持 的发展理念。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处理好 的关系。
②坚持 富国,坚持 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④坚持 的方针。
⑤大力倡导 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⑥必须严守 上限、 底线、 红线。
⑦建设 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拓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请从个人和企业角度谈谈应怎样做。
个人:①学习、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知识和法律,增强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②落实环保、节约行动,从小事做起,如:低碳出行,多步行;绿色消费,不用或少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③自觉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企业:①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依法经营;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③提高节能减排能力,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习近平强调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因为( )
A.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C.我国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D.我国应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从2018年起,领导干部离任前还要接受“自然资美产离任审计”。算一算“环境账”( )
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匠 ②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③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自然 ④建构起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机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塞罕坝,昔日的风沙之地,今天变成了花的世界、赵林的海洋。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
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这再一次证明( )
A.获得幸福生活要靠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们致富的根本途径是保护环境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4近年来,“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频频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①“沙尘暴”“雾霾”等环境问题迫使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必然选择
②一系列恶劣天气的出现再次向人们敲醒了警钟;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③解决“沙尘暴”“雾霾”等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停止发展
④我们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主列关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5.开展“全国低碳日”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从意义上讲( )
A.要求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 B.不利于人们改善生活品质
C.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能彻底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6.环保部等3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将对在环境保护领域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等实施联合惩戒。下列对其意义的理解有误的是( )
A.是对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落实 B.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C.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D.有利于引导公民践行诚信原则
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这体现了我国坚持(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依法治国方略 C.人才强国战略 D.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8.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晚报记者采访了我市几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观点中可取的是( )
A.没有经济发展,哪有钱治理环境
B.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二者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
C.不能用污染环境的沉重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只能边污染边治理
9.“美丽”两个字,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表达,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写进了宪法,建设美丽中国(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留住绿水青山的远见卓识
②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已逐步成为人类共识
③是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④说明坚持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根本核心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一国策的是( )
A.等经济发展了,再治理污染 B.保护环境利与功只是在当代
C.经济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为了保护环境不能开发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