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根本政治制度》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根本政治制度》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5.1《根本政治制度》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道德修养:
(1)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2)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
责任意识: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2) 拥护和捍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难点: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人民通过_________选出代表,组成_______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___________产生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___________ 负责,受_____________监督;实行_________,重大问题经_____________充分讨论,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民主决定。
3、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_____和_____ 、表决各项决定、提出_________和_______。
4、人大代表必须与____________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____________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________服务,对_________负责,并接受______监督。
5、实践充分证明_________________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保证 ____________、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7、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____________的领导,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___________。必须保证和发展___________,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_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健全__________,丰富民主形式,拓宽_________。必须全面推进____________,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___________,实现国家各项工作____________。必须坚持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__________,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那些?
2、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5、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合作探究
1.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会议展现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意气风发、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坚定决心!
(1)材料中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2.以下是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八、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九、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将“坚持和发展全程人民民主”写入法律,这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人民民主中的引领作用。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有五级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人大代表262万多名,包括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其中,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到代表总数的94%,是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
★在全国人大会议议程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听取、审议、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在全国人大议案的表决方式上,采用无记名按表决器方式,以全体代表过半数赞成票通过。表决时,代表可以表示赞成,可以表示反对,也可以表示弃权。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明显制度优势的先进制度。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自信得到充分展现。
从我国政治制度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我国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理由。
5.“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体现。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共有2977名代表出席。这些代表都是广大选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代表们的议案直指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环境治理、医疗卫生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
(1)“两会”反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运用“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人大代表关注的都是群众最关切的问题。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1)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权、立法权和决定权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国家重大问题经全国人大充分审议、讨论决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1)①“宪法第一条规定”,说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或者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材料”,说明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人大代表听取国家机关工作报告”,说明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决定权、监督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表决方式,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⑤从上述整体材料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4.①根本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协调关系、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③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业,推动社会民主建设。
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人大代表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来自于人民,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