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主备教师: 年级:八年级 科目:地理 二次备课教师: 教案编号:课题: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 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预学反馈 重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难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易错点、常考点: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主备人教学设计(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反思、改进)导入 新课 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自然资源? 什么是自然资源学习新课 问题设计(重要知识点问题化) 师生活动 (问题解决措施办法) 二次备课(反思、改进)创设 情境 问题 引领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展示 交流 点拨 提升 限时 检测 当堂 达标 拓展 延伸 学以 致用 任务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学习活动1自然资源的分类 问题1: 什么是自然资源? 问题2: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展示自然资源的图片 学生展示;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分为两类。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问题承转: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对两类自然资源应该采用什么利用方式? 学生展示;对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 对非可再生资源,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任务二、我国资源现状 学习活动2 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问题1读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位次及人均量表格: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问题2. 联系实际说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原因。 问题3;结合资料,总结保障资源供给的对策。 学生展示; (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人口众多 ;资源利用不合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3)“开源”扩大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节流”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 自主学习 学生看书回答,阅读课本 62—63 页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完成。 教师点拨:自然资源必须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价值。 教师展示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举例 教师展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位次及人均量表格 学生合作探究,节约与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可以怎么做?本课 小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认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通过各种图表数据,认识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人均不足是个不争的事实。从而引导学生节约和保护资源,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板书 设计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