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通过赏析古诗,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能够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难点:描述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的方法。【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三幅景观图,从我国海南到北京再到哈尔滨,你看到了景观和植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气候类型变化的因素。新课讲授:(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环节一:明察秋毫找规律结合教材p65页图3.28地图和相关地图,完成下面探究活动。活动:看一看:地球上热量带怎么划分的?有哪些重要纬线?观察从赤道到两极(低纬到高纬)以热量带为参照,世界气候的分布分为哪几类气候。从大陆方位上看,有哪些方位词?方法引导:我们描述一个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可以采用参照物+方位的方法。这样能描述的更清楚。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活动找一找:读图,分别找出热带的四种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寒带气候的具体分布。总结规律:热四温五寒一说一说:看图用参照物+方位的方法说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具体分布。2.海陆分布规律。活动:找一找 观察地图,找出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说一说:以亚欧大陆为例,在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分别有什么气候类型3.垂直分布规律活动:找一找观察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学法指导:(对比分析)以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为例: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二)环节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诗话地理析原因1.展示曹丕《燕歌行》,结合展示的图文资料,提问:深秋时节,群燕辞归往南飞翔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海南到北京到哈尔滨景观变化,综合讨论得出: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不同,地面接受太阳辐射不同,从而地面温度不同,导致气候类型不同。可见纬度是影响不用地区气温差异的因素。从上一节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纬度不但影响气温的分布,纬度也影响降水的分布,赤道地区降水多,两级地区降水少。所以,纬度是影响气候分布的重要因素。2.展示王之涣《凉州词》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找一找玉门关的地理位置,思考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从图中看出玉门关降水少,是因为位于非季风区,距离海洋较远,夏季风无法到达而造成的,气候类型由温带季风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见海陆位置也是影响气候差异的重要因素。3.展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和珠穆朗玛峰垂直带谱图,说出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讨论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自然带(植被)差异的原因。得出结论,地形是在垂直方向上引起气候差异的原因。(三)环节三:衣食住行说气候1.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说出气候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第一组:气候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如生活在西亚的人们穿白色的长袍,印度的女性穿轻盈漂亮的纱丽,生活在北亚的人穿厚厚的皮衣棉服。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欧洲西部的人爱吃乳肉产品......第二组:南方人住的房子尖顶便于排水,北方人尤其新疆等西部内陆地区房屋是平顶因为降水少第三组:气候影响农业生产。如南方地区种水稻、茶叶,甘蔗,北方种大豆小麦....第四组补充:气候异常变化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哪些灾害。(四)环节四:人类对气候的影响2.活动:结合实际,合作探究人类哪些不合理活动对气候产生了影响,如何应对?人类过度砍伐,破坏森林会导致全球气候的恶化或者异常,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会引发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旱涝灾害等。而植树造林也会改善局地气候。我们绿色出行都能减轻交通拥堵,保护大气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各小组踊跃发言,进行补充。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读图探究活动认识了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到两极方向上的热带的气候、温带的气候、寒带的气候;从海洋到陆地变化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另外还有垂直方向上山体上也有气候的变化。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分别是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与人类活动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低碳出行,保护环境,为调节改善全球气候尽一份力!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3.4 世界气候的分布【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世界的气候的第二课时,要在上一节气候差异的基础上总结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和形成原因,需要找到一个很好方法来表述,参照物+方位词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客观精准表述位置的方法,用诗词作为载体来寻找气候分布规律差异的原因,可以在中国诗词文化美的熏陶中来完成学习目标。3.4.1气候的地区差异【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判读气候类型。2.阅读气候统计图,判读某地的气候特征,归纳判读某地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3.阅读气候统计图,比较两地的气候特征,说出影响因素,归纳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判读气候统计图。难点:比较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问:2018年,老师在八月份去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凯恩斯和珀斯三个城市,老师在出发前,要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准备合适的衣物呢。新课讲授:选择合适的气候地图任务一:提问:要想知道三个目的城市的气候类型,可以选择哪些地图。可以选择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任务二:阅读澳大利亚气候读图,分别说出三地的气候类型。小结:想知道想知道某地的气候类型,可以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一读图名、二读图例、三读地理信息)判读气候统计图,描述气候特征学法指导:如何判读气候统计图步骤如上:一读气温曲线,分析一地冷热状况;二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干湿状况;三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状况,归纳气候特征。任务三:请根据气候统计图描述墨尔本、珀斯、凯恩斯的气候特征。评价标准:1.根据气温状况判断季节 2.从气温、降水角度描述3.使用地理术语 4.指图描述凯恩斯:全年高温多雨墨尔本:全年温和湿润珀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任务四:结合墨尔本气候统计图,说出墨尔本8月份气候特征,观察当地人们衣着、降水概率情况是否和气候特征匹配。八月份,墨尔本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当地八月份降水概率较大,人们外出时多穿着春秋衣服,常备雨伞,以防下雨。任务五:结合凯恩斯气候统计图,说出凯恩斯8月份气候特征,观察8月份当地人们衣着是否和气候特征匹配。八月份,凯恩斯气候炎热,降水较多,人们在户外多穿着夏装。任务六:结合珀斯气候统计图,说出珀斯8月份气候特征,观察8月份当地人们衣着是否和气候特征匹配。八月份,珀斯气候温和,降水较多,人们在外时多穿着春秋衣物。小结:外出旅行时,想要知道旅行目的地的气候状况,可以参考气候类型分布图,得出当地气候类型,并阅读该气候类型统计图,找出该地的旅行季节气候特征,指导行李准备,保障旅行顺利。(二)比较气候特征差异任务七: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说出影响凯恩斯和墨尔本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因素。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任务八:结合墨尔本和凯恩斯的气候统计图,比较墨尔本、凯恩斯的气候特征。气温:凯恩斯气温年较差比墨尔本小,凯恩斯夏季和冬季都比墨尔本气温高。降水:凯恩斯降水总量比墨尔本大。学法指导:比较两地气候的方法:1.比较气温可以从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极值两方面进行。2.比较降水可以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进行。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活动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气候地图,明确了判读气候统计图的方法,并用其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会了比较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方法。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七上3.4.1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案.docx 人教版七上3.4.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