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湘教版地理八上3.3中国的水资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推荐】湘教版地理八上3.3中国的水资源 教案

资源简介

3.3 中国的水资源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
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采取的解决措施。
4.通过阅读图表和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知道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
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采取的解决措施。
难点:结合实例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以“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两幅图片引入,为什么同一地区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新课讲授:
(一)时空分布不均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活动: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得到结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进而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加深学生对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的理解。
2.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规律
活动:展示我国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夏秋多,冬春少;接着出示我国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从而得到结论:我国水资源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出示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图,可以看出: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大。综合归纳: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出示图片“洪涝”和“干旱”,可以看出时间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出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合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可以看出南北方农业发展差异,同时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尤其不利于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二)兴建水利工程
1.兴修水库以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活动:通过展示三峡水利工程,水库调节径流示意,明确水库通过洪水期蓄水,
枯水期放水的方式调节河流水量,进而影响水资源的时间变化。最后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三峡水利工程的作用。
2.通过跨流域调水以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活动: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把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最后详细介绍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另外展示引黄济青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三)节约用水
1.水资源利用现状
活动:兴修水利工程能调节水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它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接着让同学们明确地球上水是丰富的,但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再通过视频、图片,了解我国水资源浪费及污染比较严重的现状。
2.如何节约用水
活动:针对农业、工业、家庭用水提出你的建议。了解我国节水标志,2021年 “世界水日”及我国水周的主题,最后通过了解家乡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中国水资源面临严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均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污染浪费等方面,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固然可以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3.3 中国的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二、修建水利工程
三、节约用水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充分引导学生读图和进行理性分析,明确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水资源时空分布与河流湖泊、干湿状况、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变化等的关系;水资源丰缺与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关系;明确了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人地关系,学生才能够真正算是在学习地理。同时这节课用了大量的数据、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成水危机意识,形成要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更多的是唤起了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和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