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简答题(含案例分析、活动园、阅读角、相关连接问题)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简答题(含案例分析、活动园、阅读角、相关连接问题)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
四、我们的公共生活
1.请举例说说什么是公共生活?
答: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超市购物,去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超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P22第一自然段)
2. P22活动园1:阅读图片,根据类别填入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
答:交通场所:车站;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展览馆;文化娱乐场所:电影院;购物场所:超市;体育场所:体育馆;就诊场所:医院。
3.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什么?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呢?
答: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P23第一自然段)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4. P23活动园2:阅读下图,思考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1)没有人来,没有人坐,我可以躺在长椅上面吗
答:不能躺在长椅上。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P23第一自然段)
(2)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人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呢
答:在私人空间里,我们的行为是不公开的,对他人没有什么影响;在公共生活空间,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P23第一自然段)
5. P24活动园3:
下图是人们常参与的公共生活,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的发现或感受。
①利用社区体育设施(锻炼身体)②到医院就诊③与家人逛集市④与家人外出旅游
(1)请举例说说人们参与的公共生活,再说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答:(1)生活中,人们利用社区体育设施锻炼身体,到医院就诊,与家人逛集市,一家人外出旅游,在网上购物等都是参与公共生活。(P24活动园)(2)发现、感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意义。(P24第一自然段)
(2)有同学说父母在网上购物,这也是参与公共生活。你赞同达种观点吗 网络虚拟世界是否存在公共生活呢
答:我同意。因为网上虚拟世界也是公共生活空间。
6.你知道有哪些多样的公共生活?
答:①有些公共生活是人们自发组织的,比如看电影、進公园等活动;②有些是社会机构组织的,比如志愿康务活动、各类体育比赛、社会服务等;③有些是政府部门提供的,比如在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官等公共空间开展的活动。(P24相关链接)
7.说说你的周围有哪些公共设施?
答: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如公园里的公共座椅,道路,桥梁,路灯,为残障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等。(P25第一自然段)
8.P25活动园4:公共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让我们以“身边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现状”为题,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次调查研究。
(1)请展示和分享你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场点:**场 公共设施: 路灯 使用状态:有部分坏了,没及时修
感言:附近的人都叫它“客服路灯”。我觉得它是“瞎”了,天黑时,它不能给我们光明的指引;天冷时,也不能带给我们温暖……
(2)想一想,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否与我们个人无关。
答: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与我们个人密切相关。它可以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
9.生活中,有哪些不良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答:(1)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P26第一自然段)(2)应该依法维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利益。
10.你如何看待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答: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P26第一自然段)
11.P26活动园5:请结合图片信息,对以下行为作出评价。
①高速路上从车内抛物②在消防通道上停车③在人行道上摆摊④在公园里大声喧闹
(1)这些不当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答:后果:①会危害其它车辆通行和车辆及其内人员的安全,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②会影响消防车辆通行及人员疏散,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③会影响行人正常通行;④会影响他人的休息和游玩。做法:在公共场所应遵守法律法规及场所管理规定,维护公共秩序。
(2)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呢
答: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
12.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利益?
答:①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P26第二自然段)②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P27第一自然段)③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公共利益。(P27第二自然段)
13.为什么要完善公共设施?
答: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P26第二自然段)
14.张楠同学晚上放学回家的经过小区门口,发现门口的路灯还没有亮,他认为,路灯不亮是小区物业的事,与他无关,然后就回家了。你认为张楠的想法对吗?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
答:张楠的想法不对,因为维护公共利益要人人参与,公共设施的完善,公共资源的保障让我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我如果发现路灯坏了,会及时通知小区物业,请他们尽快修好路灯。
15.P27活动园6:①共享单车②农村共享农家书屋
观察、了解和交流身边的共享事例。思考要使共享行为真正服身于生活,我们应如何做。
答:事例: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要使共享行为真正服身于生活,人们必须共同爱护共享设施,维护共享利益。
16.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你能举例说说吗?
答:共享单车、共享书屋、共享wifi、共享滴滴打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等。
17.人们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
答: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P27第二自然段)
五、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1.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
答:(1)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P28第一自然段)(2)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P29第一自然段)
2.P28活动园1: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
(1)公共生活秩序单
答:①当我们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法规。②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要爱护公交设施,维护公共秩序。③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要维护公共交通秩序。
(2)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设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共同处: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社会环境就不会舒适宜人,我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3.P29活动园2:秩序小实验 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大小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分组进行试验,看看哪个小组能既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有序取出的小组能既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因为有秩序保障。
4.P29阅读角1: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的阅读启示
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教援的“生命通道”。法律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日常驾驶中,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了救援。
对于抢占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需要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严格的监管、惩罚措施。每个驾驶员安形成“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的观念,自觉让路于生命救援,保持“生命通道”畅通。
答:启示: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了救援,严重的会影响生命安全,构成违法犯罪。对于抢占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需要国家依法打击,同时也要每个公民依法维护公共秩序的观念和行为。
5.怎样促使人们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答:(1)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P30第一自然段)(2)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P31第一自然段)
6.P30活动园3:大家可收集公共标志,根据下表提示完成学习单。
(1)填表。标志出现的场所置身其中的感受
答:禁止吸烟餐馆、商场、医院等身处无烟的公共环境中,我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禁止接打手机飞机上、加油站、医院等特殊环境中,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数据的精确性。
禁止占用无障碍通道商场、超市、地铁站等公共场所,行动不便的人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
禁止喧哗公园、医院、公交车上等公共场所幽静的环境有利于我们休息。
禁止停车消防通道、公共道路等畅行无阻,公共安全得以保障。
禁止大小便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环境干净卫生。
(2)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是不是就会自觉遵守或维护公共秩序了。
答: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有助于人们遵守秩序。但人们不一定会自觉遵守或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需要人们自觉。
7. P31活动园4:生活中有些现象,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破坏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1)阅读图片,说说每幅图中的不文明行为。
答:①不排队上公交车;②宠物在公园里随地大小便;③进商场不按防疫要求戴口罩;④在公交车上高声打电话。
(2)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态度 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哪些结果 想想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些。
答:①会采取批评和制止的态度,这样会使行为人意识到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并改正,养成文明习惯。如果采取置之不理或放纵的态度,会使行为人变本加厉,我们的良好公共生活秩序会遭到破坏。②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些,必须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和制止,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
8. 怎样共同建设有序生活?或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
或 (怎样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
答:(1)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P32第一自然段)(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P32第二自然段)(3)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惠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33第一自然段)(4)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治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尊重公共秩序光荣,破坏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P33第二自然段)
9.P32活动园5:请说明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
答:①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要向国旗敬礼,唱国歌。②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要保持安静,要爱护展品。③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要积极参与,关爱老人,保护环境。
10.P33活动园6: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下列问题,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
答:①路口红绿灯坏了,车辆、行人乱成一团。办法:迅速报警,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②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流受到污染。办法:向环境保护部门举报,投诉违法行为。③社会上出现感染性较强的流行病疫情。办法:向防疫部门报告,配合国家做好防疫工作,不信谣不传谣不添乱。④占用公路晾晒谷物,影响交通安全。办法:向交通部门举报或报警,请求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六、我参与我奉献
1.为什么人与人要友善相待?
答:①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因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P34第一自然段)②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P35第一自然段)
2. P34活动园1:不论严案酷暑,环卫工人大多凌晨四点出门,早蟹就吃自带的干粮。一位餐馆老板看到环卫工人很辛苦,就每天清晨为所在地区的环卫工人提俱免费早餐。许多到餐馆用过早餐的环卫工人说:“进了店,暖辨烘的,主人也很热情。吃了之后,浑身都很温暖。”餐馆老板表示:“看到这些城市美容师长年风餐露宿很艰辛,一直想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个人所表达的仅仅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心意。”
(1)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是免费早餐,更是浓浓的爱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赞同。餐馆老板提供的免费早餐,是对环卫工人浓浓的关爱。理由: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P34第一自然段)
(2)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
答:①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可以热情地为他们引路;②去餐馆吃饭,服务员给我们上菜,我们可以帮助服务员把菜放好,说声谢谢;③当有盲人过马路时,我们可以主动扶他;④当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年人时,我们可以为老年人让座。⑤当有同学家庭困难时,我们可以为他捐款。……
3.在学校和社会里,友善相待会带来哪些好处?
答: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P35第一自然段)
4.P35活动园2: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
①方案一 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已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
②方案二 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可以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
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 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更欣赏方案二。因为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P35第一自然段)
5.P35阅读角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阅读感受
答:感受:团结就是力量,友爱增强信心。这次湖北新冠疫情的对口支援,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了我国制度优越。
6.分别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说说如何友善相待他人?
答:(1)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2)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P36第一自然段)
7. P36活动园3:请阅读下面的法律规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七条(节选)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
(1)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国家尊重和保障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看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答:国家对老年人、残疾人进行物质帮助;道路等公共设施都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辅助设施等。
8. 请列举一些国家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9. 我们该如何相待身边的一些弱势群体?
答: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P36第二自然段)
10.P37活动园4:请评价下列公共场所中人物的行为。
答:①公共场所随地丢垃圾;②参观展馆时大声喧哗;③插队。这些行为都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P37第一自然段)
11.P38活动园5:有时我们会会遇到这样的事......
反思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经历的类似事情,从中你认识到什么
答:有些人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P38第一自然段)
12.P38阅读角2:《容止格言》的阅读感受
答:感受: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P37第二自然段)
13.为什么我们要主动参与服务社区?
答:(1)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P39第一自然段)(2)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P40第一自然段)
14.P39活动园6: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某小区的居民共同制订了一个《邻里公约》,其内容包括:见面主动微笑问好,邻里有事主动相助;停车时车头朝外、车轮不压线;清晨和夜晚,降低室内音量,室外集体活动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预防阳台滴水、坠物;使用牵引带遛狗,自行清理宠物粪便;准备装修要提前通知,照顾邻居感受。
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箍咒"。你认同他的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不认同。理由:《邻里公约》是维持社区秩序的共同约定。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①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P39第一自然段)②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P40第一自然段)
15.P39相关链接:农村社区,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杜区,它是紧居在一定地城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碚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产生、存在的前提,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16. P40活动园7:让我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背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与同伴分享你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吧!
答:①办宣传板报: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②把地上的垃圾捡起丢到垃圾桶里:看到整洁的社区,我觉得自己的辛苦餐值得! ③陪老人聊天,他们开心,我也开心!
(2)如果没有,说说你可以做哪些参与社区建设的事情。
答:发宣传广告、打扫卫生、制止不文明行为等。
17. P40阅读角3:《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阅读感受
答:感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美丽的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18.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我们可以参与哪些社区活动?至少举三项。
答: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如:探访老人,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清洁社区卫生;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爱心义卖,所得收入用来帮助社区的困难家庭等。
19.为什么我们要参与公益?
答: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P41第一自然段)
20. P41活动园8: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无私奉献的热心人,他们让我们感到生活的温暖。
爸爸的爱心车
我爸爸是名出租车司机,他每天早晨趁出车之便把我送到学校。高考前一天,爸爸对我说:“明天不能送你上学了,为了让一些有困难的考生能及时到达考场,我和同行参与了一项义务裁送考生去考场的公益活动。”他将一条鲜红的丝带系在车上,这是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的标志。
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活动需要我们大家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热心的志愿者。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P41第一自然段)
21.请你根据生活实际,列举两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事例,并谈谈你的收获。
答:事例:①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②去公园捡垃圾。收获:①给老人表演节目使老人开心,我们也开心! ②去公园捡垃圾锻炼了自己的劳动能力,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22.如何参与公益活动?或(我们小学生如何参与公益?)
答: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P42第一自然段)当每个人将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P42第二自然段)
23.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有哪些?
答: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P42第一自然段)
24.P42活动园9:公益的力量
小娟是一个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女孩,由于家庭贫困,父母负担不起她上学的日常費用。一位素不相识的叔叔了解到小娟的情况后,便默跌地开始了对她长达10年的资助。正是爱心叔叔的资助以及他那些充满温暖的信伴,让这个面临失学的女孩重新获得了希望。
小奶在爱心叔叔的资助下,终于实现了“我要上大学”的梦想。她牢记“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的古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她说:“我是幸运的,从小学到大学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现在还有在为生存而挣扎的人,如果我们能伸出手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些濒临绝望的人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我就是一个最好的创证。”
(1)小娟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启示: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P41第一自然段)
(2)请分组收集公益改变人、改变环境的事例,并制作事例卡。
答:事例1:当汶川地震发生时,全国各地爱心人士资助或抚养灾区孤儿,让这些孤儿有一个温暖的家。事例2:当98年水灾发生时,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捐款捐物,为战胜灾害提供了物质保障。
(3)从事例中提炼出你的观点,表达你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答:感受:公益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人生,也可以改变环境。
25.P43阅读角4:《慈善要用“心”衡量》 你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的总善”
答: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有一颗善心,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P43第一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